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大全正文

柏林空运,柏林空运特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25 14:02:44 浏览次数:212
世界上除了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飞地还有哪些国家拥有哪些飞地
俄罗斯在波罗的海东岸有一块神秘的飞地———距俄联邦本土有600公里之遥的加里宁格勒州,作为大国俄罗斯的一块飞地,面积只有1.51万平方公里的加里宁格勒州位置更加敏感,是俄罗斯承受北约与欧盟纷纷东扩压力的最前沿地。加里宁格勒市历史上曾是德国东普鲁士的一部分,二战结束后划入苏联版图。 安哥拉 卡宾达(CABinda):卡宾达是安哥拉最北方的省分,与安哥拉本土之间被刚果民主共和国所分离。在1885年之前卡宾达原本是与安哥拉相连的,但在柏林和会中各国决议将当时改名为刚果自由邦(Congo Free State)的比属刚果之领土延伸到刚果河下由直至出海,而将卡宾达给孤立成飞地。 阿塞拜疆 纳希契凡(Naxçivan):纳希契凡自治共和国是中亚回教国家阿塞拜疆的一个共和国,与母国之间隔着信仰基督教的邻国亚美尼亚,复杂的政治形势与宗教差异,让这地区自从苏联瓦解后就一直处于混乱状态。除了纳希契凡外,阿塞拜疆还有三个该国拥有主权的村落位在亚美尼亚境内,反之,亚美尼亚也拥有一个位在阿塞拜疆境内的村落主权(如果撇开争议中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飞地(Nagorno-Karabakh Enclave)不计)。 文莱 腾布荣(Temburong):腾布荣是组成文莱的四个省分之一,位在汶来湾的东南岸,中间隔着一块属于来西亚砂劳越州(Sarawak)的领土呈现孤立状态。事实上,面积狭小的文莱全境皆为马来西亚的沙巴州与砂劳越州包围,仅有濒临南中国海的海岸线开放着,本身也具有一点滨海内飞地的特性。 塞浦路斯 席洛廷布(Xylotimbou)与欧尔密迪亚(Ormidhia):这两个塞浦路斯村落位于塞浦路斯岛的东南角,周围完全被位在赛岛上的德凯利亚(Dhekelia)英属基地区所包围。由于英属基地区是英国的领土,因此这两个小村落变成英国领土的内飞地,与塞浦路斯共和国的外飞地。 地区性飞地 奥地利 东提洛尔(East Tyrol):东提洛尔是奥地利九个邦里面,提洛尔邦(Tyrol)的部分土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原本属于奥匈帝国一部分的提洛尔在战争结束时遭意大利军占领,之后的圣杰曼条约(Treaty of Saint-Germain)中,战胜的协约国诸国与新成立的奥地利签订,将南提洛尔划分给意大利。结果,仅存的提洛尔邦因此被一分为二,北提洛尔与较小面积的东提洛尔中间隔着萨尔斯堡邦(奥地利另外一个邦)没有相连,是历史造成的地方型飞地之一。 内飞地列表 标准飞地 此类的飞地之存在型态完全符合内飞地最严谨狭义的定义。 布辛根(Büsingen) - 德国领土,属于德国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邦,但实际上全境皆位于瑞士北部的夏夫豪森州(Schaffhausen)境内,属于瑞士关税同盟的一部分。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阿塞拜疆) - 同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这两个国家之间有非常多飞地存在。其中,在亚美尼亚的东北部,有两个村落的主权是属于阿塞拜疆,而南部在纳希契凡自治共和国(Naxçivan,该共和国本身是阿塞拜疆的一个外飞地)北边的亚美尼亚境内,也有一个主权属于阿塞拜疆的村落规模之内飞地。与此相对应的,在阿塞拜疆西北部有一个主权属于亚美尼亚的内飞地村落。除了这些已经确定的飞地之外,亚美尼亚长期以来皆一直宣称阿塞拜疆境内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飞地(Nagorno-Karabakh Enclave)是该国的国土,并且支持居住在当地的亚美尼亚人以武力与阿塞拜疆政府对抗,但尚未获得国际上的认可。 友维亚(Llívia) - 属于西班牙加泰隆尼亚地方的一个城市,但全境皆位于法国的东庇里斯郡(Pyrénées-Orientales)境内。 席洛廷布(Xylotimbou)与欧尔密迪亚(Ormidhia) - 这两个塞浦路斯村落位于塞浦路斯岛的东南角,周围完全被位在赛岛上的德凯利亚(Dhekelia)基地所包围。由于该基范围内是英国的领土,因此这两个小村落变成英国领土的内飞地,与塞浦路斯共和国的外飞地。 已不再存在的内飞地 西柏林(West Berlin) - 在西德与东德尚未合并前,原本柏林境内属于美英法占领区所合并的西柏林市,四周皆被苏联控制的东德领土包围,是最出名的一块飞地。也正由于这特殊的地位,而会发生著名的柏林空运(Berlin Airlift)事件。 魁北克联邦 - 在加拿大尚未合并之前的一块飞地,属法国. 临海飞地 此类的飞地虽然陆上的边境皆被另一个国家包围,但因为濒临海边,因此还是可以透过海路与母国联系。 休达(Ceuta) - 西班牙城市,但却位在北非国家摩洛哥境内。休达因为历史上的因素并没有在摩洛哥从法国殖民地里独立出来时跟着一起独立,而变成今日的孤立状态。休达位于地中海边,隔地中海与母国西班牙相望。 美利里亚(Melilla) - 西班牙城市,也位于摩洛哥境内。美利里亚的孤立成因与休达一模一样。 直布罗陀(Gibraltar) - 英国的要塞城市,位在西班牙南部的海岬上,拥有扼守地中海到大西洋航路的关军事地位。直布罗陀拥有英国海外殖民地的身份,该国在此处仍布有军事单位据守。 欧库西-安贝诺(Oecussi-Ambeno) - 东帝汶的省份之一,但全境皆位于印尼的西帝汶岛境内,濒临太平洋。 阿拉斯加(Alaska) - 美国的一州,位于美洲大陆西北角,与美国本土之间隔着加拿大相望。阿拉斯加可以靠太平洋与本土联络,且因为本身面积广大海岸线长,并没有一般飞地因被孤立而产生的不便利。 亚克罗提利(Akrotiri)与德凯利亚(Dhekelia) - 这两个位于地中海东部岛屿塞浦路斯上的军事基地是英国海外领地之一,因其特殊军事地位而没在塞浦路斯从英国独立而出时一起独立,成为孤立的地区。由于两军事基地皆濒临该岛南边的地中海岸,因此可算是种临海飞地。 国中国 此类的地区虽然与内飞地一样被同一个国家完全包围四周,但因为孤立地区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因此没有与国家行政中心(首都)联络不易的问题存在。它们有一部份内飞地的存在特色,但绝对不属于外飞地的一种。 圣马力诺 - 位在意大利境内的独立小公国,除了主权外,其他方面的事物都与意大利同进退。 梵蒂冈 - 位在罗马城内的独立教皇国,四周被意大利领土包围。 莱索托 - 全境皆被南非领土包围的小型王国。 附:飞地是指 ①一个单位所有的、与其成片土地相分离而坐落在其他单位范围内的土地。②属于一个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③土地的实际坐落,同土地证书上所载坐落不一致的土地。 评论

