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大全正文

葛底斯堡,葛底斯堡演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17 14:38:18 浏览次数:180
谁能介绍一下葛底斯堡战役是怎么回事?
1861年2月,美国南方各州宣布脱离联邦政府,建立了一个“美利坚邦联”,这年4月,南方叛军攻占了联邦政府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南北战争爆发了。 战争初期,由于林肯政府的妥协退让和北军指挥官的指挥失当,北军接连失利,首都华盛顿两次告急,而进攻叛军老巢里士满的北方政府军司令麦克米伦畏敌不前,贻误战机,在南方军队进攻下遭到惨败。 林肯总统忧心如焚,苦思良策,希望能扭转战局。“必须撤换麦克米将军!”林肯心里想,“但是谁来代替他呢?”林肯又犹豫起来,在办公室来回踱步,突然,他想起了一个人:米德,对,就是他!虽然他的军衔不过是个准将,但他有勇有谋,每次战斗都有突出的表现,一定能担负起重任。 1863年6月,林肯召见了米德。林肯看了看从战地匆匆赶来的米德,示意他坐下,米德却站得笔直,心里想知道总统召见他到底为了什么事。 “米德将军,我经过认真考虑,决定任命您为波托克河军团司令,接替麦克米伦将军的职务,您有什么想法?”林肯说道。 “尊敬的总统,我非常感激忽对我的器重,但您知道,我一直是麦克米伦将军的下属,现在要接替他的职务,恐怕……”。 “您的心情我能理解,但这是战争的需要。你是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这谁都知道,至于麦克米伦将军,他太令我失望了。去年他领10万大军沿波托马克河而下,本来可以拿下叛军的首都里士满,结果怎样呢?他对南方叛军有恐惧心理,停滞不前,被叛军司令罗伯特·李打得险些全军覆没。后来,在安提塔姆溪,当罗伯特·李退却时,他应当追击,但他竟按兵不动,白白把敌人放跑了!”林肯一边说一边在办公室来回走了几步,显得有些激动。 米德一直认真听着总统讲话,不时点一点头。 林肯在沙发上坐了下来,以充满信任的口吻说:“你和麦克米伦完全不同,你是一位勇敢的将军,我相信你能胜任。”“我服从总统的命令,我将尽我所能去干。”米德终于同意了。 林肯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说:“我将给你8万人,另外库奇将军指挥宾夕法尼亚州的30个民团团υ贾莸模保垢鐾湍阈髡剑阒富印!?p “库奇是位英勇善战的将军。”米德兴奋地说。 “当然,你们这次进攻的目标不是里士满,而是罗伯特·李,你们要寻找有利的战机和他的主力决战,争取彻底击垮他的军队。我等候你们的好消息。” 米德告辞了总统,然后和库奇取得了联系,两人研究作战计划,寻找破敌的机会。 南方叛军司令罗伯特·李这时正率10万大军,250大炮,从南向北打来,一路之上战无不胜,其势不可挡。这一天,他听说波托马克军团司令变成了米德,不屑一顾地说:“哼!米德,还有库奇,等着瞧吧。我要象踩死一只蚂蚁一样,把他们碾个粉碎!我要攻下哈里斯堡、巴尔的摩、费城、华盛顿!” 1863年7月1日,米德和库奇在华盛顿以北200公里的小镇葛底斯堡设下埋伏,准备在这里痛击罗伯特·李的叛军。他们早已了解到罗伯特·李的军队远离南方,缺乏给养,华盛顿北部的重镇费城有北方军队的军需仓库,还有大量的食品,是罗伯特·李进攻的首要目标,而葛底斯堡是通往费城的必经之地。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们严阵待,等着敌人进入伏击圈。大约上午9点钟,侦察兵忽然来报告:前方不远发现敌人一支部队。 “有多少人?骑兵还是步兵?”米德问。 “大约3000人,主要是步兵,有少量骑兵,还带着几门大炮。” 