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小说正文

《明末小平民》资料大全 问答知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20 15:57:29 浏览次数:238
关于《 明末小平民 》资料大全 问答知识的知识您了解多少?下面为您介绍更多关于的问题

目录

1、明朝平民怎么穿
2、古代平民分几种类型
3、明朝是如何处理一起错杀仨平民的冤案的
4、一位古代老百姓一辈子大约要用多少银两?
5、对明朝的评价
6、在古代,比如说明朝,平民百姓谈论皇帝是什么罪?
7、为什么明朝很多平民皇后
8、古代平民可以用皇家的姓氏么。我知道明朝的时候平民是不能姓朱的。那唐宋元清呢。
9、明末和康乾盛世的经济哪个发达?

 

1、明朝平民怎么穿


明代平民男子一般服饰为搭护(属于半臂一类的衣服)、直身(与道袍相似的宽大长衣)、程子衣、裤褶、裙等。妇女的服饰,随随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变化,有各种不同形制,普通妇女服饰比较朴实,主要有襦裙、背子、袄衫云肩及袍服等。袍服是由背子演变而来,特点为低领、对襟、宽袖,领、袖花边较少或不用,衣长及足。

2、 古代平民分几种类型


【分类】古代所谓四民,经指大学士、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出处】:《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齐俗训》:“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
  士农工商是古人按着为社会贡献大小的顺序来排列的。
  士为何排第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立德于心,建功于世,宣德功于言,泽被后人。
  农为何排第二:“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以食为天”“家有余粮、心里不慌”,尤其在农业为主的国家。
  工为何排第三:“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借助工具可以提高效率。
  商为何排第四: 商是互通有无的,必依赖他人而后能行。只可少数参与,如果大家都去经商,都去依赖他 人,则无人可以依赖了。商的地位排在末尾,有不禁止又不提倡的深意。
  士农工商还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阶级特点,即读书为先,农次之,工再次之,商人最后。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是最没有地位的。
  能代表商人没有地位的是范蠡的故事。范蠡,辅勾践灭吴,功劳巨大,但由于后期经商,尚有商人穿鞋必须着一黑一白之劣规,故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然终因弃官经商的经历使他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
  【古代平民的别称】:
  百姓:战国后平民的通称。
  黎民:即平民。“黎”通“骊”:黑色,因黑发而名。
  黔首:黔,黑色,战国时期秦尚黑色平民用黑布包头,故称“黔首”。
  布衣:古代富人穿丝帛,平民穿麻布,故称平民为“布衣”。
  庶民(庶人):秦汉前对身份比奴隶高的农民和小商人的称谓;秦汉后泛指一般平民。
  另有别称: 苍生、生民、丁口、氓(甿)黎庶、黎元等。
 

3、明朝是如何处理一起错杀仨平民的冤案的


四百多年后再审视此案,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造就冤狱太正常了,冤案昭雪却相当偶然。原因乃是:

一、破案的压力使具体办案者有制造冤狱的强大动机,而权力封闭运行,长官意志大于天,内部的监督、制约形同虚设;

二、被冤者的救济渠道阙如,不明真相的民意又使冤狱看起来具有某种“正当性”;