什么是柏林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苏 、美、英、法4国因对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执而引起的两次国际危机。根据1945年《苏英美三国克里木(雅尔塔)会议公报》、《苏美英三国柏林(波茨坦) 会议议定书 》及其他有关文件规定 ,在德国投降后,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上述文件还规定了处置战后德国政治、经济的基本原则,以防止其再发动战争,危害世界和平。 1948年柏林危机 1947年美国推行杜鲁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加紧对西欧的控制,合并英、美占领区,阻挠就德国统一问题和缔结对德和约问题达成协议 。1948 年 2 月,美、英、法、荷、比、卢六国外长会议,筹划在西方占领区成立德意志国家,6月 21 日宣布实行币制改革,加深德国的分裂。苏联对上述活动一再提出抗议和反对,于1948年退出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在苏占区和整个柏林发行新货币,并拒绝美国提出的西方三国参加管理柏林货币的要求。对此,美国在英、法两国同意下将其货币改革扩大到西柏林。同年 6 月24日苏联对西柏林实行封锁,切断西柏林与西方占领区之间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对苏占区实施交通和贸易限制,向西柏林空运物资。柏林局势一时十分紧张。由于双方都不愿诉诸武力,经过谈判,终于达成妥协,1949 年5月12日解除对柏林的封锁。但柏林在1948年底正式分裂为两个城市。 1958~1961年柏林危机 1958年11月27日,苏联照会美、英 、法政府 ,建议取消对柏林 的占 领制度 ,使西柏林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一个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照会要求西方在 6 个月内达成协议,否则苏联就把西方在西柏林驻军人员通过民主德国的过境控制权移交给民主德国。西方予以拒绝。 1961年6月3日 , 美苏两国首脑在维也纳会晤 ,N.S.赫鲁晓夫重提苏联 1958 年11月27日建议 ,声称“必须在今年使欧洲的这个问题得到和平解决”。J.F.肯尼迪也持强硬态度,扬言要武力“保卫西柏林”。会谈仍无任何结果 。8 月华沙条约各国声明:如西方不愿签订对德和约,华约各国决定单方面与民主德国签订和约。8月 13日,在华约的建议下,民主德国在沿东西柏林分界线修筑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边界。18日,美国派遣1500名士兵通过民主德国检查站增援西柏林。接着,双方互相以核武器试验进行威胁。当危机达到高峰时,赫鲁晓夫态度软化。10月28日宣称如果西方国家准备解决德国问题,苏联将不再坚持要在12月31日前缔结和约,撤了6个月的期限,从而结束了这次持续3年多的柏林危机。 《西柏林协定》 70年代初苏联推行缓和政策, 争取西方国家承认欧洲现状,在与联邦德国改善关系的同时建议就柏林问题举行谈判,为西方国家所接受。1970年3月6日,苏、美、英、法四国开始谈判。1971年9月3日签署了《西柏林协定》,并于1972年6月3日生效。主要内容有:①重申美、英、法在西柏林的“权利和责任”。②西方国家的平民和货物沿西柏林通道的过境交通,将“畅通无阻”。③“维持和发展” 西柏林与联邦德国之间的“联系”,但西柏林仍然不是联邦德国的组成部分,今后也不属于它管辖。④西柏林人民可因人道、家庭、宗教和商业等理由或以旅行者身份到民主德国进行访问。⑤联邦德国可在国际组织中和国际会议上代表西柏林利益,等等。《西柏林协定》签订后,柏林局势趋于稳定,两个德国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发展。 评论