此时,南方叛军还没发现米德的部队。正向葛底斯堡进发。突然一阵巨响,埋伏在山边的北方军大炮开火了,紧接着雨点般的子弹向南军射来,转眼之间,南军被打得人仰马翻,一部分残兵丢下枪支,没命奔逃。 原来,这支部队是罗伯特·李的先头部队,此时,他离葛底斯堡还有10公里。他根本没把米德部队放在眼里,骑在马上悠闲地欣赏自然美景。忽然,前方传来隆隆的大炮声,他连忙举起望远镜,只见前面山林中开起团团硝烟,他知道遇上了敌人。立即督促部队加速前进。 罗伯特·李命令1.5万名士兵猛攻北军左翼。南方军队在炮火配合下,在一片呐喊和马蹄声中猛冲过来。指挥左翼北军的库奇立即命令20门重炮对准扑过来的骑兵轰击,一匹匹战马嘶叫着摔到在地,后边冲过的骑兵又践踏着摔倒在地的南军士兵。南军阵地上血横飞,一片混乱。1.5万人顷刻间死伤过半,罗伯特·李眼看情形对自己不利,只好下令撤退。 第二天清晨,罗伯特·李首先集中自己的大炮猛烈轰击库奇的阵地,又发起了两次冲锋,很快就被库奇击退。北军正准备反击南军的又一次进攻,却半天不见敌人的动静,只见不远处山林中有军旗飘动,库奇估计罗伯特·李正在组织更大规模的进攻。但这次他错了,罗伯特·李其实是声东击西,早把主力部队悄悄运动到北军右翼,出奇不意地向那里的北军发动了攻击。双方在这里展开了激战,北军凭借地形有利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战场上到处都是南军的尸体,而北军也伤亡惨重。 罗伯特·李从未遇见如此顽强的对手,进攻接连受挫,使他以前的傲慢自大全消失无踪,他怒气冲天,命令200多门大炮同时向右翼的北军开火,炮弹像冰雹一样落在联邦军的阵地上,山上的石头被炮火击中,掀了起来,呼啸着向空中飞去。紧接着5000骑兵像一阵狂风一样刮向北军阵地,骑兵的后面是3万多步兵像潮水一样涌了上来。双方在阵地前进入肉搏战,喊杀声使大地都震颤起来。到下午3点钟,南军突破了北军的右翼阵地,但也负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不管怎样终于夺取了北军的阵地,罗伯特·李这时才稍感轻松一些。夜幕渐渐降临了,战场上一片沉静,经过两天激战的南军士兵疲倦不堪,尽管山上蚊虫成群,他们还是很快睡着了。不知睡了多长时间,他们突然被一阵喊杀声惊醒,朦朦胧胧中只见山上到处都是火光,北方军队已经冲上了阵地,许多人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永远躺在了地上。原来,米德抓住罗伯特·李一惯轻敌的毛病,决定趁其不备,半夜偷袭,果然一举成功。白天失去的阵地又重新夺了回来。 7月3日,罗伯特·李急躁起来,连续两天遭受沉重打击,对于他来说是从来没有的事,而且南军的给养,弹药都急需补充,如果这样僵持下去,对自己非常不利,必须尽快击溃米德,然后就可以挥师费城,在那里可以得到军需品,还能让疲惫的部队休整几天。他决定孤注一掷,继续猛攻北军,这一天的战斗空前激烈,阵地几次易手,战马和士兵的尸体满山都是,山间小溪都被鲜血染红了。战斗一直持续到当晚10点钟,南军支持不住了,再也没有力量进攻。米德立即把前线胜利的消息报告给了林肯总统。 7月4日,林肯发表了讲话,说:“葛底斯堡成了奴隶主军队的坟墓。至7月3日晚10时,光荣的波托马克军团,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7月4日夜间,罗伯特·李连夜渡过波托马克河,率残部仓忙退却。 葛底斯堡大战,南方军队伤亡近3万人,北方军队也死伤2.3万人,这是内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也是内战的转折点,从此,南方军队由进攻转入防御,北方的最终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评论