三、制造冤狱的风险太小。若不是那两位歌妓冒死举报,这冤案就会永远冤下去。最后的处罚,也仅仅让一个低级别的官员出来顶雷。
 

4、一位古代老百姓一辈子大约要用多少银两?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很多人都讨论过。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现代某些电视剧误导,好象古时候老百姓随时都带着银子上街,随便买个馒头要一两银子,简单吃顿饭上百两,给小二打赏也十几两,几十两,好象一两白银跟我们现在一块钱似的,显示出当前中国的影视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其实古代大部分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银子,他们使用的都是“钱”,即铜板,我们常说的“没有钱”,就是指没有铜钱。
白银和黄金是朝廷明令禁止在民间流通的货币,所以民间大多用钱或钞。钞:就是布做的货币。大量使用铜钱不方便,于是“而商贾沿元之旧习用钞,多不便用钱。”《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所以说,进行大宗货品交易的商人是用钞的,而不是整箱子整箱子的用白银和黄金。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明朝末年白银与现在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首先要了解,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这是常常变动的,不同朝代兑换比例不一样,同一朝代不同时期也不一样,不像现在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另外,明朝一斤相当与现在的596.8克,一斤十六两,一两折合现在的37.3克。
根据以下描述:
“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
“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明史》,志第五十四 食货二。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明朝前中期黄金白银比为1:4或1:5,而1644年前后境外白银大量流入,1两黄金约可兑换8两白银。
得到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一般通行的是两种方法。一种是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以国际金价来推算白银和铜钱今天的价值。另一种方法则是同时使用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来进行推算的。
1) 国际黄金基准牌价,金价基本上在6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600美元(2006年9月26日)为一盎司。一盎司为31.1克。明朝1两为今天的37.3克。这样一算明代一两黄金相当于719.6美元,以今天(2006年9月26日)的外汇基准价来算,100美元兑换人民币 791.5元来算,相当于5695.75元。根据1两金为8两银,1000钱换算,明末一两白银相当于711.97元,取712元;一文钱等于0.7元。

2) 白银基准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11美元(2006年9月26日)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1000铜钱,相当于104.4元人民币,取105元。
3) 米价基准。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米价如下:
明神宗万历时(16,17世纪之际) 白米(石)0.7-1两
明崇祯十四、五年(1641,1642) 米(石)3.6两(南京一带大灾时空前高价);米(石)5两(上海米价)
明崇祯末、清顺治初 米(石)2-3两
崇祯后期,灾荒加上战争,粮价上涨很厉害,同样1两白银买粮食可能买不了多少,可是买其他东西的时候却有可能很值钱,因此这阶段的数据不能作为一般购买力的参考。这里采用万历时期的最高价格作为一般物价水平,取每石1两白银来计算。明代1石合94.4公斤,按照现在大米价格3元/公斤计算,一石米折合人民币283元,即1两白银折合283元人民币。
这样,我们最后得到三个数据,1两白银分别可兑换人民币712元,105元和283元。其中黄金的价值历史中一向比较稳定;虽然今天的粮食产量比古代大了很多,但是考虑到中国现在14亿人口在消费,而明朝中后期保守估计人口也有七八千万,因此粮食价格可以做为一个重要基准;考虑到白银的比价在各历史时期变化比较大,可参考性比较弱。
因此,我们取黄金基准的712和粮食基准的283取平均值,即497.5元。为了凑整数,便于换算,也便于大家有个感性的认识,这里取1两白银折合人民币500元。因此按照前一个比价的结论我们得到明朝中后期的货币兑换数据: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结论:
1两黄金=人民币4000元=8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000钱
1钱=人民币0.5元
由于实际上,1两白银至少能兑换1500钱,则1文钱=0.33元,也可以大略地认为是三毛钱。
另外说个小知识,1两=10钱=100分,所以,一钱银子=50元人民币,一分银子=5元人民币,也就是10-15个铜钱左右。
这样,我们对明朝中后期到清前期的物价就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
明朝一个从九品官员的月俸是五石,也就是月薪2500元;未入流官吏月俸三石,合1500元,这是政府最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正一品官员月俸八十七石,合人民币43500元/月,年薪52.2万元人民币,这可是当时政府总理的薪水,想来也不过分。
在明代,据说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如果粮食自给自足,钱只用来买点柴米油盐的话,一年750多块钱过日子是挺苦,不过也不是不可能,大家可以问问老一辈,他们过过这样的日子,甚至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现在还在过这样的日子。
袁崇焕杀毛文龙,得到士兵两万八千人,上书皇帝要求:“岁饷银四十二万,米十三万六千”,虽然这是为了笼络毛文龙的旧部而增加了的军饷,但是也能看出个大概。就是说,养活一万人的部队,每年需要军饷15万两,粮食4.86万石即900万斤。用现在的话换算过来就是,2.8万人的一个军,一年的维持费用为7500万元人民币,可以吧?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募兵,规定每人年饷银为10两,到北方蓟镇后,守卫边墙的募兵年饷增至18两。这都是战略要地的募兵价格,如果不是要参加重要战斗,或者不是在重要地域,募兵的价格要更低:明修《武进县志》称当地 “受募者日银一分”,年饷还不足4两的。到崇祯年间,战乱频繁,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食无所依,募兵变得容易,加上朝廷财政紧张,军饷又比同期低了很多。
因此,得到第三个结论:维持一支万人部队的正常消耗应该是每年白银8万两,粮食4万石。
崇祯三年,御史郝晋言:“万历末年,合九边饷止二百八十万。今加派辽饷至九百万。剿饷三百三十万,业已停罢,旋加练饷七百三十馀万。自古有一年而括二千万以输京师,又括京师二千万以输边者乎?”我们来计算一下崇祯三年税赋:辽饷,九百万;练饷,七百三十馀万,加上正常税收二百万,总共是一千八百三十万两。假设国家什么都不干,只养军队的话,能养活180万人的队伍。
综上所述,我们一共得到了三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第二个结论: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两白银=10钱白银=100分白银,
第三个结论:一支万人部队每年的正常消耗应该是:白银8万两+粮食4万石。
 

