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大全正文

金斯伯格的时代与生活,金斯伯格官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31 15:50:17 浏览次数:262
美国六七十年代的那场反什么玩意儿运动

六七十年代美国白人激进革命派运动

国六七十年代的反文化运动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妇女的反战和平运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新右派运动

 

楼主这可是我找了好几个地方才找到的啊。



飛越布谷鳥巢 (英文书)BY KEN KESEY
《飞越布谷鸟巢》是作家肯·克西发表于1962年的小说,小说以疯人院意指美国式的社会体制,反体制意味浓烈。经移民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之手其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给影片《飞越疯人院》蒙上了一层特殊的光泽,似乎有了更多可以揣度的空间尺度。   今天的美国文学爱好者也许连肯·克西(KenKesey)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可是继50年代“垮掉的一代”后震动过不少美国青年的一代小说家。据外电报道,这位作家因患肝癌已于11月10日去世。在某种意义上,这也许意味着上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对“顺从”表示“消极对抗”的时代终于尘埃落定。   克西1935年出生,幼年随开场的祖父母在俄勒冈生活。因摔跤成绩出众,他被“保送”进俄勒冈大学并享有奖学金。但他头脑绝非不发达。在俄大时即开始投稿发表小说。后又进有名的斯坦福大学写作班,因思想新潮、文风诡异,与较保守的导师沃莱士·斯特格纳(亦一著名作家)多有抵牾。写作班未毕业,克西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飞越布谷鸟巢》(1962年)已由著名的维金出版社出版。此书后陆续被改编为话剧,在百老汇盛演不衰。接着又拍摄成电影,一下子囊括了1974年奥斯卡金像奖的4项大奖。这就使《飞越》一书更为走红。但克西却认为制片人歪曲了原作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提起诉讼,后双方调解了事。但克西表示,他根本不想看也从未看过这部影片。   克西曾在一家医院精神病房当夜班护理员。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他认为当时的那种治疗方法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于是他着手写《飞越》这部有寓言色彩的小说。作品中,主要人物(其实他并没有精神病)住院接受治疗,并试图对这套做法表示反抗,结果遭到一个绰号为“大护士”的女暴君的报复,脑白质被切断,成了一个真正的白痴。此书的寓意,照《华盛顿邮报》的一篇评论文章的分析是:“……如约瑟夫·海勒、肯·克西与库特·冯尼格笔下所显示的,它宣布:疯狂是合理的,而生活在当代社会中倒真是一种疯狂。”   克西引起注意的另一“壮举”是1964年一次向纽约的“进军”。当时,他将一辆旧客车漆成五颜六色,纠合了一批志同道合者,边吸迷幻药边赶路,一路上一批留大胡子、穿奇装异服的汉子招摇过市,好不热闹。此行后来被有名的“新型新闻文学”作家汤姆·沃尔夫写成一本书,1968年出版,畅一时。克西因吸迷幻药多次被控,他曾出逃墨西哥,后又回国坐牢。   美国学者认为,克西和他的朋友的所作所为,是对艾森豪威尔时代死气沉沉的社会风气的一种消极反叛。尽管看来与淘气孩子的出格行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正如一位叫查尔士·鲍登的评论家在1991年所写的一篇文章里所说的:“任何人想对我们的时代有所认识,最好去读读克西。除非我们走好运情况起了变化,否则,今后一个世纪里,人们还将不得不读他的书。”   美国著名小说家肯·克西(Ken Kesey)于2001年11月10日在俄勒冈州尤金市患肝癌逝世,享年66岁。肯·克西的一生颇具传奇性:1935年9月出生于科罗拉多州一个奶牛场主家庭,1934年迁移到俄勒冈州祖父家。肯·克西自幼体格强壮,喜好运动,尤擅长摔跤,为此获奖学金进入俄勒冈大学学习新闻学。1959年,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创造性写作学位,自愿参加了政府在一所医院的毒品实验项目,尝试过如像LSD这样的致幻兴奋毒品。1963年,基于这一体验写成出版了长篇小说《飞越布谷鸟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Nest)而一举成名。由于滥用大麻他曾经在加利福尼亚州曾被监禁4个月。1965年,与高中认识的女友法耶结婚,后来在普勒真特西尔(PleASAnt Hill)定居,养育了4个子女。他还在好莱坞影片中出演过次要角色。1990年携家回到俄勒冈,任教于俄勒冈大学,直至去世。   《飞越布谷鸟巢》出版后很快就被译成了多国文字,几乎每年都在重版。1963年企出版社版本封面中央精神病院房顶的一角,但见一只布谷鸟昂头站立,仿佛在期待呼唤什么,这在美国近代史上众所周知的动荡年代里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与肯·克西同时代的诗人和朋友金斯伯格曾经写过长诗《卡迪什》(Kaddishi)悼念其患精神病而死在“疯人院”的母亲娜阿米,读过该诗的读者无不被诗中“疯人院”的恐怖和娜阿米受到的精神折磨而震惊。《飞越布谷鸟巢》为我们揭露了这一阴暗角落里更不人道的种种细节,可它绝不是单纯的精神病院故事,其强烈的社会认识意义远远超于其故事本身。故事发生在美国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精神病院,第一人称叙述者是在病院呆得最久、有一半印第安血统的布罗德曼。他从不说话,经常产生幻念,总以为屋子里满是青蛙。病院实际上由浑名是“大护士”(Big Nurse)的拉齐德(Ratched)统治。她竭力掩盖其女性生理特点,可笑的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消灭”她那一对偌大乳房。她狡猾,机灵,对病人冷酷无情,独裁和控制欲表现强烈。故事情节主要在主人公爱尔兰裔人麦克穆菲(Mc Murphy)和“大护士”之间的抗争中展开。麦克穆菲联合其他病人挑战“大护士”的权威。他们赌博,酗酒,同女人约会等。最终麦克穆菲和布罗德曼逃离病院。耐人寻味的是布罗德曼此时才开始说话。麦克穆菲集中体现了追求自由、人格独立、反体制压迫这样一些精神。”疯人院“实际上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幅缩影,恰好同金斯伯格在其《嚎叫》中的那一声“我看见我这一代的精英被疯狂毁灭”相呼应,发人深省。“大护士”则是《嚎叫》中的邪恶火神“摩洛克”的象征,代表美国资本-军事一体化体制对人性的压抑。此书出版后好评如潮,《时代》周刊称此书“是向体面阶级社会的陈规以及支持这些陈规的看不见的统治者发出的愤怒抗议”;《纽约客》则说此书“预示了大学骚乱、反越战、吸毒以及反文化运动。”显然,此书的主旨同《麦田守望者》和《在路上》传达的BG(“Beat Generation”“垮掉一代”未必达意,本人用其缩略语代替)理念一脉相承。难怪不少评论家把肯·克西也归入BG。他同BG代表人物联系的确非常密切。1964年,继堪称嬉皮士时代一大壮观的旧金山的“爱之夏”(Summer of Love)大集会后,肯·克西用《飞越布谷鸟巢》的版税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轰动全美的“行为艺术”活动。一辆命名为“向前”(Further)号的校车车身涂上炫丽色彩,满载着一伙自称为“快活的恶作剧者”(Merry Pranksters)的青年男女从加利福尼亚州出发,横跨美国大陆,到达纽约世界贸易大厦,然后又返回。开车的正是被称为“BG天使”、克鲁亚克《在路上》主人公迪安的原型尼尔·卡塞迪。“快活的恶作剧者”这一称谓已把嬉皮士的反叛精神表露无遗。当时嬉皮士中流行的一句话是“你在车上吗”(Areyouon the bus?)。60年代末在旧金山兴起的嬉皮士运动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如公开吸毒,奇装异服,男女群居,街头爵士,迷幻摇滚即兴演出,用和平方式反抗现存法律和传统习俗等其实可以追溯到此。这一年8月,芝加哥爆发了长发异装的嬉皮士反越战骚乱。1968年,倡导“新新闻写作”(New Journalism)的汤姆·伍尔夫(Tom Wolfe)在其著名的纪实性非小说作品《令人振奋的兴奋剂实验》(The Electric Kool Aid Acid Test)中详尽报道了这事,由此肯·克西声名大振,同金斯伯格、摇滚音乐歌手鲍勃·迪伦(Bob Dylan)一样一时成为被青年崇敬的偶像。   肯·克西后来写过一些自传性短篇。

