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大全正文

河流与潮汐,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14 15:09:04 浏览次数:299
河流与潮汐好看吗?
和妹子一起在家边的咖啡店里看完了。这片子不是我感兴趣的类型。善于从科学的角度而不是从艺术的角度。河流、运动、有无,从自然中体验力、美、能量,以及无穷的幻想。 评论

河流与潮汐好看吗?
和妹子一起在家边的咖啡店里看完了。这片子不是我感兴趣的类型。善于从科学的角度而不是从艺术的角度。河流、运动、有无,从自然中体验力、美、能量,以及无穷的幻想。 评论

常见新能源形式概述
老实说其实你知道的比我还多,直接选我为最佳答案吧

 

评论

秘书工作日志安排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是常规能源,一次能源。水不仅可以直接被人类利用,它还是能量的载体。太阳能驱动地上水循环,使之持续进行。地表水的流动是重要的一环,在落差大、流量大的地区,水能资源丰富。随着矿物燃料的日渐减少,水能是非常重要且前景广阔的替代资源。目前世界上水力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河流、潮汐、波浪以及涌浪等水运动均可以用来发电。
  我国水力资源的特点:
  1 水力资源总量较多,但开发利用率低,我国问题占世界总量16.7%,居世界之首。但是目前我国水能开发利用量约占可开发量的1/4,低于发达国达60%的平均水平。
  2 水力资源分布不均,与经济发展不匹配,我国水力资源西部多,东部少,相对集中在西南地区,而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的东部地区水力资源极少。
  3 大多数河流年内、年际流分布不均,汛期和枯期差距大。
  4 水力资源主要集中于大江大河,有利于集中开发和往外送。
  最新综合评估显示,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近 7亿千瓦,占常规能源资源量的 40%。其中,经济可开发容量近 4亿千瓦,年发电量约 1.7亿千瓦时,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总量最多2.2jianfei.com的国家。 评论

课题:成语中的物理哲理 的学习报告
研究目的:能源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的衣 、食、住、行 都要消耗能量,各种生产也要消耗能量,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能源。 研究目标:以能源为核心,了解怎样合理利用能源。 能源利用的现状 进二三百年以来,人类相继发明了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等动力机械,使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能源的消耗也急剧增长。研究人员估计,按照目前的石油开采速度,地球上的石油开采速度,地球上的石油储藏将在几十年内全部采完。 新能源的眼法和利用 1流动的空气——风是一中能源。利用风车发电机成为风力发电。在我国的新疆,内蒙古、沿海等地区,锋利资源丰富。 2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是巨大的,每年可以达到10²了。相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合理利用不污染环境。 热浆热水器:通过压缩机运作,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达到热水的效果。因此,具有省电的特点。安装方面,比较灵活,可壁挂也可放置地上。容量的选择性大家用方面可以到300L甚至500L的产品。价格比较昂贵,比较好的容量为100L售价为千多元。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上售的主要是真空管型——若干支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按一定规则排成阵列形成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的热量实现热出水,省电节能。 电热水器:主要使用电加热,在三种热水中,属于耗电的那种。不过其价格便宜多了。现在的电热水器,越来越漂亮,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强了。 太阳能热水器的介绍及利用 太阳能热水器主要部件有真空集热管支架,、水箱、电脑控制器等。真空集热管的材质是高硼玻璃。它能够重启温度的骤开和骤降,管材厚,坚固耐用。它的内层有镀膜,主要是提高吸热性能。仅集热管吸收率高,发射率低,超高集热,热损小。支架一般是型材质,不易受腐蚀,强久耐用。水箱的外壳是彩钢板,其内腔材料是食品及不锈钢。保温材料是聚氨酯,保温性能好。 调查报告 根据我们对力诺瑞特太阳能企业进行调查,从那些职工人员那边了解到他们企业有8种系列产品。有超级火凤凰系列,阳光新贵系列,阳光新生化系列,莱菌风尚系列。区菲系列。阳光圣火系列,阳光360系列,欧博士分体式热水中心系列。 每系列产品为特点: 超级火凤凰系列:1、安在品质,实惠价格2、高效吸收,快速开温3、恒久保温,热情不减。 阳光新贵系列:1、三元净化,健康热水冲出来2、力诺瑞特专用管,超高集热帮命长3、可靠耐久,处处彰显德国品质。 莱菌风尚系列:1、一重节约险:内置自动止水阀+水温水位仪2、二重保温险:直长真空管+加厚保温层3、三重豪华险;三元净化+健康型 不锈钢内胆。 阳光圣火系列:1、高效管,缔造热力前锋2、超强保温,紧锁热量不流失。3、新型 超宽支架,结实耐用。 欧博士分休式热水中心系列:1、随时提供热水,提供舒适洗浴2、使用方便省心3、杜绝热水污染4、安全提供热水5与建筑完美结合6、国家专项资金支持项目 根据我们小组的调查及分析,要选择太阳能热水器,必须要环保,还有五“看”1、看品牌2、看产品细节3、看生产企业的实力水平4、看产品质量检验标准5、看售后服务。 能源 环境 所谓“能源”,指的就是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能源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要消耗能量,各种生产也要消耗能量。目前,人类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叫做常规能源。 近二三百年以来,人类相继发明了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等动力机械,使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能源的消耗也急剧增长。