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小说正文

《沜》剧情介绍,资料百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12 12:06:32 浏览次数:228
关于《 沜 》剧情介绍,为您解答更多的 沜 知识百科,详情查看目录相关内容。

目录

1、沜反义词是什么
2、给你们讲个故事: 有一天豔銎醯摆沜蚍趯飇鼹齧盝摆肼蚍辫鹾龊韡 颸腊犊韡颸腊
3、"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
4、游媚笑泉记(文言文)
5、游媚笔泉记 翻译
6、带水字旁的都有什么字
7、请速翻译一下~~谢谢
8、茱萸是什么意思?
9、康氏的名人资料和历史(要多!)

 

1、沜反义词是什么


沜反义词:
河里,海里,水里

沜的意思是岸上,反义词就是水里

2、 给你们讲个故事: 有一天豔銎醯摆沜蚍趯飇鼹齧盝摆肼蚍辫鹾龊韡 颸腊犊韡颸腊


都不认识是什么字,根本就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啊,书读的太少了。
 

3、"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


"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语出文征明的《王氏拙政园记》。

文征明与拙政园颇有渊源,据说他不仅亲自参与了拙政园的设计工作,还写过《王氏拙政园记》:槐雨先生王君敬止所居,在郡城东北界娄、齐门之间。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为重屋其阳,曰梦隐楼;为堂其阴,曰若墅堂。堂之前为繁香坞,其后为倚玉轩。轩北直梦隐,绝水为梁,日小飞虹。逾小飞虹而北,循水西行,岸多木芙蓉,日芙蓉隈。又西,中流为榭,曰小沧浪亭。亭之南,翳以修竹。经竹而西,出于水澨,有石可坐,可而濯,曰志清处。至是,水折而北,滉漾渺弥,望若湖泊,夹岸皆佳木,其西多柳,日柳隩。东岸积土为台,曰意远台。台之下植石为矶,可坐而渔,曰钓。往北,地益迥,林木益深,水益清驶,水尽别疏小沼,植莲其中,曰水花池。池上美竹千挺,可以追凉,中为亭,日净深。循净深而东,柑橘数十本,亭曰待霜。又东出梦隐楼之后,长松数植,风至泠然有声,曰听松风处。自此绕出梦隐之前,古木疏篁,可以憩息,曰怡颜处。又前循水而东,果林弥望,曰来禽囿。囿缚尽四桧为幄,曰得真亭。亭之后,为珍李坂,其前为玫瑰柴,又前为蔷薇径。至是,水折而南,夹岸植桃,日桃花沜,沜之南,为湘筠坞。又南,古槐一株,敷荫数弓,曰槐幄。其下跨水为杠。逾杠而东,篁竹阴翳,榆樱蔽亏,有亭翼然,西临水上者,槐雨亭也。亭之后为尔耳轩,左为芭蕉槛。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自桃花沜而南,水流渐细,至是伏流而南,逾百武,出于别圃丛竹之间,是为竹涧。竹涧之东,江梅百株,花时香雪烂然,望如瑶林玉树,曰瑶圃。圃中有亭,曰嘉实亭,泉曰玉泉。凡为堂一,楼一,为亭六,轩、槛、池、台、坞,涧之属二十有三,总三十有一,名曰拙政园。


 

4、游媚笑泉记(文言文)


游媚笔泉记[1]

  [清] 姚鼐(nài)
  桐城之西北[2],连山殆数百里[3],及县治而迤平[4]。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5],崭横若不可径[6]。龙溪曲流[7],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8],步循溪西入[9]。积雨始霁[10],溪上大声从然[11],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12],时有鸣巂[13]。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14],振鬣宛首而顾其侣[15]。援石而登[16],俯视溶云[17],鸟飞若坠。
  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18],翼乎临于溪右[19]。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20]。”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21],被而名之[22]。”石罅生大树[23],荫数十人[24],前出平土,可布席坐[25]。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26],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27],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28],未就[29],要客九人饮于是[30]。日暮半阴,山风卒起[31],肃振岩壁榛莽[32],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33],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34],鼐从,使鼐为记。