美国的文学史经历了哪些时代,有哪些代表作?
美国文学史梗概 一、殖民地时代和美国建国初期 最早来自这片新大陆的欧洲移民主要是定居在新英格兰的清教徒和萨诸塞的罗马天主教徒,二者虽然在教义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他们都信奉加尔文主义:人生在世只是为了受苦受难,而他们唯一的希望是争做上帝的“选民”,死后进天国,相信“原罪”。这时的文学作品也主要反映了这些思想,和欧洲文学一脉相承。 代表作家:考顿·马瑟,乔纳森·爱德华兹,安妮·布拉兹特里特,爱德华·泰勒。 二、18世纪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经济社会进入稳步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是启蒙主义文学运动的时期,主要文学指导思想是“自然神论”(Deism),强调理性,认为“宇宙的运动始于上帝”;自然万物是“神的体现”,人生在世,不再是受苦受难以换取来世的新生,而是要消灭种族、性别和信仰的不平等,建立自己的“人间乐园”。 主要特点:作家多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积极拥护者和参加者;文学指导思想除了自然神论之外还有“唯理主义”和“新古典主义”,18世纪末还开始萌发了“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种类主要有历史、日记和政论,也有诗歌,讽刺小品和劝人向善的故事,18世纪末还产生了话剧。 启蒙运动中出现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并多出自开国元勋之手,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潘恩,以及托马斯·杰斐逊。 三、19世纪南北战争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学先后发展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浪漫主义:18世纪70年代-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发展的初期,南北战争前30年(1830-1860)为极盛时期,南北战争后10年逐渐衰微并向现实主义过度。浪漫主义注重“想象”、“激情”和“个性解放”,认为人本质是善良的,除邪恶和拯救人类的手段是抛弃一切传统束缚,摧毁一切陈规陋习而回归到“自然的原始状态中去。超验主义是其一分支,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上帝、人类和自然都是“超灵”的组成部分。 代表作家及作品:爱默生《自然》,索罗《瓦尔登湖》,霍桑《红字》,麦尔维尔《白鲸》,惠特曼《草叶集》。 现实主义:是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西部开拓运动、工业化、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促进了其发展。现实主义的作家一般为实用主义和民主主义的信徒,他们追求和反映的是具有具有显而易见效果并被经验证实了的相对真理,他们创作题材的是普通人平常事,是中产阶级艺术的最高表现。 豪威尔斯是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发现了马克·吐温,鼓励和帮助了亨利·詹姆斯,影响了自然主义作家弗兰·克诺里斯和斯蒂芬·克莱恩。 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发展和继续,是现实主义与19世纪科学所强调的“分析法”和“因果律”互相结合的产物,有时被称为“悲观的现实主义”,认为人是一种软弱无能的动物,被置于机械化的世界汇总而成为这一世界中难以驾御的几种势力(包括环境、自然、遗传等)的牺牲品 其里程碑是:19世纪70、80年代左拉的小说的出版,90年代克莱恩的《红色英勇徽章》,1900年德莱塞《嘉莉妹妹》,1912年《金融家》,1925年《美国的悲剧》。 四、20世纪美国文学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跨越了三个时代 a) 斯文时代(1880-1914,The Genteel Age):这是一个跨世纪的,美国经济繁荣的时代。此时的美国文学与欧洲文学之间有着某种暧昧关系,本质上是欧洲式的和美国的小欧洲新英格兰式的。此时以西奥多·罗斯福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在文学上有着强烈的反映,人们还念念不忘美国与欧洲的文化联系与差异。 b) 爵士时代(1918-1929, The Jazz Age):一战后,产生了一代不受约束,幻想破灭了和玩世不恭的年青人,被格特鲁德·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 c) 经济萧条时代(1929-1941,The Depression Era):20年代的玩世不恭的态度在此时转化为一种愤愤不平的悲观主义,30年代美国文学转向了“社会抗议文学”,“心理之学”和追求人的精神世界。 美国文学先后经历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