研究人员估计,按照目前的石油开采速度,地球上的石油储藏将在几十年内全部采完;煤的储量稍多一些,但也将在二百多年的时间内采完。可以想像,如果没有了石油和煤炭,汽车、飞机、轮船和路上的内燃机车都不能开动,火力发电厂将停止发电,人类的社会生活 将会瘫痪。 大量消耗常规能源带来了环境问题。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由此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得地面的气温上升,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海水向河流倒灌,耕地盐碱化…… 煤炭中常常含有较多的硫,燃烧时形成的二氧化硫等物质使雨水的酸度升高,形成“酸雨”,腐蚀建筑物,土壤酸化。 内燃机工作时的高温使空气中和燃料中的氮、氧、碳、氢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受到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二次污染物质---光化学烟雾,主要成分是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以及燃烧不完全时产生的一氧化碳,都是有毒气体,能引起人的多种疾病。此外,燃烧时产生的浮尘也是一种污染。 常规能源的短缺和由这类能源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使得新能源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 流动的空气---风,是一种能源。远在古代,人们就用风车带动石磨做功。现在则用风车带动发电机,然后把电能输送到远方。为了增加风力发电的功率,通常都把很多风车建在一起,成为“风车田”。我国的新疆、内蒙古等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已经在利用风力进行发电。 水的流动(河流、潮汐),也能够提供可利用的能量。利用水流来发电,是把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现在水力发电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我国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已经建设了很多水力发电站。1994年底开始建设的三峡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设施。 江河中的水流过去以后还会有新的水流过来,只要上游下雨,有河水流动,我们就可以获得水流能。风能也是这样。所以水流能、风能是“可再生资源”。而石油、煤炭等能源物质,如果消耗完了就没有了,是不可再生能源。 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是巨大的,每年可以达到10^24J;相对于我们人类的历史来说,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同时,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的利用不污染环境。因此太阳能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人类已经在利用太阳能方面取得一些成就。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直接利用太阳热辐射的设备。例如太阳电池是利用半导体材料把太阳能直接转变成电脑的元件。现在许多人造卫星上用太阳电池作电源,我们看到的卫星伸展开的“翅膀”,就是太阳电池的集光板。有些电子表计算器也使用太阳电池。 在生活中,可以利用太阳能的热,直接加热物体。例如:太阳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来加热水的设备。在许多屋顶上都可以看到太阳热水器。最简单太阳热水器是一个装水的黑色橡胶袋,利用太阳能把水晒热。复杂一些太阳热水器则在玻璃箱内安装水管,利用太阳能对流动的水加热。太阳灶是用凹面镜把太阳光集中,来对水壶、饭锅加热的。 无论太阳电池、太阳热水器还是太阳灶,都是在阳光充足时工作效果好,由于天气的影响较大,成为妨碍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障碍。科学技术人员正在深入研究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和储存太阳能的方法。 农村中的庄稼秸秆、牲畜粪便,放在密封的窑中加水发酵,能够产生沼气。沼气是农村不可忽视的一种新能源。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气体燃料。沼气燃烧时不仅卫生,还可以用来做饭、烧水,十分方便。经过发酵的废渣,是优质有机肥料。我国许多现代化的农村,由于很好地开发了沼气的生产和利用,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了农田,还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的核能是一种很重要的新型能源。地球上核燃料的储量比石油和煤炭多得多,核能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也比燃烧石油、煤炭小。 评论

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县人民政府应如何划分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前 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饮用水安全,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 年1 月9 日批准。本标准自2007 年2 月1 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集中式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备用和规划水源地)的划分。