【注释】 
 [1]媚笔泉:在今安徽桐城县西北。
  [2]桐城:县名,在安徽中南部。
  [3]连山:绵延的山峰。殆:恐怕,大概。
  [4]及:到。县治:县政府所在地,指桐城县城。迤(yí)平:渐渐平伏。
  [5]屏矗(chù)墉(yōng)回:山崖像屏风一样矗立,像城墙一样曲折环绕。“墉”,城墙。
  [6]崭横:形容山崖高陡地横挡在前面。径:通行的意思。
  [7]“龙溪”二句:弯曲的龙溪,从它们中间流出。
  [8]以岁:在这年。
  [9]步:步行。
  [10]积雨:长时间下雨。霁(jì):天放晴。
  [11]从(cóng)然:形容流水声响。
  [12]蕙草:一名薰草,俗称佩兰。枞(cōng):树木名,又叫“冷杉”。
  [13]巂(guī):巂周,即杜鹃,又叫子规鸟,善鸣。
  [14]浴起:刚洗完澡站起来。
  [15]振鬣(liè):形容马脖子挺伸着。“鬣”,马颈上的长毛。宛首:转过头去。侣:伙伴。
  [16]援:攀附。
  [17]“俯视”二句:意谓低头看水中倒影,天空的云好像溶化在水里,飞鸟好像在往下坠落。
  [18]连石:崖上岩石连绵。重(chóng)楼:两层楼房。
  [19]“翼乎”句:像展翅欲飞的大鸟临立在小河沟的右岸。
  [20]李公麟:舒州舒城(今属安徽)人,字伯时,北宋元祐进士,官至御史检法。精通古文字,擅长画山水佛像。元符末年归居龙眠山庄,所以又号龙眠山人。沜(pàn):古代学宫前半月形状的水池。
  [21]求:寻找。公麟地:即指垂云沜。识:辨认。
  [22]被而名之:意谓这是被后人用“李公麟垂云沜”来称呼这块岩石的。
  [23]罅(xià):裂缝。
  [24]荫数十人:树荫之大,可以遮蔽数十人。
  [25]可布席坐:可以铺开席子在上面坐。
  [26]何文端公:桐城人,字康侯,名如宠,明万历进士,累官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死后谥号“文端”。“公”,古代对别人的尊称。摩崖:在山崖石壁上铭刻的文字。书:书写。
  [27]“泉漫”三句:意谓泉水冒出来,流到崖石上,人们就在石上凿了一个圆池子,然后导引泉水流入下面的溪里。
  [28]左学冲:其人未详。丈:古代对长者的尊称。方:正在。为室:盖住房。
  [29]未就:还没有完工。
  [30]要(yāo):邀请。
  [31]卒(cù):通“猝”,突然。
  [32]“肃振”二句:意谓风吹得岩壁上的丛杂草木都失色抖动,连水都冲击山石叫喊起来。矶(jī)石:水边突出的石头。
  [33]悚(sǒng):恐惧,害怕。
  [34]姜坞先生:姚范,字南菁,乾隆进士,作者的伯父。与往:一同前往。石交鸣。游人害怕,就起身回家。  
  
姚鼐(1732~1815),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学者因而称之为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官刑部郎中,后辞去官职,历主江宁(今南京市)、扬州等地书院四十余年。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著有《惜抱轩全集》。
  写媚笔泉,一是泉漫石上,为圆池,但终引坠龙溪;一是左学冲于圆池侧筑室,未就,邀客饮宴于此;并以山风骤起,游者惊然而归结尾,隐约含蓄地表现了作者积极入世、不意隐逸的情怀。描写生动、形象也是本文的特征。如“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俯视溶云,鸟飞若坠”等无不如是。
作品赏析:
  姚鼐写文章融考据、词章、义理为一体的主张,在这篇文章中也有所体现。   
作者先写桐城西北的形胜,次写循溪西入,沿途所见之景物风光,而后自然地落在媚笔泉,既把媚笔泉与桐城、小溪沿途的景物风光连为一幅完整的图画,也在人们眼前现出作者探幽赏奇的志趣。   
作者对媚笔泉的记述,先是写媚笔泉景致,犹有访古赏奇的情怀;然后写左学冲筑室幽居,盛情邀饮,却以“山风卒起”,令人悚然,扫兴而归,显出此地其实僻野荒冷,不宜久留,含蓄表示出作者不喜欢隐逸的意向。   
文中既写了山势、溪流、奇石、树木、鸣禽、深潭、泉水、园池、屋舍等自然景物,又涉及李公麟、何如宠诸多名贤。同时,又没有辜负左公往日的教诲和世交的情谊,文中“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的记述,把左公及其别墅毫无雕饰地融于一炉。全文文笔清新,描写生动,对比衬托,形象鲜明,在艺术上形成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美感。如“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俯视溶云,鸟飞若坠”、“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等都是如此。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援石而登 援:攀附
  B.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 识:辨认
  C.要客九人饮于是 要:请求
  D.游者悚焉 悚:恐惧,害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及县治而迤平
  ②而渔公、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B.①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
  ②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C.①乃引坠溪内
  ②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D.①使鼐为之记
  ②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写桐城西北的形胜,次写循溪西入,沿途所见之景物风光,而后自然地落在媚笔泉,既把媚笔泉与桐城、小溪沿途的景物风光连为一幅完整的图画,也在人们眼前现出作者探幽赏奇的志趣。
  B.作者对媚笔泉的记述,先是写媚笔泉景致,犹有访古赏奇的情怀;然后写左学冲筑室幽居,盛情邀饮,却以“山风卒起”,令人悚然,扫兴而归,显出此地其实僻野荒冷,不宜久留,含蓄表示出作者乐于隐逸的意向。
  C.全文既写了山势、溪流、奇石、树木、鸣禽、深潭、泉水、园池、屋舍等自然景物,又涉及李公麟、何如宠诸多名贤。同时,又没有辜负左公往日的教诲和世交的情谊,文中“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的记述,把左公及其别墅毫无雕饰地融于一炉。
  D.本文文笔清新,描写生动,对比衬托,形象鲜明,在艺术上形成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美感。如“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俯视溶云,鸟飞若坠”“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等无不如是。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2)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3)游者悚焉,遂还。