5、对明朝的评价


我不管你是什么历史老师,你看待历史就得客观点。

明朝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终明一代,不纳贡、不赔款、不和亲,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你说你是孛儿只斤氏的后代,要我说你不提还好,一提我就要羞辱你。你那个祖宗元顺帝,在明军攻入大都时怎么夹尾巴跑了?你是国君,现在国难当头,你理应殉国,这样才能对得起你的列祖列宗。你可倒好,跑了!跑回蒙古大草原上打游击去了。现在还添个脸说你是孛儿只斤的后裔,我呸!你那祖宗要是赶上明朝皇帝一半就好了。殉国后还能给你封个烈、毅、刚之类的谥号。你这一跑,只能给你安个“顺”的庙号了!

还说整个明朝是宦官专权的朝代,你给我说说,都有哪些宦官?别和我说王振、刘瑾、魏忠贤之类的,他们的结局怎样?难道都善终了吗?你太片面了,不光是片面,还有偏激。你的老祖宗被我们赶回蒙古,我承认你有气没处撒,不怎么光彩,特别是一想到自己的老祖宗由正规军被打成杂牌军,又由杂牌军被打成游击队,夹尾巴四处乱窜时就感到窝火。但没办法,这就是历史,你是历史老师,就得客观面对历史,正确面对历史。很难想象你上课时如果讲到明朝会一种怎样的心情,估计和那个完颜腾飞差不多吧,骂朱元璋一口一个贼王八。

你说万历皇帝白天不上朝,的确是这样,但你知道他晚上在干什么吗?他晚上在批折子!不上朝只是一种表面,你得理解明朝的政治体制。其实上朝就是一种形式,有事论事,无事退朝,有很浓重的礼仪成分。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但是大事他没有一个不知道的,万历三大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万历帝依旧调度有方,打赢了这三场战争。其实祖宗成法俱在、体制健全根本就不用皇帝操多大心,全由手下的官员去办就行。我问你:历届皇朝,有哪个朝代的体制比明朝健全?

你说崇祯刚愎自用,是在说他杀袁崇焕一事吧?我问你,崇祯即位时多大?16岁,周岁才十六岁;处决袁崇焕时多大?18岁!哥们,你18岁在干吗呢?是不是天天抱着《上下五千年》在回顾你们大蒙古帝国憋屈而又短暂的一生呢?被别人追着屁股到处跑还好意思提,不觉得羞吗?崇祯在18岁时已经是个统治整个大明王朝的帝王,你打算让个18岁的孩子有哪些作为?