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指国家为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地环境质量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3.2 潮汐河段指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3.3 潜水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3.4 承压水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3.5 孔隙水指赋存并运移于松散沉积物颗粒间孔隙中的地下水。3.6 裂隙水指赋存并运移于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HJ/T338—20073.7 岩溶水指赋存并运移于岩溶化岩层中的地下水。4 总则4.1 水源保护区的设置与划分4.1.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包括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指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地表区域。4.1.2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备用的和规划的)都应设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增设准保护区。4.1.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应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跨地区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应纳入有关流域、区域、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4.1.4 在水环境功能区和水功能区划分中,应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和划分放在最优先位置;跨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输水渠道,其上游地区不得影响下游(或相邻)地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对水质的要求,并应保证下游有合理水量。4.1.5 应对现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评价和筛选;对于因污染已达不到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经技术、经济论证证明饮用水功能难以恢复的水源地,应采取措施,有计划地转变其功能。4.1.6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环境监测与污染源监督应作为重点纳入地方环境管理体系中,若无法满足保护区规定水质的要求,应及时调整保护区范围。4.2 划分的一般技术原则4.2.1 确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技术指标,应考虑以下因素:当地的地理位置、水文、气象、地质特征、水动力特性、水域污染类型、污染特征、污染源分布、排水区分布、水源地规模、水量需求。其中: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应按照不同水域特点进行水质定量预测并考虑当地具体条件加以确定,保证在规划设计的水文条件和污染负荷下,供应规划水量时,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相应的标准。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应根据饮用水水源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供水的数量、开采方式和污染源的分布划定。各级地下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应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并保证开采规划水量时能达到所要求的水质标准。4.2.2 划定的水源保护区范围,应防止水源地附近人类活动对水源的直接污染;应足以使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在向取水点(或开采井、井群)输移(或运移)过程中,衰减到所期望的浓度水平;在正常情况下保证取水水质达到规定要求;一旦出现污染水源的突发情况,有采取紧急补救措施的时间和缓冲地带。4.2.3 在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不受污染的前提下,划定的水源保护区范围应尽可能小。4.3 水质要求4.3.1 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要求4.3.1.1 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GB 3838-2002 中的Ⅱ类标准,且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应满足该标准规定的限值要求。4.3.1.2 地表水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GB 3838-2002 中的Ⅲ类标准,并保证流入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满足一级保护区水质标准的要求。4.3.1.3 地表水饮用水源准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应保证流入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满足二级保护区水质标准的要求。4.3.2 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要求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包括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水质各项指标不得低于GB/T14848 中的Ⅲ类标准。