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主要标志。简述德国分裂的主要史实
1945年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对纳粹德国分区占领,后来苏联占领区1948年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美英法占领区加上西柏林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原属德国的西里西亚等地割让给波兰人民共和国,东普鲁士割让给苏联的俄罗斯联邦。
1990年6月,东西两的合并。现在的德国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评论

德国的历史简介?

 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该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 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

  德国作为一个地理单元在历史上曾经几经分裂,最近的一次分裂是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末,当时德国分裂为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DR)、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FRG)两个国家。并于1990年10月3日再次统一。

古代历史

  德意志民族的产生是一个延续了许多世纪的过程。一般认为,德国历史开始于公元919年。在这一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东法兰克王国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国。亨利一世的儿子鄂图一世继承王位后为了取得所谓上帝授予的皇权,于公元962年强迫教皇约翰十世在罗马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始终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随着地方封建势力日益强大,皇帝的权力便不断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国。在这四分五裂的帝国中,最大的两个邦国是普鲁士和奥地利。

近代历史

  在17-18世纪时,它们都发展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强国。19世纪初,当拿破仑占领德意志时,取消了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有名无实的神圣罗马帝国就不复存在了。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在普鲁士控制下的统一。1864年对丹麦战争后,普鲁士和奥地利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在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中,奥地利败北,于是奥地利不得不脱离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内的、由普鲁士主导的北德邦联。普鲁士在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翌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是为“德意志第二帝国”,这是德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德意志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这个由希特勒统治的法西斯德国号称“德意志第三帝国”。1939年3月法西斯德国军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军进军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共有61个国家参与,死亡5000多万人,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

现代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战败,根据波茨坦会议(Potsdam Conference)中英、美、法、苏四国的协议,决定在德国战败后将其一分为四分别由四个战胜国占领,并且合组一个最高管理单位盟国管制理事会(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来治理德国事务。但由于理念上的差异,在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主的共产阵营逐渐疏远,1948年3月时,美国、英国、法国三国在伦敦举行会议,初步决议要将三国所分别管理的德国领土合并,组成一个德国西部的政权,针对这点苏联方面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并进而宣布著手设立一个东德政权的计划。