哪里有《林肯:葛底斯堡演讲》英文版MP3?
我直接把MP3发给你。 评论

葛底斯堡演说的背景音乐在哪下载!跪求!
http:///mlisen.php?mid=102709 评论

求《在葛底斯堡的演说》的答案

在葛底斯堡的演说
(美)林肯
87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来到这里,是要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是非常恰当的。
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不能够圣化,不能够神化。那些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和去世的,已经把这块土地圣化了,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增减的。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全世界不大会注意,也不会长久地记住,但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全世界却永远不会忘记。毋宁说,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我们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我们要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21.从演说词开头来看,“先辈们”创立的“新国家”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所有什么目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二段“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不能够圣化,不能够神化”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并作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篇简短的演说词,包含了哪些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简要概括这篇演说词的语言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1.崇尚平等、自由。(1分)突出先烈们的崇高精神和战争的意义重大。(2分)
22.起过渡作用。(1分)第一段以陈述事实为主,第二段上升到抒情角度,歌颂先烈们的丰功伟绩。(2分)
23.①追述建国历史和表明国家性质。②追述烈士们的丰功伟绩。③激励后来者踏着烈士们的足迹,献身于崇高的奋斗事业。(每点1分)
24.通俗易懂、气势磅礴(多用排比句)。(每点1分,若答其他,只要言之成理均可)

追问:

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说答案!


有关林肯《葛底斯堡演讲辞》赏析
  http://www.8181.net.cn/magazine/html/105/105848.htm
  文章开篇点明美国自诞生之日起,便是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自由平等是这个国家奋斗的宗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保证这个自由平等的国家能够运祚长久,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原则和存亡而战。在阐述了献土之仪是在怎样情况下进行的之后,紧接着论证了献土之仪的意义:在这场战争中,烈士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活着的人应为他们奉献最后的安息之所,即为他们奉献一块自由平等的土地,是活着的人们的责任。之后,作者表达了对生者的召唤和鼓励,号召人们继承烈士的精神,去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为了烈士,为了政府,为了国家,以更大的决心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篇演讲辞的思想深刻、博大而富有意义。借一次“献土之仪”,阐发了一个新生国家、新生政权的性质和宗旨。演说出自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口,其实就是一篇政治宣言。它的目的在于鼓舞士兵而赢得战争的胜利。而作战的目的又非常明确——为了国家的自由和平等。这一场战争,确立了北方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因而在十九世纪末,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工农业资本主义大国。不仅使美国这条航船驶出险滩,更使它驶向强盛。自由和平等,是一百多年前美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为之争取和奋斗的目标,更是今天全世界爱好和平和正义的人民所为之争取和奋斗的目标。
  演讲辞洋溢着炽烈而真挚的感情。演讲的内容极富有鼓动性。“我们必将更能从英魂那里汲引壮志,奋发忠减”,这是对生者的召唤与鼓励;这个国家“必将在自由上重获新生”,“一个民有、民治与民享的政府必将在世界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对未来的坚定的信念。文章善于寓理于情,所以能打动听众,引起强烈的共鸣。这篇演讲辞篇幅短小。演讲不过两分钟,当时一位摄影师想替他留下一张讲话时的姿态,在他尚未把那架原始笨重的摄影机摆弄好,林肯已经讲完了。但这篇演说辞在形式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结构严谨,自然和谐;句式错落有致,富有变化;措辞精练,句句朴实优雅。
  据说林肯在前往葛底斯堡的火车上,认真琢磨,反复修改,写好这篇演讲辞的底稿。到了葛底斯堡国家公墓后,正遇到一位知名作家在发表演说,作家旁征r苒引,占的时间很长,不断引起听众的笑声。演讲结束时,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待到林肯发表演说时,听众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只报以零星的掌声。在离开葛底斯堡的火车上,林肯为此十分懊丧。可事实是,作家的演说早就被人忘记,而林肯的演说却永远为世人传诵。 评论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