5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5.1 一级保护区5.1.1 水域范围5.1.1.1 通过分析计算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5.1.1.1.1 一般河流型水源地,应用二维水质模型计算得到一级保护区范围,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范围内应满足GB 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的要求。二维水质模型及其解析解参见附录B,大型、边界条件复杂的水域采用数值解方法,对小型、边界条件简单的水域可采用解析解方法进行模拟计算。5.1.1.1.2 潮汐河段水源地,运用非稳态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计算可能影响水源地水质的最大范围,作为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5.1.1.1.3 一级保护区上、下游范围不得小于卫生部规定的饮用水源卫生防护带1) 范围。5.1.1.2 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采用类比经验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同时开展跟踪监测。若发现划分结果不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5.1.1.2.1 一般河流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为取水口上游不小于1000 米,下游不小于100 米范围内的河道水域。5.1.1.2.2 潮汐河段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上、下游两侧范围相当,范围可适当扩大。5.1.1.3 一级保护区水域宽度为5 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通航河道:以河道中泓线为界,保留一定宽度的航道外,规定的航道边界线到取水口范围即为一级保护区范围;非通航河道:整个河道范围。5.1.2 陆域范围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的确定,以确保一级保护区水域水质为目标,采用以下分析比较确定陆域范围。1)卫监发[2001]161 号文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5.1.2.1 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相应的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5.1.2.2 陆域沿岸纵深与河岸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 米;同时,一级保护区陆域沿岸纵深不得小于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2) 规定的范围。5.2 二级保护区5.2.1 水域范围5.2.1.1 通过分析计算方法,确定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5.2.1.1.1 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应用二维水质模型计算得到。二级保护区上游侧边界到一级保护区上游边界的距离应大于污染物从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浓度水平衰减到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浓度所需的距离。二维水质模型及其解析解参见附录B,大型、边界条件复杂的水域采用数值解方法,对小型、边界条件简单的水域可采用解析解方法进行模拟计算。5.2.1.1.2 潮汐河段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采用模型计算方法;按照下游的污水团对取水口影响的频率设计要求,计算确定二级保护区下游侧外边界位置。5.2.1.2 在技术条件有限情况下,可采用类比经验方法确定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但是应同时开展跟踪验证监测。若发现划分结果不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5.2.1.2.1 一般河流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长度从一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向上游(包括汇入的上游支流)延伸不得小于2000 米,下游侧外边界距一级保护区边界不得小于200 米。5.2.1.2.2 潮汐河段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不宜采用类比经验方法确定。5.2.1.3 二级保护区水域宽度:一级保护区水域向外10 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有防洪堤的河段二级保护区的水域宽度为防洪堤内的水域。5.2.2 陆域范围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的确定,以确保水源保护区水域水质为目标,采用以下分析比较确定。5.2.2.1 二级保护区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二级保护区水域河长。5.2.2.2 二级保护区沿岸纵深范围不小于1000 米,具体可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需要确定。对于流域面积小于100 平方公里的小型流域,二级保护区可以是整个集水范围。5.2.2.3 当面污染源为主要水质影响因素时,二级保护区沿岸纵深范围,主要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的需要,通过分析地形、植被、土地利用、地面径流的集水汇流特性、集水域范围等确定。5.2.2.4 当水源地水质受保护区附近点污染源影响严重时,应将污染源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入二级保护区管理范围,以利于对这些污染源的有效控制。5.3 准保护区根据流域范围、污染源分布及对饮用水水源水质影响程度,需要设置准保护区时,可参照二级保护区的划分方法确定准保护区的范围。