(飞越疯人院)
你好。很抱歉,虽然现在网络上到处都是杰克.尼克尔森主演的经典电影《飞越疯人院》的下载地址,但是本人竭尽所能就是没有找到由美国小说家肯·克西所写的《飞越疯人院》的原著小说。我还要告诉你的是,这部原著小说的中文译名并不叫《飞越疯人院》,而是叫做《飞越布谷鸟巢》。(我是怎么知道的?这是因为的曾经看到过这本小说英文原版的缘故,只可惜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顺便提一下,杰克.尼克尔森主演的《飞越疯人院》可真是经典啊。(尤其是他解说棒比赛的那一段)
以下是美国小说家肯·克西和他的代表作《飞越布谷鸟巢》的相关资料:(请相信我已经是尽力而为了)
《飞越布谷鸟巢》是作家肯·克西发表于1962年的小说,小说以疯人院意指美国式的社会体制,反体制意味浓烈。经移民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之手其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给影片《飞越疯人院》蒙上了一层特殊的光泽,似乎有了更多可以揣度的空间尺度。
今天的美国文学爱好者也许连肯·克西(KenKesey)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可是继50年代“垮掉的一代”后震动过不少美国青年的一代小说家。据外电报道,这位作家因患肝癌已于11月10日去世。在某种意义上,这也许意味着上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对“顺从”表示“消极对抗”的时代终于尘埃落定。
克西1935年出生,幼年随开牛奶场的祖父母在俄勒冈生活。因摔跤成绩出众,他被“保送”进俄勒冈大学并享有奖学金。但他头脑绝非不发达。在俄大时即开始投稿发表小说。后又进有名的斯坦福大学写作班,因思想新潮、文风诡异,与较保守的导师沃莱士·斯特格纳(亦一著名作家)多有抵牾。写作班未毕业,克西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飞越布谷鸟巢》(1962年)已由著名的维金出版社出版。此书后陆续被改编为话剧,在百老汇盛演不衰。接着又拍摄成电影,一下子囊括了1974年奥斯卡金像奖的4项大奖。这就使《飞越》一书更为走红。但克西却认为制片人歪曲了原作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提起诉讼,后双方调解了事。但克西表示,他根本不想看也从未看过这部影片。
克西曾在一家医院精神病房当夜班护理员。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他认为当时的那种治疗方法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于是他着手写《飞越》这部带有寓言色彩的小说。作品中,主要人物(其实他并没有精神病)住院接受治疗,并试图对这套做法表示反抗,结果遭到一个绰号为“大护士”的女暴君的报复,脑白质被切断,成了一个真正的白痴。此书的寓意,照《华盛顿邮报》的一篇评论文章的分析是:“……如约瑟夫·海勒、肯·克西与库特·冯尼格笔下所显示的,它宣布:疯狂是合理的,而生活在当代社会中倒真是一种疯狂。”
克西引起注意的另一“壮举”是1964年一次向纽约的“进军”。当时,他将一辆旧客车漆成五颜六色,纠合了一批志同道合者,边吸迷幻药边赶路,一路上一批留大胡子、穿奇装异服的汉子招摇过市,好不热闹。此行后来被有名的“新型新闻文学”作家汤姆·沃尔夫写成一本书,1968年出版,畅销一时。克西因吸迷幻药多次被控,他曾出逃墨西哥,后又回国坐牢。
美国学者认为,克西和他的朋友的所作所为,是对艾森豪威尔时代死气沉沉的社会风气的一种消极反叛。尽管看来与淘气孩子的出格行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正如一位叫查尔士·鲍登的评论家在1991年所写的一篇文章里所说的:“任何人想对我们的时代有所认识,最好去读读克西。除非我们走好运情况起了变化,否则,今后一个世纪里,人们还将不得不读他的书。”
美国著名小说家肯·克西(KenKesey)于2001年11月10日在俄勒冈州尤金市患肝癌逝世,享年66岁。肯·克西的一生颇具传奇性:1935年9月出生于科罗拉多州一个奶牛场主家庭,1934年迁移到俄勒冈州祖父家。肯·克西自幼体格强壮,喜好运动,尤擅长摔跤,为此获奖学金进入俄勒冈大学学习新闻学。1959年,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创造性写作学位,自愿参加了政府在一所医院的毒品实验项目,尝试过如像LSD这样的致幻兴奋毒品。1963年,基于这一体验写成出版了长篇小说《飞越布谷鸟巢》(OneFlewOvertheCuckoosNest)而一举成名。由于滥用大麻他曾经在加利福尼亚州曾被监禁4个月。1965年,与高中认识的女友法耶结婚,后来在普勒真特西尔(PleasantHill)定居,养育了4个子女。他还在好莱坞影片中出演过次要角色。1990年携家回到俄勒冈,任教于俄勒冈大学,直至去世。