参考答案  
  1.C(要:读yāo,邀请。)
  2.D(①是介词“替”,②为介词“当,在”,A都是转折连词“却”,B都是助词“的”,C都是顺承连词“于是,就”。)
  3.B(后半部分错,应是“含蓄表示出作者不乐隐逸的意向”。)
  4.见译文。

译文:
桐城的西北方向,重山叠岭大概有好几百里,一直到县政府所在地才开始平坦。平地和山地交界的地方,两座山崖合立一起,像屏障一样耸立,高的横的缝隙几乎不能走人(几乎不能成为路)。像龙一样曲折的溪流,从这里边流出来。
  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山鸟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
  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啊。”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被你找到了。”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阴能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
  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峭壁上的字)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左丈学冲(左世容,字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有点害怕,于是回去了。
  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姚范)也去了,我(姚鼐)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
 

5、游媚笔泉记 翻译


白话译文

桐城的西北方向,重山叠岭大概有好几百里,一直到县政府所在地才开始平坦。平地和山地交界的地方,两座山崖合立一起,像屏障一样耸立,高的横的缝隙几乎不能走人。像龙一样曲折的溪流,从这里边流出来。

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杜鹃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

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啊。”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于是就称这块石头为‘李公麟垂云沜’。”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阴能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

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左丈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十分害怕,于是回去了。

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也去了,我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游媚笔泉记》是姚鼐随其伯父姚范等游览本乡名胜媚笔泉后写的一篇游记,文字简洁生动,状物写景传神。据作者的《左笔泉先生时文序》,此文作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姚鼐成进士返里之后。

整体赏析

这篇游记层次非常清晰:第一段写桐城西北龙眠山的山势与源出于此的龙溪水势。龙眠山绵亘数百里,但在将平之处,两崖忽合,而“龙溪曲流,出乎其旬”。

第二段写前去媚笔泉的沿途所见。作者一行循龙溪行,正值阳春三月,宿雨初睛,沿龙溪十余里,水声响亮,溪畔都是树、石,随后作者等发现溪有潭,其中一块雄奇不凡的大石,状如刚刚洗浴完毕的马,扬着鬓,回顾它的同伴。游人攀授到这块大石上,“俯视溶云,鸟飞若坠”。然后一行人循崖游览,见一组奇石,它们“连石若重楼,冀乎临干溪右”;并讨论这是否是北宋画家、龙眠隐士李公麟的“垂云泮”。这组奇石有一株奇树相伴,该树生于石缝,并且能长到荫数十人之大。山水跌宕,忽又“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又“南有泉”,这才点到了正题:媚笔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泉又与龙溪连通。


 

6、带水字旁的都有什么字


部首为 氵 的汉字:

笔画


笔画2

汅 氾 氿 汀 汁 汃 汇 汉 汄 汈 氻
笔画3

汢 汑 汣 污 汌 汊 汋 丸 泛 汏 汐 汒 汓 汔 汕 汗 汘 污 汚 汛 汜 汝 江 池 汤 汲 汷
笔画4

沩 沨 洰 汼 汵 泤 沘 沪 沣 汯 沃 冱 汥 汦 汧 汨 汩 汪 汫 泐 泛 汭 汰 汱 汳 汴 汶 汸 汹 决 汻 汽 汾 沁 沂 沄 沅 沆 沇 沈 沉 沋 沌 沏 沐 沑 没 沔 沕 冲 沙 沚 沛 沜 沟 没 沤 沥 沦 沧 泲 沠 汮 汿 沎 沢 沞
笔画5

泦 泍 泘 泀 泋 沺 泻 泇 泎 泼 治 沼 沽 沾 沿 况 泂 泃 泄 泅 泆 泈 泊 泌 泏 泑 泒 泓 泔 法 泖 泗 泙 泜 溯 泞 泟 泠 泡 波 泣 泥 泧 注 泩 泪 泫 泬 泭 泮 泯 浅 泹 沫 沬 沭 沮 沰 沱 沲 河 沴 沵 沶 沷 沸 油 泱 泳 泷 泸 泺 泽 泾
笔画6

浕 浉 浄 浀 浂 洉 洡 洣 浐 洘 泚 浌 洼 洽 派 洿 浃 浇 浈 浊 测 浍 济 浏 浑 浒 浓 浔 泿 洱 涏 洀 洁 洂 洃 洄 洅 洆 洇 洈 洊 洋 洌 洎 洏 洐 洑 洒 洓 洔 洕 洗 洠 洙 洚 洛 洝 洞 涕 洢 洤 津 洦 洧 洨 泄 洪 洫 洬 洭 洮 洲 洳 洴 洵 汹 洷 洸 洹 洺 活 涎
笔画7

浗 淽 涥 浫 涃 浘 涩 洖 流 涧 浖 浙 浚 浛 浜 浝 浲 浞 浟 浠 浡 浢 浣 浤 浥 浦 浧 浩 浪 里 涚 浨 淓 涁 涟 洍 涍 浱 浵 浭 浮 浯 浰 浴 浶 海 浸 浃 浺 浻 浼 浽 浾 浿 涀 涂 涄 涅 涆 泾 消 涉 涊 涌 涐 涑 涒 涓 涔 涕 涖 涗 涘 涛 涝 涞 涠 涡 涣 涤 润 涨 浳 涜 涢 涋 涙
笔画8

渋 渒 渇 淗 済 淧 渵 渌 淕 淣 涭 淁 淂 淃 淄 淅 淆 淇 淈 淉 淊 淋 淌 淍 淎 淏 淐 淑 凄 淔 淖 淘 淙 泪 淛 淜 淝 淞 淟 淠 淡 淢 湕 渔 渂 涹 涪 涫 涬 涮 涯 涰 涱 液 涳 涴 淿 涵 涶 涷 涸 涺 涻 凉 涽 涾 涿 淀 淤 渌 淦 净 淩 沦 淫 淬 淮 淯 淰 深 淲 淳 淴 涞 混 渓 淸 淹 浅 添 渀 渁 渃 渄 清 渊 渍 渎 渐 渑 渖 渗 渚 渠 涡 渮 渶 渏 湴 淭 渉 渆 渕
笔画9

渪 満 溂 湙 沩 湾 渘 溉 湇 湼 渷 湐 湠 湚 湌 湅 湆 湉 湵 凑 湋 湍 湎 湏 湑 湒 湓 湔 湖 湗 湘 湛 湜 湝 浈 湟 湡 湢 闵 湦 涌 湨 湤 渼 滋 滑 滞 湽 渽 渊 渞 涣 湈 减 渜 渝 渟 渡 渢 渣 渤 渥 湥 湪 渧 渨 温 渫 测 渭 港 渰 渱 渲 渳 渴 游 渹 渺 渻 浑 渿 湀 湁 湃 湄 湩 湫 湭 湮 汤 湰 湱 湲 湳 湶 湷 湸 湹 湺 湻 湿 溃 溅 溚 溞 溠 溬 溲 溾 滁 溄 湂 溆 溋 溌 溇 溊 溁
笔画10