  但直接导致东西德分离的导火线,则是发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方占领区境内的货币重整计划。当时西方三国占领区内原本分别发行的货币进行了整合的动作,但却排除苏联占领区,发行了所谓的西德马克,而苏联占领区也在短短三日后发行了东德马克,俨然象征东西德正式分离。东西德分离后,东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开始,对使用西德马克的西柏林地区进行封锁,为期11个月,希望透过此举达到完全控制整个柏林地区的目的,但却在西方国家持续以空运方式所进行的柏林空运之支援下没有实现。在柏林封锁解除(1949年5月12日)后没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布正式成立。而东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会主义统一党(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SED)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政体。

  相对于英美法占领区所组成的西德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NATO),东德则是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组织--华约组织。1989年民主德国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自同年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联邦德国。10月初,许多城市相继爆发了规模不等的示威游行,要求放宽出国旅行和新间媒介的限制等。10月18日,民主德国总统昂纳克宣布辞职。11月9日,“柏林墙”开放。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首次访问联邦德国。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实行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5月1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约组织。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asrepublik Deutschland,BDR)为存续单位,东德遂成为一个不再存在的国家。

  1970年的一个萧瑟冬日,刚刚上任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了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二战中,波兰有250万犹太人在集中营里饱经痛苦、绝望的折磨,最终无助地死去。在冰凉的风中,勃兰特一步步走到死难者的墓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视下,这位二战中反纳粹的英勇斗士,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不已的动作:他跪倒在地。

  一位记者写道:“不必这样做的他,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跪的人跪下了。”

  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意志。二战后,联邦德国开始陆续向遭受德国法西斯迫害的受害者及其遗属支付巨额赔款,教育部门则将法西斯暴行列为历史教科书的中心内容,强调“关键的任务是教育下一代”,要“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的职责视为己任”。

  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德国回到了欧洲的怀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

东西柏林问题

  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后,根据二战时盟国的有关协定,柏林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东柏林为苏联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共同占领。1948年,东西柏林正式分裂。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苏联从水陆两路封锁西柏林,后解除封锁。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东柏林成为民主德国的首都。但西柏林实际上依然为美英法三国共同控制,虽然联邦德国基本法和西柏林宪法规定西柏林隶属于联邦德国的一个州,但是,西方三国认为该规定同柏林的现实地位不符,宣布该条款暂不生效,但认为西柏林与联邦德国间有着“特殊关系”,同意西柏林在司法、经济、财政、货币和社会制度方面同联邦德国一体化。1961年,为阻隔东德人迁往西德,东德政府在东柏林自己的一侧修建了闻名的柏林墙,直至柏林墙倒塌,东德合并到西德。1990年10月3日,勃兰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又一次见证了国家命运,分裂了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这一天,被确定为德国的国庆日。


政治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于1949年5月生效。1956年、1968年曾作过较大修改。1990年8月两德“统一条约”对《基本法》某些条款又作了适应性修订,10月3日起适用于全德国。《基本法》规定,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外交、国防、货币、海关、航空、邮电属联邦管辖。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联邦议院行使立法权,监督法律的执行,选举联邦总理,参与选举联邦总统和监督联邦政府的工作等。联邦议院选举通常每四年举行一次,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联盟将拥有组阁权。德国实行两票制选举制度。根据德国《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具有德国国籍的公民都有选举权,每位选民拥有两张选票。第一票用于选出选民所在选区的议员候选人,并根据简单多数原则,由获得选票最多的人当选。选民的第二票用于选举政党。各党获得第二票的多少将决定其在联邦议院中拥有席位的比例,对该党能否上台执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参加联邦议院的各党议员分别组成议会党团。联邦参议院参与联邦立法和对联邦的行政管理施加影响,维护各州的利益。按各州人口比例由各州政府指派3~6名州政府成员组成参议院,共69席。议长由各州州长轮流担任,任期1年,总统因故不能行使职权时代行总统职务。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部长若干人组成,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联邦宪法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主要负责解释《基本法》,监督《基本法》的执行,有16名法官,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各推选一半,由总统任命,任期12年。正、副院长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轮流推举。此外设有联邦法院(负责民事和刑事案件)、联邦行政法院(负责一般行政司法案件)、联邦惩戒法院(负责公职人员违纪案件)、联邦财政法院(负责财政案件)、联邦劳工法院(审理劳工案件)、联邦社会法院(审理社会福利纠纷)和联邦专利法院(审理有关专利问题的案件)。各级法院设检察机关,任务是对违法、犯罪提出起诉,但不受法院的管辖,不干预法院的审判工作,也不独立行使职权,而受各级司法部门的领导。联邦行政法院设联邦最高检察院,由联邦检察长和数名联邦检察官进行工作。德国的政党有:德国社会民主党、绿党、基民盟、***社会联盟、自由民主党、民主社会主义党、德国共产党、共和党等.