《飞越布谷鸟巢》出版后很快就被译成了多国文字,几乎每年都在重版。1963年企鹅出版社版本封面中央精神病院房顶的一角,但见一只布谷鸟昂头站立,仿佛在期待呼唤什么,这在美国近代史上众所周知的动荡年代里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与肯·克西同时代的诗人和朋友金斯伯格曾经写过长诗《卡迪什》(Kaddishi)悼念其患精神病而死在“疯人院”的母亲娜阿米,读过该诗的读者无不被诗中“疯人院”的恐怖和娜阿米受到的精神折磨而震惊。《飞越布谷鸟巢》为我们揭露了这一阴暗角落里更不人道的种种细节,可它绝不是单纯的精神病院故事,其强烈的社会认识意义远远超于其故事本身。故事发生在美国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精神病院,第一人称叙述者是在病院呆得最久、有一半印第安血统的布罗德曼。他从不说话,经常产生幻念,总以为屋子里满是青蛙。病院实际上由浑名是“大护士”(BigNurse)的拉齐德(Ratched)统治。她竭力掩盖其女性生理特点,可笑的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消灭”她那一对偌大乳房。她狡猾,机灵,对病人冷酷无情,独裁和控制欲表现强烈。故事情节主要在主人公爱尔兰裔人麦克穆菲(McMurphy)和“大护士”之间的抗争中展开。麦克穆菲联合其他病人挑战“大护士”的权威。他们赌博,酗酒,同女人约会等。最终麦克穆菲和布罗德曼逃离病院。耐人寻味的是布罗德曼此时才开始说话。麦克穆菲集中体现了追求自由、人格独立、反体制压迫这样一些精神。”疯人院“实际上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幅缩影,恰好同金斯伯格在其《嚎叫》中的那一声“我看见我这一代的精英被疯狂毁灭”相呼应,发人深醒。“大护士”则是《嚎叫》中的邪恶火神“摩洛克”的象征,代表美国资本-军事一体化体制对人性的压抑。此书出版后好评如潮,《时代》周刊称此书“是向体面阶级社会的陈规以及支持这些陈规的看不见的统治者发出的愤怒抗议”;《纽约客》则说此书“预示了大学骚乱、反越战、吸毒以及反文化运动。”显然,此书的主旨同《麦田守望者》和《在路上》传达的BG(“BeatGeneration”“垮掉一代”未必达意,本人用其缩略语代替)理念一脉相承。难怪不少评论家把肯·克西也归入BG。他同BG代表人物联系的确非常密切。1964年,继堪称嬉皮士时代一大壮观的旧金山的“爱之夏”(SummerofLove)大集会后,肯·克西用《飞越布谷鸟巢》的版税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轰动全美的“行为艺术”活动。一辆命名为“向前”(Further)号的校车车身涂上炫丽色彩,满载着一伙自称为“快活的恶作剧者”(MerryPranksters)的青年男女从加里福利亚州出发,横跨美国大陆,到达纽约世界贸易大厦,然后又返回。开车的正是被称为“BG天使”、克鲁亚克《在路上》主人公迪安的原型尼尔·卡塞迪。“快活的恶作剧者”这一称谓已把嬉皮士的反叛精神表露无遗。当时嬉皮士中流行的一句话是“你在车上吗”(Areyouonthebus?)。60年代末在旧金山兴起的嬉皮士运动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如公开吸毒,奇装异服,男女群居,街头爵士,迷幻摇滚即兴演出,用和平方式反抗现存法律和传统习俗等其实可以追朔到此。这一年8月,芝加哥爆发了长发异装的嬉皮士反越战骚乱。1968年,倡导“新新闻写作”(NewJournalism)的汤姆·伍尔夫(TomWolfe)在其著名的纪实性非小说作品《令人振奋的兴奋剂实验》(TheElectricKoolAidAcidTest)中详尽报道了这事,由此肯·克西声名大振,同金斯伯格、摇滚音乐歌手鲍勃·迪伦(BobDylan)一样一时成为被青年崇敬的偶像。
肯·克西后来写过一些自传性短篇小说、儿童故事、文章等,可除了《有时冒出了一个伟大的念头》(SometimesaGreatNotion1964)和《水手之歌》(SailorSong1992)以外都不太成功。前者叙述俄勒冈州一小镇两个独立谋生的伐木工人的故事,贯穿于全书的人生基调是“永不屈服”(‘NeverGiveAnInch),使人联想到梅尔维尔的《白鲸》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所传达的那种不向命运让步的大无畏精神,受到评论家一致称赞,他本人也颇满意。此书由名演员亨利·芳达和保尔·纽曼担任主角被搬上银幕。后者带有科幻性质,以阿拉斯加渔村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全球气候变暖、核污染、癌症等重大紧迫问题的思考。不过,更多读者也许是因为看过其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在中国译为《飞越疯人院》)才知道肯·克西的。此片在1974年一举夺得奥斯卡5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男演员(杰克·尼可尔森JackNicholson),最佳女演员(露易丝·弗莱彻LouiseFletcher)。不久前又被美国电影学院列人其20部最佳影片之一。
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BG作家还是肯·克西都备受争议。但历史地看,克鲁亚克的《在路上》所引发并由嬉皮士以及其后众多青年所实践的“背包革命”内容十分丰富(积极和消极方面并存):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相对繁荣,但冷战加剧,“红色恐怖”,麦卡主义肆虐,大多数人惧怕迫害,保守思潮成为主流,人们热衷于实现“美国梦”。那时的年轻人被称为“沉默一代”,故有“沉默的时代”一说。可BG和嬉皮士却用他们似乎反常、近乎“疯狂”自虐的行为公然藐视虚伪的传统伦理和物欲至上主义,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搅起阵阵波澜,这无疑是需要勇气的。需要指出的是,多数BG和嬉皮士并不如有的批评家所说逃避现实,他们后来大都积极投入了反越战,包括争取种族平等、妇女解放在内的民权、生态保护运动。金斯伯格和肯·克西就是如此。
肯·克西的《飞越布谷鸟巢》同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和克鲁亚克的《在路上》一样已成为BG和嬉皮士反文化运动的经典著作。美国及西方各大媒体对肯·克西的去世反应热烈,称他是嬉皮士时代的催生者和见证人,是一位严肃的小说家,可以同菲力普·罗思(PhilipRoth)和约瑟夫·海勒(JosephHeller)相提并论。他的历史意义在于:把50年代发端的波西米亚“垮掉一代”运动同60年代的反文化/嬉皮士运动联系了起来。他们极端的反叛方式现在当然不会再具有当日那样的吸引力,可张扬个性,向往自由,不循规道矩,追求冒险新奇这些理念及世界范围内许多业已接受、习以为常的先锋/前卫行为,应该是他们留下的精神遗产。