2)卫监发[2001]161 号文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6 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6.1 水源地分类依据湖泊、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所在湖泊、水库规模的大小,将湖泊、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分类,分类结果见表1。表1 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分类表水源地类型 水源地类型 水库 小型,V<0.1 亿m3 湖泊 小型,S<100km2 中型,0.1 亿m3≤V<1 亿m3 大中型,S≥100km2 大型,V≥1 亿m3 注:V 为水库总库容;S 为湖泊水面面积。6.2 一级保护区6.2.1 水域范围6.2.1.1 小型水库和单一供水功能的湖泊、水库应将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划为一级保护区。6.2.1.2 大中型湖泊、水库采用模型分析计算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范围。6.2.1.2.1 当大、中型水库和湖泊的部分水域面积划定为一级保护区时,应对水域进行水动力(流动、扩散)特性和水质状况的分析、二维水质模型模拟计算,确定水源保护区水域面积,即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主要污染物浓度满足GB 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的要求。具体方法参见附录B,宜采用数值计算方法。6.2.1.2.2 一级保护区范围不得小于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源卫生防护3) 范围。6.2.1.3 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采用类比经验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同时开展跟踪验证监测。若发现划分结果不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6.2.1.3.1 小型湖泊、中型水库水域范围为取水口半径300 米范围内的区域。6.2.1.3.2 大型水库为取水口半径500 米范围内的区域。6.2.1.3.3 大中型湖泊为取水口半径500 米范围内的区域。6.2.2 陆域范围湖泊、水库沿岸陆域一级保护区范围,以确保水源保护区水域水质为目标,采用以下分析比较确定。6.2.2.1 小型湖泊、中小型水库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 米范围内的陆域,或一定高程线以下的陆域,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范围。6.2.2.2 大型水库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 米范围内的陆域。6.2.2.3 大中型湖泊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 米范围内的陆域。3)卫监发[2001]161 号文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6.2.2.4 一级保护区陆域沿岸纵深范围不得小于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范围。6.3 二级保护区6.3.1 水域范围6.3.1.1 通过模型分析计算方法,确定二级保护区范围。二级保护区边界至一级保护区的径向距离大于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或水质指标从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浓度水平衰减到GB 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浓度所需的距离,具体方法参见附录B,宜采用数值计算方法。6.3.1.2 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采用类比经验方法确定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同时开展跟踪验证监测。若发现划分结果不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6.3.1.2.1 小型湖泊、中小型水库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面积设定为二级保护区。6.3.1.2.2 大型水库以一级保护区外径向距离不小于2000 米区域为二级保护区水域面积,但不超过水面范围。6.3.1.2.3 大中型湖泊一级保护区外径向距离不小于2000 米区域为二级保护区水域面积,但不超过水面范围。6.3.2 陆域范围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确定,应依据流域内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地形条件分析确定。6.3.2.1 依据环境问题分析法6.3.2.1.1 当面污染源为主要污染源时,二级保护区陆域沿岸纵深范围,主要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的需要,通过分析地形、植被、土地利用、森林开发、地面径流的集水汇流特性、集水域范围等确定。二级保护区陆域边界不超过相应的流域分水岭范围。6.3.2.1.2 当水源地水质受保护区附近点污染源影响严重时,应将污染源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入二级保护区管理范围,以利于对这些污染源的有效控制。6.3.2.2 依据地形条件分析法6.3.2.2.1 小型水库可将上游整个流域(一级保护区陆域外区域)设定为二级保护区。6.3.2.2.2 小型湖泊和平原型中型水库的二级保护区范围是正常水位线以上(一级保护区以外),水平距离2000 米区域,山区型中型水库二级保护区的范围为水库周边山脊线以内(一级保护区以外)及入库河流上溯3000 米的汇水区域。6.3.2.2.3 大型水库可以划定一级保护区外不小于3000 米的区域为二级保护区范围。6.3.2.2.4 大中型湖泊可以划定一级保护区外不小于3000 米的区域为二级保护区范围。6.4 准保护区按照湖库流域范围、污染源分布及对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影响程度,二级保护区以外的汇水区域可以设定为准保护区。