再说说袁崇焕,这个袁崇焕本身不错,但是他太傲了,他一心想和后金议和,但是驻扎皮岛的毛文龙肯定不干,毛文龙是个英雄,战斗力虽没关宁军强,但是他的游击战偷袭战术特别牛逼。后金特别头疼,往往是一不小心就被毛文龙砍了。就这样一个抗金英雄倒是成了袁崇焕议和的一个绊脚石。最后袁崇焕在没有上报朝廷的情况下以所谓的十二条罪状、用尚方宝剑将毛文龙杀了,可是你要知道毛文龙也有尚方宝剑啊!杀完毛文龙,袁崇焕才上报给朝廷,来了个先斩后奏。崇祯看后说,这次你袁崇焕做得对,但是下次你一定要先奏报给我。可见,连皇帝都没放在眼里,这袁崇焕确实挺悲的。

其实,不光是崇祯皇帝,就是满朝的文武大臣乃至京城百姓都知道袁崇焕想和后金议和,但都苦于没有可靠证据。说崇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什么的,这纯属放屁。北京保卫战,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招进平台。在平台,崇祯皇帝第一句话就是:尔擅杀大帅,以今日又不能捍御,恢复之言何在?袁崇焕被问得一愣,随后一声不吭。这可以理解的,袁崇焕出辽之前,崇祯曾问他:几年可复辽?袁崇焕说五年。而现在,非但没复辽,反而皇太极的军队打到北京城下了。这是怎么回事?你的关宁锦防线不是很牢固吗?皇太极的军队怎么打到北京城下了?之前都传你袁崇焕和皇太极有约定,要攻取中原,今日之势果真如此。
由此可见,您认为袁崇焕他冤吗?
别太偏激了,别以为你是历史老师就很牛逼了。你课本上学的那点东西就是和谐,你永远都不会了解历史的真相!
 

6、在古代,比如说明朝,平民百姓谈论皇帝是什么罪?


嗯——,那可是大不敬之罪!要斩首灭三族的!!!!
 

7、为什么明朝很多平民皇后


因为朱元璋认为皇后来自官员家庭容易出现外戚专权的局面,所以规定皇帝的皇后只能选自平民家庭。
 

8、古代平民可以用皇家的姓氏么。我知道明朝的时候平民是不能姓朱的。那唐宋元清呢。


可以
明朝平民也可以姓朱,唐宋元清更是可以姓国姓
对姓不避讳,不仅如此,皇帝有时还会给亲信大臣赐“朱”姓以示恩宠,比如郑成功曾经就被赐姓,人称“国姓爷”,就是这么个意思。
古人只对名避讳,姓则越多越好,越多越显示这个姓兴亡。
明清皇帝名字一般都是两个字,两个字同时犯讳才需要避讳,一个犯讳的有时避讳,有时不避讳。
再加上明清皇帝的名字用的不多,考虑到避讳对民间的影响,都尽量取生僻字,所以对民间影响不大。其中的偏旁更无须避讳。
 

9、明末和康乾盛世的经济哪个发达?


明朝的工业产量戳破了康乾盛世的神话 清 史 论 坛

1.建筑业,明朝烧砖的质量是有名的,技术水平超越了宋代,西方传教士就专门赞扬过明朝的砖头"分量轻而且坚固".修长城,城墙,还要造回音壁等声学建筑,明朝南方流行修各种私人园林.而满清除了个别殖民据点,是禁止别人造城墙的.长城就更不用说了.

2.金属冶炼,铁产量历来是古代重工业的重大指标,老毛甚至提过发展工业"以钢为纲",而满清怕人造反,就以种种借口来压制金属的生产.几代满清皇帝对此的指示都是很明确的.不仅是严禁开矿,已有的矿厂也要用重税来加以控制.

3. 造船业,这也是利润丰厚的重工业,中国的远洋技术,在明朝时还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西方传教士指出,明朝皇帝可以用船在澳门和吕宋造一条桥梁.岂是禁海的满清可比呢.明朝禁海只是个别现象,针对的是海盗,而满清禁海则是要掐断南洋反清华人和沿海反清力量的联系,连台湾和福建之间都是禁止民间往来的.禁海是满清遏制汉人造反的国策.从清初的禁令也不难看出,
本来泰国与中国的海上贸易,全是中国商船所为.