求关于说话及言语技巧的成语、俗语
一、借势归谬驳敌论

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员禁止男女同学在公共浴场同泳,闹得满城风雨。为了批驳这种做法,鲁迅先生幽默地说:“同学同泳,皮偶尔相碰,有碍男女大妨。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清乱乾坤,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这样每个人都是……喏!喏!”鲁迅说着,站起身来,模拟戴着防毒面具走路的样子。听的人笑得前仰后合。

这里,鲁迅没有直接驳斥国民党地方官的观点,而是以借势取力的方法将他的话予以归谬——你既然禁止男女同学同泳,那么就让大家都戴上防毒面具吧!这样一来,国民党地方官所持观点的荒谬性,就像被放大境放大了一样,听众自然明白了国民党地方官所持观点的荒谬和不合理。

二、假装糊涂巧讽刺

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作家聂绀弩居住在桂林。一次,聂绀弩与友人求饮于餐馆。服务员端来白斩全,却是骨多于肉。聂绀弩问道:“这是两只鸡,对吗?”

服务员回答道:“不,只有一只。”

聂绀弩正色道:“一只鸡,哪有这么多骨头?”

服务员一听,顿时面生愧色。

明知是一只鸡的聂绀弩,故意装糊涂说是两只鸡——他用这种办法诱导服务员说出了“只有一只(鸡)”的话。而后,聂绀弩根据服务员的这句话,自然而然地说出“一只鸡,哪有这么多骨头”的话。这种假装糊涂的谈话方法,具有曲折讽刺的表达效果,服务员听后自然面生愧色。

三、使用类比抨恶习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女作家凝,在河北省沧州文学事业发展研讨会上,曾有一段妙语:“我有一次出差,看到某地乡村公路旁有一家小饭铺,里面有两个老头儿坐在小板凳上吃凉皮儿。然而小饭铺破旧的框上,却悬挂着一个醒目而响亮的招牌——‘希尔顿大酒店’……‘希尔顿大酒店’这种现象,在当前的文学界时有所见。这是一个特别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深刻的时代,现在好多搞文学艺术的人,也都特别害怕被人说成是‘匠’,而不是‘家’,所以就有意制造‘希尔顿大酒店’这种现象。”

小饭铺和“希尔顿大酒店”之间的反差是巨大的,也是容易为人们所感知和领悟的。因此铁凝就以小饭铺挂着“希尔顿大酒店”的招牌来类比和抨击那些没啥文学造诣的文学创作者刻意炒作,有意往自己脸上贴金、贴“家”的恶习。她的类比,生动形象,有助于听众了解和认识一些文学创作者重名轻实、名实严重不符这一现象。