7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应在收集相关的水文地质勘查、长期动态观测、水源地开采现状、规划及周边污染源等资料的基础上,用综合方法来确定。7.1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分类地下水按含水层介质类型的不同分为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三类;按地下水埋藏条件分为潜水和承压水两类。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按开采规模分为中小型水源地(日开采量小于5 万立方米)和大型水源地(日开采量大于等于5 万立方米)。7.2 孔隙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孔隙水的保护区是以地下水取水井为中心,溶质质点迁移100 天的距离为半径所圈定的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溶质质点迁移1000 天的距离为半径所圈定的范围为二级保护区,补给区和径流区为准保护区。7.2.1 孔隙水潜水型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7.2.1.1 中小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7.2.1.1.1 保护区半径计算经验公式:R = α × K × I ×T / n …………………………(1)式中,R—保护区半径,米;α —安全系数,一般取150%,(为了安全起见,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加上一定量,以防未来用水量的增加以及干旱期影响造成半径的扩大);K—含水层渗透系数,米/天;I—水力坡度(为漏斗范围内的水力平均坡度);T—污染物水平迁移时间,天;n—有效孔隙度。一、二级保护区半径可以按公式(1)计算,但实际应用值不得小于表2 中对应范围的上限值。表2 孔隙水潜水型水源地保护区范围经验值介质类型 一级保护区半径R(米) 二级保护区半径R(米)细砂 30~50 300~500中砂 50~100 500~1000粗砂 100~200 1000~2000砾石 200~500 2000~5000卵石 500~1000 5000~100007.2.1.1.2 一级保护区方法一:以开采井为中心,表2 所列经验值是指R 为半径的圆形区域。方法二:以开采井为中心,按公式(1)计算的结果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公式中,一级保护区T 取100 天。对于集中式供水水源地,井群内井间距大于一级保护区半径的2 倍时,可以分别对每口井进行一级保护区划分;井群内井间距小于等于一级保护区半径的2 倍时,则以外围井的外接多边形为边界,向外径向距离为一级保护区半径的多边形区域(示意图参见附录C)。7.2.1.1.3 二级保护区方法一:以开采井为中心,表2 所列经验值为半径的圆形区域。方法二:以开采井为中心,按公式(1)计算的结果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公式中,二级保护区T取1000 天。对于集中式供水水源地,井群内井间距大于二级保护区半径的2 倍时,可以分别对每口井进行二级保护区划分;井群内井间距小于等于保护区半径的2 倍时,则以外围井的外接多边形为边界,向外径向距离为二级保护区半径的多边形区域(示意图参见附录C)。7.2.1.1.4 准保护区孔隙水潜水型水源准保护区为补给区和径流区。7.2.1.2 大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建议采用数值模型(参见附录D),模拟计算污染物的捕获区范围为保护区范围。7.2.1.2.1 一级保护区以地下水取水井为中心,溶质质点迁移100 天的距离为半径所圈定的范围作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7.2.1.2.2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溶质质点迁移1000 天的距离为半径所圈定的范围为二级保护区。7.2.1.2.3 准保护区必要时将水源地补给区划为准保护区。7.2.2 孔隙水承压水型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7.2.2.1 中小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7.2.2.1.1 一级保护区划定上部潜水的一级保护区作为承压水型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划定方法同孔隙水潜水中小型水源地。7.2.2.1.2 二级保护区不设二级保护区。7.2.2.1.3 准保护区必要时将水源补给区划为准保护区。7.2.2.2 大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7.2.2.2.1 一级保护区划定上部潜水的一级保护区作为承压水的一级保护区,划定方法同孔隙水潜水大型水源地。7.2.2.2.2 二级保护区不设二级保护区。7.2.2.2.3 准保护区必要时将水源补给区划为准保护区。7.3 裂隙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按成因类型不同分为风化裂隙水、成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裂隙水需要考虑裂隙介质的各向异性。7.3.1 风化裂隙潜水型水源保护区划分7.3.1.1 中小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7.3.1.1.1 一级保护区以开采井为中心,按公式(1)计算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一级保护区T 取100 天。7.3.1.1.2 二级保护区以开采井为中心,按公式(1)计算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二级保护区T 取1000 天。7.3.1.1.3 准保护区必要时将水源补给区和径流区划为准保护区。7.3.1.2 大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需要利用数值模型(参见附录D),确定污染物相应时间的捕获区范围作为保护区。