滟 滙 满 溤 溩 滪 澕 滛 滏 滘 滤 滣 溸 滜 溵 滝 滇 滈 滉 涤 滍 滐 滒 滓 滔 滖 滗 滢 滥 滦 滫 滭 溿 滨 滚 滠 溍 溎 溏 源 溑 溒 溓 溔 溕 准 溗 溘 溙 溛 滩 溜 沟 溟 溡 溢 溣 溥 溦 溧 溨 溪 温 溭 溮 溯 溰 溱 溳 滊 溴 溶 溷 溹 溺 溻 湿 溽 滀 滂 滃 沧 灭 滆 滶 漓 漠 涟 漨 漭 漷 潃 滧
笔画11

潈 潌 溆 澚 漞 潉 潅 潊 滵 漝 漇 漈 滼 沪 滮 滞 潒 潢 漜 潄 漌 漍 滰 滱 渗 滳 滴 卤 浒 滹 滺 滻 滽 滚 满 渔 漂 漃 漄 漅 漆 漉 漊 漋 漎 漏 漑 演 漕 漖 漗 漘 漙 沤 漛 漟 漡 潳 汉 漤 漥 漧 漩 漪 漫 渍 漮 漯 漰 漱 涨 漳 漴 漶 渐 漹 漺 漻 漼 漾 潀 潂 潆 潇 潋 潍 潎 潩 潴 澉 濄
笔画12

澘 澙 潱 潥 澓 澛 漽 潖 潐 澊 泼 潓 洁 潕 潗 潘 沩 潜 潜 潝 潟 潠 潡 潣 润 潦 濆 濈 濍 濎 濐 漒 潶 潻 潏 潧 潨 潪 潫 潬 澅 潭 潮 浔 溃 潲 潵 滗 潸 潹 潺 潼 潽 潾 涠 澁 澄 澄 浇 涝 澈 澋 澌 澍 澎 澏 澐 澑 澒 澔 澖 涧 澜 渑 澫 澳 澻 澾 澝
笔画13

濓 潚 潞 濇 濉 濗 濊 濋 濑 濒 濖 濏 澞 澟 澡 澢 澣 泽 澥 澦 澧 澨 澪 澬 澭 浍 澯 澰 淀 澲 澴 澵 澶 澷 澸 澹 澺 澼 濨 澽 澿 激 浊 濂 浓 濅 蒙 濩 濭 瀄 濸
笔画14

湿 濵 濶 濔 泞 涩 濣 濙 濝 濚 濜 濞 济 濠 濡 濢 涛 濥 濦 濧 濪 滥 浚 濮 濯 潍 滨 濲 濴 濻 濿 漾 瀇 瀎 瀞 瀡 濹
笔画15

瀔 瀒 溅 瀃 泺 濽 滤 瀀 瀂 滢 渎 瀈 泻 瀊 沈 瀌 瀍 浏 瀐 瀑 瀓 瀢 潴
笔画16

瀭 濳 濒 瀖 瀗 泸 瀙 瀚 瀛 瀜 沥 潇 潆 瀣 瀤 瀥 濑 瀩 瀫 瀯 瀮 瀳 瀬
笔画17

瀿 灀 灁 灂 灆 灌 泷 弥 瀱 潋 瀴 瀵 瀶 瀷 瀸 瀹 瀺 瀻 瀼 瀽 澜
笔画18

灐 沣 滠 灅 灇 灈 灉 灊 灋 灍 灏 漓
笔画19

洒 灒 灔 灖 灗 滩
笔画20

灜 灙 灚 灛 灡
笔画21

灏 灞 灟 灠
笔画22

灢 湾
笔画23

灎 滦 灦
笔画24

灧 灨
笔画28


笔画29



部首为 水 的汉字:

笔画


笔画1

氹 氶 氷 永 氺
笔画2

氽 氼 氽
笔画3

汖 求 汞
笔画4

汬 沀 沊 沓 沝
笔画5

泴 沯 泉 沗 泵 泶
笔画6

泰 浆 洯 洜
笔画8

淾 淼
笔画9


笔画10


笔画11

滕 漐 漀 漦 浆 颍
笔画12


笔画13

濌 泶
笔画14


笔画16


笔画19


笔画23


 

7、请速翻译一下~~谢谢


桐城的西北方向,重山叠岭大概有好几百里,一直到县政府所在地才开始平坦。平地和山地交界的地方,两座山崖合立一起,像屏嶂一样耸立,高的横的缝隙几乎不能走人(几乎不能成为路)。像龙一样曲折的溪流,从这里边流出来。
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惠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山鸟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配偶。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接着岩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啊。”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被你找到了。”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颗大树,树荫能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峭壁上的字)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左丈学冲(左世容,字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的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有点害怕。于是回去了。
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姚范)也去了,我(姚鼐)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
 

8、茱萸是什么意思?