4.至于棉布,丝纺这些轻工业,我见到的数据还不多,但仅从明末西方传教士和乾隆时英国使节对中国人穿着的见闻就知道,清朝的人均布匹产量是远不及明朝的.考虑到满清经济作物"只可种于不生五谷之处"的国策,这一结果也是非常合理.清初文人对于清初战乱(清兵的屠刀将无数工业城镇化为废墟)和满清政策导致纺织业大衰退甚至崩溃的记载,也是佐证.

根据外国学者的估算,明末中国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2/3,而1840年中国工业产量仅为世界的6%.

下面抄些材料.
康乾盛世的皇帝确实勤政,他们都在忙什么呢.
1.棉桑等经济作物只准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2.粮食以外的作物尚且要禁,何况工商。满清皇帝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多次表示“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

先看古人的记载:
明末清初平民思想家唐甄在康熙四十年的盛世是这样概括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
(根据日本学者研究,康熙中期是康乾盛世中人均GDP最高的时期,从此以后在人口压力下,中国的人均GDP开始一路下滑)
  清兴五十余年矣。四海之内,日益贫困:农空、工空、市空、仕空。谷贱而艰于食,布帛贱而艰于衣,舟转市集而货折赀,居官者去官而无以为家,是四空也。金钱,所以通有无也。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不见缗钱,无以通之。故农民冻馁,百货皆死,丰年如凶,良贾无筹。行于都市,列肆琨耀,冠服华腆,入其家室,朝则熄无烟,寒则蜷体不申。吴中之民,多鬻男女于远方,男之美为优,恶者为奴。女之美为妾,恶者为婢,遍满海内矣。

再看看西人的回忆
明末西方传教士还在赞扬中国物产极为丰富,物质生产能力远胜欧洲,声称"大明人"是"衣饰华美,风度翩翩".而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乾隆时期的出使日记中却说:“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10]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四章第一节。〕在马戛尔尼眼中的康乾盛世是这样的..."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善褴褛甚至裸体","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

下面是一些有良知的历史学家的记载
山西产好铁,满清就向山西的冶铁户征铁,所征之数不断增加。雍正时征2.5万斤,乾隆时增加到5万斤,嘉庆时又增加到20万斤。征铁给的铁价、脚费不到市价的
1/6,近于掠夺!潞安府是当时北方最大的丝织业中心,潞绸精美,被满清列为贡品,每年派造的数量,大大超过机户的承受力。明朝盛时,潞安府有机织
1.3万多张,明朝派造3000匹。经过明末战乱,清代仅剩织机300张,居然还是派造3000匹,致使“机户支价赔累,荡产破家”,逃亡的不少,但满清朝廷并不因此放弃派造,直到机户完全逃光,潞绸在历史上消逝,才算停止。

松江棉纺织业的发展,使松江成为明朝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苏松财赋半天下”,苏州、松江两府的田赋位居全国榜首,其上缴中央的钱粮总额超过了浙江全省。当时松江的面积是苏州的十分之三,而赋税额却是苏州的一半,因此,在明代,松江的赋税额为全国最高。然而松江的棉纺织业到清代开始退步,叶梦珠在《阅世编》中说:明朝“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计,少亦以万计”,而到了清朝,“标客巨商罕至,近来多者所挟不过万金,少者或二三千金,利亦微矣。”

近年来有的同志在铁产量上做了些统计(表8)。统计表明,我国铁产量随着大动乱而明显地波动着。宋代铁产量比唐代有一个大的进步,但经过战乱和分裂.南宋产量就降到了唐的水平。到元代铁产量仍然未达到北宋水平。明代有个大发展,高出北宋一倍多,使我国的铁产量在世界各国中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但到清代初期,经过明末大动乱,再加上政府严禁开矿,冶金业衰落了。康熙皇帝于公元1675年还谕令:"闻开矿之事,甚无益于地方,嗣后有请开采者,悉不准行"。对于不能封闭的冶铁厂,则抽十分之二的重税。到乾隆时,全国合法的铁矿厂只有九十三处了。