四、口出奇语免加罪

1996年夏天,当时在太原的赵树理被揪到烈日下批斗。造反派问道:“赵树理,你是哪一类干部?”想到当时的干部分成好的、比较好的、犯过错误可以改好的和死不改悔的四类,赵树理就微微一笑说道:“说我是一二类干部吧,我不敢往里挤;说我是个三类干部吧,你们又不承认。实在不行的话,就算我是个三类半吧。”这个“三类半”一出口,立即把那些陪斗“黑帮”们逗乐了,可他们不敢出声,只好捂住嘴把腰弯得更低一些;而那些造反派听后,则目瞪口呆。

赵树理当时面临的是“四难选择”:如果说自己是一二类干部,势必会被造反派说成是“妄图混进无产阶级干部队伍”,从而招致更重的罪名;如果说自己的是三类干部,又不会被造反派所承认;而若承认自己是“死不改悔”的四类干部,显然又会给造反派以口实,从而使造反派对自己的批斗升级。在这种情况下,赵树理就智出奇语,将自己说成是“三类半干部”(意为“犯了错误‘有可能’改好的干部”)。他的这一话语,让蓄意给他加罪的造反派没有了可乘之机,可谓是机智而恰切。

五、智设圈套胆真相

一次,欧洲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烤了一个马铃薯。马铃薯烤熟后,他因事离开了房间。可是,等他回来时,那个马铃薯不见了。有个佣人曾经在饭厅里走过,拉封丹估计十有八九是他偷吃的。

于是,他叫喊起来:“啊!我的上帝,谁吃了我放在壁炉上的那个马铃薯?”

“不是我。”那个佣人回答说。

“那再好也没有了。”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我在马铃薯上放了一点砒霜,是为了毒死老鼠的!”

“啊,砒霜……我的上帝——我中毒了!”

“放心吧,孩子,马铃薯上并未放砒霜——这是我施的小计,为的是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拉封丹如果采用惯常的问话方式,是很难让佣人承认偷吃行为的。于是,拉封丹就根据佣人怕被毒死的心理,机智地设了一个圈套,以一句“放毒”的假话,诱使佣人承认了偷吃的行为。与那种直言追问的方式相比,这种谈话方式显然要机智得多,也省事得多。

六、巧抛山芋答难题

1982年秋天,在美国洛彬矶召开的中美作家会议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中国作家蒋子龙解个怪谜:“把一只5斤重的鸡放进一个只能装1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方法把它拿出来。”蒋子龙微笑道,“您显然是凭嘴一说就把鸡放进瓶子,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金斯伯格赞美道:“您是第一个猜中这个怪谜的人。”

对艾伦金斯伯格所提的问题是无法正面回答的,因为他出的怪谜是个“无解的方程”,仿佛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对此,蒋子龙采取了抛山开支给主人的谈话策略——“您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这句话除了具有“我用你放进去的办法拿出来的”的字面意思外,还有着“你若无法放进去,我就无须拿出来”的另一层隐含意思。这样一来,蒋子龙不仅摆脱了可能出现的尴尬,而且对金斯伯格进行反戈一击。

七、使用辞格表个性

当被问及自己的个性和写作风格时,被媒体评论为中国第一美女作家、中国足彩第一美女主持的彭久洋说了一句妙语:“给我一本书,我让自己的哭泣;给我一支笔,我让世界哭泣。”

由于使用了反复和对偶两种辞格,彭久洋的话语虽然只有寥寥22个字,但却清楚明白地道出了她容易被感动的性格特征和善写感人作品的写作才能,同时还展示了强烈的自信。她的这句话精炼易记,内蕴丰富,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难怪会成为文学爱好者广为传诵的经经典妙语。

靠笔杆为生的作家为什么能口吐莲花呢?一位作家出身的演讲家是这样分析的:“一、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深刻的思想;二、作家在口语表达中借鉴和吸收了一些书面表达的经验和技巧;三、作家在繁复的社会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进行了口语锻炼。”这位演讲家分析得可谓到位,他的话对于有心提高自己口语表达水平的读者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