经济

  德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7年GDP是32800万亿美元。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2007年德国贸易出口突破9000亿欧元大关,贸易盈余达1988亿欧元,创历史新高。德国是商品出口大国,工业产品的一半销往国外。德国近1/3的就业人员为出口行业工作。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机械产品、电气、运输设备、化学品和钢。进口产品主要有机械、电器、运输设备、汽车、石油和服装。主要贸易对象是西方工业国。政府奉行整顿国家财政、减少预算赤字、进行税制改革、刺激个人投资、进一步实行非国有化、减少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政策,使德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并调整经济结构。自然资源贫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2/3的初级能源需要进口。德国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中小企业多,工业结构布局均衡。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农业用地约占德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产品可满足本国需要的80%。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德国是啤酒生产大国,其啤酒产量居世界前列。它还是最早研制成功磁悬浮铁路技术的国家。2002年2月28日24时,德国马克正式停止流通,欧元 (EURO)成为德国法定货币。德国是首批使用欧元的11个国家之一。


军事

  1956年1月正式建立联邦国防军。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联邦安全委员会,主席为联邦总理。军队和平时期由国防部长领导,战时由联邦总理任军队最高统帅。联邦国防军总监为军队最高指挥官。国防政策的最高目标是确保德国的和平、自由和独立,并规定联邦国防军是一支纯粹防御性军队,实施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不掌握和谋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建军重点是:组织快速反应部队,制定新军备规划,压缩部队规模,裁减武器装备。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为9个月。


文化教育

  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德国的18世纪文学走向顶峰。歌德、海涅、席勒、莱辛和格林兄弟都是杰出的代表。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有托马斯·曼、海因利希·曼和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和君特·格拉斯分别于1972年和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德国有3000多座博物馆,收藏内容十分丰富。此外,每年都举行各种艺术节、博览会和影展等。法兰克福和莱比是德国图书出版业中心。德国图书出版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占第二位。音乐是德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德国造就了各个不同时期的音乐大师,如贝多芬、巴赫、门德尔松、瓦格纳等。柏林爱乐乐团更是享誉世界。教堂、宫殿和古堡德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德国联邦政府迄今评出九所精英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弗莱堡大学、哥廷根大学、海德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并对上述大学进行重点资助。德国人时间观念比较强,无论是在商务上还是在私人交往上,德国人注重准时。德国人重视商业信誉,一般不轻易更换合作伙伴。德国的教育和文化艺术事业由联邦和各州共同负责,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教育规划和职业教育,并通过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协调全国的教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和进修方面,主要立法和行政管理权归属于各州。全国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由联邦政府予以资助。对外文化交流由外交部负责协调。大、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发达,实行12年制的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学费全免,教科书等学习用品部分减免。小学学制4-6年,中学学制5-9年。高等学校享有一定自主权,原则上实行自由入学,对部分学科采取名额限制。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即职业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中的实践相结合,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普及。教师为终身公职人员,必须受过高等教育。