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茱萸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按中国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祛邪辟恶,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


 

9、康氏的名人资料和历史(要多!)


康 泰:三国时东吴人,曾和朱应出使扶南等国,途中经历和传闻一百多个国家,为中国早期远行海外的旅行家之一,著有《吴时外国传》。
  康 绚:字长明,南朝·梁华山蓝田人,初仕北齐,后任梁朝司州刺史卫尉卿,以宽厚之德著称。其先祖出自康居国人,据《梁书·康绚传》记载,西域的这一支康氏,他们的王子来到中国,在河西郡落脚待诏,后来就定居河西,并且子孙世代繁衍,变成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跟汉人没有丝毫分别。
  康 福:五代蔚州(今山西省灵丘)人,仕后唐、晋二朝,皆有政绩,所辖之地岁稔仓盈、牛马遍野。后晋时官至宰相,赐输忠守正翊亮功臣、加开府仪同三司。
  康 海:明代文学家。字德涵(1475-1540),号对山、浒西山人、沜东渔夫。陕西省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等。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被诛,康海受牵连而免职。归乡里后,以山水声伎自娱。他是“前七子”之一,所作 杂剧、散曲、诗文集多种。作品主要有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诗文集《对山集》等。
  康 女:明代人,因“三贤”闻名。据传,其父年老无子,劝父纳妾生子;母病,尝粪辨病;夫亡,誓不改嫁。
  康 涛: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画家,工山水花卉,亦善书。为雍正、乾隆年间画家,以人物画著称,承明代仇英、尤求白描传统,用笔工整,形象静逸。所画《华清出浴图》,以杨贵妃出浴为题。图中杨贵妃的云鬓松挽,身披罗纱。两个小宫女端着香露,跟随其后。
  康僧会:康居国(今中亚一带)人,一代高僧。世居于竺,随父经商,乃移居交趾。十余岁双亲并亡,遂出家。他通天文、谶纬这学,尤娴经律。他通天文、谶纬之学,尤娴经律。247年到三国·吴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孙权为之建塔,因有佛寺,江苏一带亦始兴佛法,是江南佛学的创始人。
  康子元:唐代经学大师,会稽(今属浙江省)人,官至宗正少卿。举贤能治《易经》、《老庄》之学。形成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是为公是,非为公非,蹈道必赏,违善必罚”,主张改革弊政,创立新制之改革思想。成为历史上改革家而名垂史册。
  康昆仑:西域康国人,唐代著名琵琶演奏家。善弹《道调凉州》、《羽调录要》等曲,有“长安第一手”之称。
  康日知:唐代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西南)人,至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王。其子康志睦,勇武善驰射,累迁大将军,因功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公。
  康再遇:北宋大将,曾为宋太祖立下了开国战功,位居开国功臣之列,遂加官进爵,门庭荣耀,康氏自此显达当朝。
  康与之:字伯可,一字叔闻,号退轩,滑州(今河南省滑县东)人,南宋著名学者。曾上书“中兴十策”,表现出其渴望公平合理的乌托邦思想。著有《昨梦录》等。
  康进之:棣州(今山东省惠民)人,元代戏曲家,现存其杂剧《李逵负荆》一种。康海:陕西武功县人,明代文学家,作品多杂剧、散曲、诗文等。曾任翰林院修撰,列“前七子”之一。
  康茂才:明朝开国大将。康茂才本来是元廷驻应天城的水军元帅,朱元璋攻破应天城的时候,康茂才率部投降并愿意归附红巾军,朱元璋就让康茂才做了红巾军的水军头领。以后,康茂才一直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比如,朱元璋攻占了浙东以后,曾派康茂才做那里的都水营田使,专门负责修筑河堤,兴建水利工程,恢复农业生产,供给部队军需。俗语说得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朱元璋对康茂才如此看重,康茂才也就兢兢业业地为朱元璋效力。无论打仗还是搞水利,康茂才都干得十分出色,立下了许多功劳。
  康茂林:明朝开国大将。与康茂才兄弟二人为朱元章手下大将,明朝建国后,封康茂林在山东青州府为衡王,建衡王府。
  康济鼐:清代西藏贵族。曾因功被康熙皇帝封为贝子,与阿尔布巴、隆布鼐共同掌管西藏政务。雍正五年(1727年),西藏内部发生叛乱,藏王康济鼐被杀。
  康有为:广东省南海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1895年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后依靠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遭慈禧镇压。逃亡日本。民国6年(1917年)7月和张勋拥清朝废帝溥仪复辟,十二天后失败。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孟子微》、《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孟了微》、《春秋笔修大义微言考》、《大同书》、《中庸注》等,颇受近代学术界的重视。
  康广仁:号右博,又号大中,广东省南海人,系康有为幼弟,曾创《知新报》,办大同译书局,发起不缠足会。清末维新变法人士。1897年在澳门主持《知新报》,后又经理上海不缠足会艾书、大同译书局。1898年,在京协助康有为草拟新政奏稿及联络事宜。戊戌政变时遇难。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康同薇:字文僴,号薇君,广东省南海人,康有为长女。自幼不缠足、不穿耳,开中国妇女界风气之先。15岁即据二十四史编《风俗制度考》,后又翻译大量日本书籍,助父编纂《日本政变考》、《日本书目志》等。1897年在澳门《知新报》任翻译。1898年7月与李惠仙(梁启超夫人)等在上海创办中国最早由妇女主办、以妇女为阅读对象的报刊《女学报》。精国学和英、日语种,为当时新女性之代表。
  康克清:江西省万安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杰出女政治家,朱德夫人。生前为中共中央委员,全国妇联主席。历任乡妇女协会秘书,红军总司令部交通大队政委、女子义勇队队长、直属队指导员,八路军总司令部直属队政治处总支书记、主任,中央妇委委员,全国妇联部长、常委、副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康志强(1912-1986),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第4军12师35团排长、连长,红军学校政治教员,军委干部团政治教员兼连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第2师四团连政治指导员,1师1团政治委员,红1军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随营学校政治大队大队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9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新编第一旅政治部主任,344旅政治委员,新四军第4师9旅政治委员兼淮北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和中共地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21军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海军东海舰队政治委员,海军学院政治委员,北海舰队第一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海军副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11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