给你个网址,有你所需要的~~

(飞越疯人院)
你好。很抱歉,虽然现在网络上到处都是杰克.尼克尔森主演的经典电影《飞越疯人院》的下载地址,但是本人竭尽所能就是没有找到由美国小说家肯·克西所写的《飞越疯人院》的原著小说。我还要告诉你的是,这部原著小说的中文译名并不叫《飞越疯人院》,而是叫做《飞越布谷鸟巢》。(我是怎么知道的?这是因为的曾经看到过这本小说英文原版的缘故,只可惜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顺便提一下,杰克.尼克尔森主演的《飞越疯人院》可真是经典啊。(尤其是他解说棒球比赛的那一段)
以下是美国小说家肯·克西和他的代表作《飞越布谷鸟巢》的相关资料:(请相信我已经是尽力而为了)
《飞越布谷鸟巢》是作家肯·克西发表于1962年的小说,小说以疯人院意指美国式的社会体制,反体制意味浓烈。经移民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之手其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给影片《飞越疯人院》蒙上了一层特殊的光泽,似乎有了更多可以揣度的空间尺度。
今天的美国文学爱好者也许连肯·克西(KenKesey)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可是继50年代“垮掉的一代”后震动过不少美国青年的一代小说家。据外电报道,这位作家因患肝癌已于11月10日去世。在某种意义上,这也许意味着上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对“顺从”表示“消极对抗”的时代终于尘埃落定。
克西1935年出生,幼年随开牛奶场的祖父母在俄勒冈生活。因摔跤成绩出众,他被“保送”进俄勒冈大学并享有奖学金。但他头脑绝非不发达。在俄大时即开始投稿发表小说。后又进有名的斯坦福大学写作班,因思想新潮、文风诡异,与较保守的导师沃莱士·斯特格纳(亦一著名作家)多有抵牾。写作班未毕业,克西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飞越布谷鸟巢》(1962年)已由著名的维金出版社出版。此书后陆续被改编为话剧,在百老汇盛演不衰。接着又拍摄成电影,一下子囊括了1974年奥斯卡金像奖的4项大奖。这就使《飞越》一书更为走红。但克西却认为制片人歪曲了原作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提起诉讼,后双方调解了事。但克西表示,他根本不想看也从未看过这部影片。
克西曾在一家医院精神病房当夜班护理员。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他认为当时的那种治疗方法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于是他着手写《飞越》这部带有寓言色彩的小说。作品中,主要人物(其实他并没有精神病)住院接受治疗,并试图对这套做法表示反抗,结果遭到一个绰号为“大护士”的女暴君的报复,脑白质被切断,成了一个真正的白痴。此书的寓意,照《华盛顿邮报》的一篇评论文章的分析是:“……如约瑟夫·海勒、肯·克西与库特·冯尼格笔下所显示的,它宣布:疯狂是合理的,而生活在当代社会中倒真是一种疯狂。”
克西引起注意的另一“壮举”是1964年一次向纽约的“进军”。当时,他将一辆旧客车漆成五颜六色,纠合了一批志同道合者,边吸迷幻药边赶路,一路上一批留大胡子、穿奇装异服的汉子招摇过市,好不热闹。此行后来被有名的“新型新闻文学”作家汤姆·沃尔夫写成一本书,1968年出版,畅销一时。克西因吸迷幻药多次被控,他曾出逃墨西哥,后又回国坐牢。
美国学者认为,克西和他的朋友的所作所为,是对艾森豪威尔时代死气沉沉的社会风气的一种消极反叛。尽管看来与淘气孩子的出格行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正如一位叫查尔士·鲍登的评论家在1991年所写的一篇文章里所说的:“任何人想对我们的时代有所认识,最好去读读克西。除非我们走好运情况起了变化,否则,今后一个世纪里,人们还将不得不读他的书。”
美国著名小说家肯·克西(Ken Kesey)于2001年11月10日在俄勒冈州尤金市患肝癌逝世,享年66岁。肯·克西的一生颇具传奇性:1935年9月出生于科罗拉多州一个奶牛场主家庭,1934年迁移到俄勒冈州祖父家。肯·克西自幼体格强壮,喜好运动,尤擅长摔跤,为此获奖学金进入俄勒冈大学学习新闻学。1959年,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创造性写作学位,自愿参加了政府在一所医院的毒品实验项目,尝试过如像LSD这样的致幻兴奋毒品。1963年,基于这一体验写成出版了长篇小说《飞越布谷鸟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Nest)而一举成名。由于滥用大麻他曾经在加利福尼亚州曾被监禁4个月。1965年,与高中认识的女友法耶结婚,后来在普勒真特西尔(Pleasant Hill)定居,养育了4个子女。他还在好莱坞影片中出演过次要角色。1990年携家回到俄勒冈,任教于俄勒冈大学,直至去世。