7.3.1.2.1 一级保护区以地下水开采井为中心,溶质质点迁移100 天的距离为半径所圈定的范围作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7.3.1.2.2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溶质质点迁移1000 天的距离为半径所圈定的范围为二级保护区。7.3.1.2.3 准保护区必要时将水源补给区和径流区划为准保护区。7.3.2 风化裂隙承压水型水源保护区划分7.3.2.1 一级保护区划定上部潜水的一级保护区作为风化裂隙承压型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划定方法需要根据上部潜水的含水介质类型并参考对应介质类型的中小型水源地的划分方法。7.3.2.2 二级保护区不设二级保护区。7.3.2.3 准保护区必要时将水源补给区划为准保护区。7.3.3 成岩裂隙潜水型水源保护区划分7.3.3.1 一级保护区同风化裂隙潜水型。7.3.3.2 二级保护区同风化裂隙潜水型。7.3.3.3 准保护区同风化裂隙潜水型。7.3.4 成岩裂隙承压水型水源保护区划分7.3.4.1 一级保护区同风化裂隙承压水型。7.3.4.2 二级保护区不设二级保护区。7.3.4.3 准保护区必要时将水源的补给区划为准保护区。7.3.5 构造裂隙潜水型水源保护区划分7.3.5.1 中小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7.3.5.1.1 一级保护区应充分考虑裂隙介质的各向异性。以水源地为中心,利用公式(1),n 分别取主径流方向和垂直于主径流方向上的有效裂隙率,计算保护区的长度和宽度。T 取100 天7.3.5.1.2 二级保护区计算方法同一级保护区,T 取1000 天。7.3.5.1.3 准保护区必要时将水源补给区和径流区划为准保护区7.3.5.2 大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利用数值模型(参见附录D),确定污染物相应时间的捕获区作为保护区。7.3.5.2.1 一级保护区以地下水取水井为中心,溶质质点迁移100 天的距离为半径所圈定的范围作为一级保护区范围。7.3.5.2.2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溶质质点迁移1000 天的距离为半径所圈定的范围为二级保护区。7.3.5.2.3 准保护区必要时将水源补给区和径流区划为准保护区。7.3.6 构造裂隙承压水型水源保护区划分7.3.6.1 一级保护区同风化裂隙承压水型。7.3.6.2 二级保护区不设二级保护区。7.3.6.3 准保护区必要时将水源补给区划为准保护区。7.4 岩溶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根据岩溶水的成因特点,岩溶水分为岩溶裂隙网络型、峰林平原强径流带型、溶丘山地网络型、峰丛洼地管道型和断陷盆地构造型五种类型。岩溶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须考虑溶蚀裂隙中的管道流与落水洞的集水作用。7.4.1 岩溶裂隙网络型水源保护区划分7.4.1.1 一级保护区同风化裂隙水。7.4.1.2 二级保护区同风化裂隙水。7.4.1.3 准保护区必要时将水源补给区和径流区划为准保护区。7.4.2 峰林平原强径流带型水源保护区划分7.4.2.1 一级保护区同构造裂隙水。7.4.2.2 二级保护区同构造裂隙水7.4.2.3 准保护区必要时将水源补给区和径流区划为准保护区。7.4.3 溶丘山地网络型、峰丛洼地管道型、断陷盆地构造型水源保护区划分7.4.3.1 一级保护区参照地表河流型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划分方法,即以岩溶管道为轴线,水源地上游不小于1000米,下游不小于100 米,两侧宽度按公式(1)计算(若有支流,则支流也要参加计算)。同时,在此类型岩溶水的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落水洞处也宜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划分方法是以落水洞为圆心,按公式(1)计算的距离为半径(T 值为100 天)的圆形区域,通过落水洞的地表河流按河流型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划分方法划定。7.4.3.2 二级保护区不设二级保护区。7.4.3.3 准保护区必要时将水源补给区划为准保护区。8 其他8.1 如果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或二级保护区内有支流汇入,应从支流汇入口向上游延伸一定距离,作为相应的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划分方法可参照上述河流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法划定。根据支流汇入口所在的保护区级别高低和距取水口距离的远近,其范围可适当减小。8.2 完全或非完全封闭式饮用水输水河(渠)道均应划为一级保护区,其宽度范围可参照河流型保护区划分方法划定,在非完全封闭式输水河(渠)道、及其支流可设二级保护区,其范围参照河流型二级保护区划分方法划定。8.3 湖泊、水库为水源的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应包括湖泊、水库一定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保护级别按具体情况参照湖库型水源地的划分办法确定。8.4 入湖、库河流的保护区水域和陆域范围的确定,以确保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为目标,参照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确定一、二级保护区的范围。9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最终定界9.1 为便于开展日常环境管理工作,依据保护区划分的分析、计算结果,结合水源保护区的地形、地标、地物特点,最终确定各级保护区的界线。9.2 充分利用具有永久性的明显标志如水分线、行政区界线、公路、铁路、桥梁、大型建筑物、水库大坝、水工建筑物、河流汊口、输电线、通讯线等标示保护区界线。9.3 最终确定的各级保护区坐标红线图、表,作为政府部门审批的依据,也作为规划国土、环保部门土地开发审批的依据。9.4 应按照国家规定设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标志。10 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实施。 评论

关键词: 河流 潮汐 湖泊 中国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