  康庄(1914-——),原名康在柳,江西省泰和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独立5师1团政治处宣传队分队长,工人师2团连指导员、团特派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政治部组织部巡视团副主任,八路军后勤部政治部组织科长、政治部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7纵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8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18兵团第60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参加了太原、扶□、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学校第二分校政治委员,海军高级专科学校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海军政治学校校长,海军上海基地政治委员,东海舰队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康林(1910-1995),江西省于都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广东省南雄县游击队队员,赣南游击队特务员。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1支队2团练副指导员兼支部书记,第1支队教导大队队长,新四军第1师3旅7团营长,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警卫团参谋长、副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11师参谋长、先遣纵队第4支队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24军72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2师师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72师师长、第24军副军长,参加了元山防御作战、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
  和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金城战役中,72师4个营和74师参加注字洞南山地区进攻战斗,突破敌防御正面4公里,突入敌纵深5公里,毙伤俘敌韩首都师、韩9师5310人。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副军长,1961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任第28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于1995年7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康烈功(1916-2004),安徽省金寨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11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政治部宣传队员,红31军9师侦察连班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23旅37团团长,第19兵团60军178师副师长。参加了上党战役、豫北攻势,太原、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西军区绵阳军分区司令员,海军水警区司令员。1958年毕业于海军军事学院,后历任海军旅顺基地副司令员,福建基地司令员,福建基地政委,烟台基地司令员,海军北海舰队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叁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5月23日因病在青岛逝世,享年88岁。
  康健民(1916-1977),原名康廷文,又名康天民,甘肃省定西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6军骑兵团连政治指导员、代团长、团长,红1军团骑兵团副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2大队3队副队长、队长,八路军留守兵团骑兵团团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骑兵团团长兼政治委员,骑兵旅旅长,绥远绥中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骑兵旅旅长,第一野战军骑兵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绥远军区军政第36军副军长,第36军政治委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6军政治委员,担负机场修建、保护和后方警戒任务。同年回国后驻河北省定县地区,1952年到军事学院学习。195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军长兼河北省石家庄卫戍区司令员,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书记,1962年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1968年4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1970年3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1年8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委第一书记,主政宁夏共9年。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十届中央候补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7年1月18日因病逝世,终年61岁。

关键词: 百科 资料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