《飞越布谷鸟巢》出版后很快就被译成了多国文字,几乎每年都在重版。1963年企鹅出版社版本封面中央精神病院房顶的一角,但见一只布谷鸟昂头站立,仿佛在期待呼唤什么,这在美国近代史上众所周知的动荡年代里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与肯·克西同时代的诗人和朋友金斯伯格曾经写过长诗《卡迪什》(Kaddishi)悼念其患精神病而死在“疯人院”的母亲娜阿米,读过该诗的读者无不被诗中“疯人院”的恐怖和娜阿米受到的精神折磨而震惊。《飞越布谷鸟巢》为我们揭露了这一阴暗角落里更不人道的种种细节,可它绝不是单纯的精神病院故事,其强烈的社会认识意义远远超于其故事本身。故事发生在美国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精神病院,第一人称叙述者是在病院呆得最久、有一半印第安血统的布罗德曼。他从不说话,经常产生幻念,总以为屋子里满是青蛙。病院实际上由浑名是“大护士”(Big Nurse)的拉齐德(Ratched)统治。她竭力掩盖其女性生理特点,可笑的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消灭”她那一对偌大乳房。她狡猾,机灵,对病人冷酷无情,独裁和控制欲表现强烈。故事情节主要在主人公爱尔兰裔人麦克穆菲(Mc Murphy)和“大护士”之间的抗争中展开。麦克穆菲联合其他病人挑战“大护士”的权威。他们赌博,酗酒,同女人约会等。最终麦克穆菲和布罗德曼逃离病院。耐人寻味的是布罗德曼此时才开始说话。麦克穆菲集中体现了追求自由、人格独立、反体制压迫这样一些精神。”疯人院“实际上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幅缩影,恰好同金斯伯格在其《嚎叫》中的那一声“我看见我这一代的精英被疯狂毁灭”相呼应,发人深醒。“大护士”则是《嚎叫》中的邪恶火神“摩洛克”的象征,代表美国资本-军事一体化体制对人性的压抑。此书出版后好评如潮,《时代》周刊称此书“是向体面阶级社会的陈规以及支持这些陈规的看不见的统治者发出的愤怒抗议”;《纽约客》则说此书“预示了大学骚乱、反越战、吸毒以及反文化运动。”显然,此书的主旨同《麦田守望者》和《在路上》传达的BG(“Beat Generation”“垮掉一代”未必达意,本人用其缩略语代替)理念一脉相承。难怪不少评论家把肯·克西也归入BG。他同BG代表人物联系的确非常密切。1964年,继堪称嬉皮士时代一大壮观的旧金山的“爱之夏”(Summer of Love)大集会后,肯·克西用《飞越布谷鸟巢》的版税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轰动全美的“行为艺术”活动。一辆命名为“向前”(Further)号的校车车身涂上炫丽色彩,满载着一伙自称为“快活的恶作剧者”(Merry Pranksters)的青年男女从加里福利亚州出发,横跨美国大陆,到达纽约世界贸易大厦,然后又返回。开车的正是被称为“BG天使”、克鲁亚克《在路上》主人公迪安的原型尼尔·卡塞迪。“快活的恶作剧者”这一称谓已把嬉皮士的反叛精神表露无遗。当时嬉皮士中流行的一句话是“你在车上吗”(Areyouon the bus?)。60年代末在旧金山兴起的嬉皮士运动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如公开吸毒,奇装异服,男女群居,街头爵士,迷幻摇滚即兴演出,用和平方式反抗现存法律和传统习俗等其实可以追朔到此。这一年8月,芝加哥爆发了长发异装的嬉皮士反越战骚乱。1968年,倡导“新新闻写作”(New Journalism)的汤姆·伍尔夫(Tom Wolfe)在其著名的纪实性非小说作品《令人振奋的兴奋剂实验》(The Electric Kool Aid Acid Test)中详尽报道了这事,由此肯·克西声名大振,同金斯伯格、摇滚音乐歌手鲍勃·迪伦(Bob Dylan)一样一时成为被青年崇敬的偶像。
肯·克西后来写过一些自传性短篇小说、儿童故事、文章等,可除了《有时冒出了一个伟大的念头》(Sometimes a Great Notion1964)和《水手之歌》(Sailor Song1992)以外都不太成功。前者叙述俄勒冈州一小镇两个独立谋生的伐木工人的故事,贯穿于全书的人生基调是“永不屈服”(‘Never Give An Inch),使人联想到梅尔维尔的《白鲸》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所传达的那种不向命运让步的大无畏精神,受到评论家一致称赞,他本人也颇满意。此书由名演员亨利·芳达和保尔·纽曼担任主角被搬上银幕。后者带有科幻性质,以阿拉斯加渔村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全球气候变暖、核污染、癌症等重大紧迫问题的思考。不过,更多读者也许是因为看过其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在中国译为《飞越疯人院》)才知道肯·克西的。此片在1974年一举夺得奥斯卡5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男演员(杰克·尼可尔森Jack Nicholson),最佳女演员(露易丝·弗莱彻Louise Fletcher)。不久前又被美国电影学院列人其20部最佳影片之一。
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BG作家还是肯·克西都备受争议。但历史地看,克鲁亚克的《在路上》所引发并由嬉皮士以及其后众多青年所实践的“背包革命”内容十分丰富(积极和消极方面并存):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相对繁荣,但冷战加剧,“红色恐怖”,麦卡锡主义肆虐,大多数人惧怕迫害,保守思潮成为主流,人们热衷于实现“美国梦”。那时的年轻人被称为“沉默一代”,故有“沉默的时代”一说。可BG和嬉皮士却用他们似乎反常、近乎“疯狂”自虐的行为公然藐视虚伪的传统伦理和物欲至上主义,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搅起阵阵波澜,这无疑是需要勇气的。需要指出的是,多数BG和嬉皮士并不如有的批评家所说逃避现实,他们后来大都积极投入了反越战,包括争取种族平等、妇女解放在内的民权、生态保护运动。金斯伯格和肯·克西就是如此。
肯·克西的《飞越布谷鸟巢》同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和克鲁亚克的《在路上》一样已成为BG和嬉皮士反文化运动的经典著作。美国及西方各大媒体对肯·克西的去世反应热烈,称他是嬉皮士时代的催生者和见证人,是一位严肃的小说家,可以同菲力普·罗思(Philip Roth)和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相提并论。他的历史意义在于:把50年代发端的波西米亚“垮掉一代”运动同60年代的反文化/嬉皮士运动联系了起来。他们极端的反叛方式现在当然不会再具有当日那样的吸引力,可张扬个性,向往自由,不循规道矩,追求冒险新奇这些理念及世界范围内许多业已接受、习以为常的先锋/前卫行为,应该是他们留下的精神遗产。


关键词: 时代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