我们再看看西方对明朝的见解

明末传教士眼中的明朝

  16世纪末的欧洲人主要是通过《中华大帝国史》的第一部分来认识中国的。在门多萨的笔下:

  (1)中国是个地域辽阔的文明古国,中国人自称“大明(tame)人”。全国划分15个省(明朝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分其境内为南、北二直隶,
13承宣布政使司,常称15省——笔者),“每省都要比我们所熟知的欧洲国家为大”。

  (2)中国境内有完好的道路网,使城镇相连。路面平整、宽阔,“官道”可容15人骑马并行。路旁商店林立,两侧绿树成荫,如同罗马时代的大道一样。有些城市有水道相连,好似威尼斯。北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中国人富有建筑才能。建筑用材举世无双,一种用“白土”做成的方块(即砖)坚硬无比,只有用锄才能将其砸碎。一座座邸宅有如庄园。中国最雄伟的建筑就是长城,长达500里格(每里格约合
5572米),是为防御鞑靼人而修建的。

  (4)中国物产丰富。蔬菜种类远较西班牙为多。仅橘子就有三个品种,即甜的、酸的和甜酸适度的。糖质地很好,非常洁白,价格也低廉。蚕丝色泽艳亮,质量超过西班牙格拉纳达的产品。“天鹅绒、丝绸和布匹价格如此之低,提及此点会使那些熟知西班牙和意大利纺织品价格的人大吃一惊。”中国人普遍穿着丝绸服装。中国农田管理得很好。没有一块荒弃的土地。一块块耕田错落有致,有如花园。矿产也很丰富。“这是世界上最富饶、而物价又十分低廉的国家。”

  (5)中国出产的手工艺品极为精致。1582年西班牙国王喜获中国床单,织法之巧妙令菲利浦二世惊叹不止。很多西班牙能工巧匠都来观赏、借鉴。瓷器很便宜,欧洲人原来以为瓷器是用粉碎的贝壳做的。最精致的瓷器是贡品,薄如玻璃。

  (6)中国商业发达,买卖兴盛。每条大街往往只经营一种行业。看到第一家商店就知道这一条街是卖什么商品的。中国匠人的手艺都是祖辈相传。中国货币种类繁多,金、银凭重量使用,而没有一定式样的金币或银币。

  (7)中国军队有步兵,也有骑兵。中国也有战舰,4天内可征集600艘。中国士兵在数量上多于欧洲,在器械上处于均势地位。

  (8)中国皇帝具有统治国家的全权。各级行政官吏有效地行使权力。他们是通过科举产生的。中国有完整的法律。官吏和贵族出门要坐桥,而妇女则从不在外从事社交活动。中国饮宴豪奢。中国人有自己的乐器。

  (9)中国历史悠久。有独特的教育体系。各类图书十分丰富。中国人富于文明和教养。

  (10)中国人在科学技木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欧洲人一向以印刷术的应用而自豪,“然而中国人早在德国人谷腾堡(Joan Gutenbergo)发明印刷术500年前已经用印刷术印制图书了。”门多萨认为印刷术是经俄罗斯莫斯科大公国传入德国的。但他也不否认另一种可能性,即中国图书经海路(红海)传到欧洲,从而启发了谷腾堡。门多萨特别提出,在中国人所有的发明中,最令葡萄牙人和其他西方人震惊的是中国人也有火炮,而且在欧洲人之前已经使用火炮了。但对中国火炮的效能,欧洲人认识极不相同。拉达认为中国火炮陈旧,制造粗糙。而另一位船长阿尔蒂埃达(Artieda)在致西班牙国王书中却写道:“……中国人使用着与我们同样的武器。他们的大炮十分精良,炮筒比我们铸造的更精致,更坚固。”因为门多萨未到过中国,所以他没有对上述歧义做出自己的判断,但他还引用了后者如下一段文字:“中国城墙坚固,外面围以深壕(情况紧急时可放满河水),城门上架着大炮,中国人认为这是最好的防御工事。城墙上,长官率士兵日夜守卫。如不得到城市最高当局的批准,任何外国人是无法靠近该城的。”门多萨摘引这一大段有关中国城市设防的论述,绝不是无目的的。这实际上表明,他认为中国火炮是很有威力的。此外,门多萨对于中国造船、造纸以及其他工艺都有所介绍,并一一指出优于欧洲的方面。