评论

西德是德国吗?
是,第二次大战以后,德国分为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 评论

有没有关于德国历史的书?
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该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 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   德国作为一个地理单元在历史上曾经几经分裂,最近的一次分裂是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末,当时德国分裂为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GDR)、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FRG)两个国家。并于1990年10月3日再次统一。 古代历史   德意志民族的产生是一个延续了许多世纪的过程。一般认为,德国历史开始于公元919年。在这一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东法兰克王国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国。亨利一世的儿子鄂图一世继承王位后为了取得所谓上帝授予的皇权,于公元962年强迫教皇约翰十世在罗马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始终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随着地方封建势力日益强大,皇帝的权力便不断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国。在这四分五裂的帝国中,最大的两个邦国是普鲁士和奥地利。 近代历史   在17-18世纪时,它们都发展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强国。19世纪初,当拿破仑占领德意志时,取消了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有名无实的神圣罗马帝国就不复存在了。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在普鲁士控制下的统一。1864年对丹麦战争后,普鲁士和奥地利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在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中,奥地利败北,于是奥地利不得不脱离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内的、由普鲁士主导的北德邦联。普鲁士在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翌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是为“德意志第二帝国”,这是德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德意志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这个由希特勒统治的法西斯德国号称“德意志第三帝国”。1939年3月法西斯德国军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军进军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共有61个国家参与,死亡5000多万人,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 现代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战败,根据波茨坦会议(Potsdam Conference)中英、美、法、苏四国的协议,决定在德国战败后将其一分为四分别由四个战胜国占领,并且合组一个最高管理单位盟国管制理事会(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来治理德国事务。但由于理念上的差异,在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主的共产阵营逐渐疏远,1948年3月时,美国、英国、法国三国在伦敦举行会议,初步决议要将三国所分别管理的德国领土合并,组成一个德国西部的政权,针对这点苏联方面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并进而宣布著手设立一个东德政权的计划。   但直接导致东西德分离的导火线,则是发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方占领区境内的货币重整计划。当时西方三国占领区内原本分别发行的货币进行了整合的动作,但却排除苏联占领区,发行了所谓的西德马克,而苏联占领区也在短短三日后发行了东德马克,俨然象征东西德正式分离。东西德分离后,东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开始,对使用西德马克的西柏林地区进行封锁,为期11个月,希望透过此举达到完全控制整个柏林地区的目的,但却在西方国家持续以空运方式所进行的柏林空运之支援下没有实现。在柏林封锁解除(1949年5月12日)后没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布正式成立。而东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会主义统一党(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SED)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政体。   相对于英美法占领区所组成的西德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NATO),东德则是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组织--华约组织。1989年民主德国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自同年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联邦德国。10月初,许多城市相继爆发了规模不等的示威游行,要求放宽出国旅行和新间媒介的限制等。10月18日,民主德国总统昂纳克宣布辞职。11月9日,“柏林墙”开放。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首次访问联邦德国。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实行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5月1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约组织。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asrepublik Deutschland,BDR)为存续单位,东德遂成为一个不再存在的国家。   1970年的一个萧瑟冬日,刚刚上任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了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二战中,波兰有250万犹太人在集中营里饱经痛苦、绝望的折磨,最终无助地死去。在冰凉的风中,勃兰特一步步走到死难者的墓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视下,这位二战中反纳粹的英勇斗士,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不已的动作:他跪倒在地。   一位记者写道:“不必这样做的他,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跪的人跪下了。”   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意志。二战后,联邦德国开始陆续向遭受德国法西斯迫害的受害者及其遗属支付巨额赔款,教育部门则将法西斯暴行列为历史教科书的中心内容,强调“关键的任务是教育下一代”,要“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的职责视为己任”。   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德国回到了欧洲的怀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 东西柏林问题   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后,根据二战时盟国的有关协定,柏林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东柏林为苏联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共同占领。1948年,东西柏林正式分裂。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苏联从水陆两路封锁西柏林,后解除封锁。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东柏林成为民主德国的首都。但西柏林实际上依然为美英法三国共同控制,虽然联邦德国基本法和西柏林宪法规定西柏林隶属于联邦德国的一个州,但是,西方三国认为该规定同柏林的现实地位不符,宣布该条款暂不生效,但认为西柏林与联邦德国间有着“特殊关系”,同意西柏林在司法、经济、财政、货币和社会制度方面同联邦德国一体化。1961年,为阻隔东德人迁往西德,东德政府在东柏林自己的一侧修建了闻名的柏林墙,直至柏林墙倒塌,东德合并到西德。1990年10月3日,勃兰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又一次见证了国家命运,分裂了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这一天,被确定为德国的国庆日。 评论

关键词: 柏林 特价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