  克鲁斯在《中国志》中也曾盛赞中国的科技成果,门多萨显然引用了很多克鲁斯的观点,而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做了更全面的介绍,其评价也更高。像中国的造船水平,克鲁斯着重介绍了中国船队的庞大规模,甚至比喻说,中国皇帝能够用船在中国与马六甲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并对中国船只的类型以及龙骨水车的应用做了说明。而门多萨除上述内容外还进一步阐述了中国造船的艌缝技术,由于填缝使用的添加剂十分合理,不但防水还可防虫,使中国船只使用寿命比欧洲长两倍。在论及中国印刷术时,克鲁斯只提及中国已经有900年使用印刷的历史。而门多萨如前所述,则阐明了中国使用印刷术的来龙去脉,以及印刷术西传的路线。在中国火器的应用方面,门多萨也传达给西方人更多的信息。科学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示器。门多萨对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客观评价无疑对于西方人了解、认识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的住房因设计良好而便于住宿,整洁舒适”
  
  “他们种植许多蔬菜,供百姓常年食用”“他们在各地,即使小村镇,都有充足的肉食,全年最常食用的是猪肉,牛肉去骨售卖,他们的鹿肉很少,也不怎么爱吃它”
  
  “中国大部分最好的商品都由此处(引者注:这里指的是广州)运往各地,因为它是中国最开放和自由的交易地点。且不说6个邻国的土著和异邦人运走的各种货物,仅葡萄牙运往印度、日本和马尼拉的货物,每年约有5300箱各类丝绸,每箱装有100匹真丝,天鹅绒花缎和缎子、轻料如半花缎、彩色单层线段,还有
250块金子,及每块重12盎司的2200块金锭,此外的货物还有瓷盘,镀金器皿,糖,中国木,大黄,麝香,……即使长篇开列也不能尽举其名”
  
  “(浙江)论富庶它超过许多其他省,可以称作中国商品潮流的最佳源头。它的特产是丝绸,无论生丝还是成品,也不管是茧还是原料,都运往各地。总之,中国输出的丝绸,都产自该省”
  
  “南方九省的最后一省是南京,……是中国最好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的精华。……其西部地区最富庶,盛产棉纱,……仅在常州城(Xanuchi)城及附属广大地区,就有20万台织布机。……由于织布机小巧,一间屋子内常常安放许多台,差不多所有的妇女都从事这种行业”

“南京城……我认为它是全国最大最好的城市,优良的建筑,宽大的街道,风度优雅的百姓,以及丰富优良的种种物品。它有令人惊羡的游乐场所,境内人口众多,……各处能遇到拥挤的人群,街道难以通行。此外,无数的宫殿、庙宇、楼塔以及桥梁,使城市显得非常壮丽。”
  
  “中国人天生好经商,不仅从一省到另一省做买卖,获得大利,甚至也在同一城市做生意。商店里有的东西,街上几乎都有售卖。……富有的商人信用良好,很守时(葡人多年的经验证明了这点)”
  
  “中国人爽快的赞颂邻国的任何德行,勇敢的自承不如,而其他国家的人,除了自己国家的东西以外,不喜欢别的东西。中国人看见来自欧洲的产品,即使并不精巧,仍然发出一声赞叹。……这种谦逊态度真值得称羡,特别表现在一个才能超越他人的民族上,对于那些有眼无珠、故意贬低所见东西的人物,这是一个羞辱。

关键词: 平民 问答 知识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