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电视剧正文

《红军白军》剧情简介,演员介绍,专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2 12:08:56 浏览次数:229
关于《红军白军》剧情简介,演员介绍,专题内容

目录

1、什么是红军和白军
2、红军长征时候的白军指什么
3、苏联红军与俄罗斯白军的区别
4、当年苏联红军是怎么打败白军的
5、课之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贺龙与白军军官的对比,红军与白军的对比,凸显
6、静静的顿河中的红军和白军是怎么回事?能不能举一个在书中的红军或白军的人物
7、为何土地革命时期,国军被称为白军?
8、在十月革命中为什么有白军和红军之分?
9、白军是什么意思

 

1、什么是红军和白军


你指俄国么?红军志列宁领导的共产主义革命部队,推翻了沙皇的统治。白军只俄国资产阶级在沙皇倒台后逐渐的军队,他们想要在俄国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

2、 红军长征时候的白军指什么


和红军敌对的称为白军。
也就是国1民1党1军队
包括中央军和地方军阀部队
 

3、苏联红军与俄罗斯白军的区别


  苏联红军有统一的组织,是属于苏维埃政府的军队,是拥护苏维埃政权的;而俄罗斯白军没有统一的组织,主要由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军国主义者、自由民主分子和温和社会主义者组成,是试图打垮刚刚建立的苏维埃政权的。最终苏联红军消灭了俄罗斯白军,统一了苏维埃俄国。
  
  苏联红军
  苏联红军,1917年至1945年间苏联军队的名称。苏联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人数达最高峰,有超过一千一百万军官及军人。打败纳粹德国后人数减至约五百万人,而到冷战末期时只有四百万人。苏联陆军和空军的统称,海军称为“苏联红海军”,当时还没有防空军和战略火箭军。
  苏联红军是由列宁和托洛茨基一手缔造的,1917年11月7日,涅瓦河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一声炮响揭开了现代历史上新的一页。但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却没有一支成建制的革命武装,参加武装起义的多是武装起来的工人、农民和沙俄旧军队中觉醒的革命士兵,他们训练水平不一,使用的武器五花八门,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而走到了一起。
  国内战争结束后,工农红军于1924~1925年期间进行了一场全面的军事改革,逐步建立起一支正规化的无产阶级军队,到30年代后期,苏联红军已成为世界上敢与任何帝国主义强国匹敌的军队。  
  
  俄罗斯白军
  俄罗斯白军又叫白卫军,简称白军,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的一只武装力量。白军以保皇党派为基础,主要将领有邓尼金、高尔察克等人。1921年初被苏俄红军消灭。被红军贬称为“白匪军”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白军没有一个统一组织,是一系列与红军相对立的军事组织的统称,主要由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军国主义者、自由民主分子和温和社会主义者组成。在十月革命爆发后,白军聚集各方面力量,试图打垮刚刚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但归于失败。
  白军以保皇党派为基础,而在沙俄时代沙皇常被冠以“白色沙皇”之称。白色则成为皇室的代表颜色。主要将领有邓尼金、高尔察克等人。
  白军的组成主要有两个地域:南方在黑海之滨及顿河流域,原有不少沙皇及克伦斯基治下的高级将领,在乌克兰独立时逃至此间。其部队以哥萨克骑兵为主。
  另一个白军区域在西伯利亚。1918年初有捷克战俘约35000人拟由西伯利亚铁路通过远东及海道,参加欧洲西线的战事,这些战俘在途中发难,一路上又继续招兵买马。
  由于白军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人,内部保皇党人和自由民主分子、温和社会主义者又产生了许多分歧,最后在交战中败给了托洛茨基领导的红军,白军将领许多被逮捕处决,有的逃亡国外,包括巴黎﹑柏林﹑中国的哈尔滨和上海。
  白军势力1921年被瓦解,红军统一苏维埃俄国。

 

4、当年苏联红军是怎么打败白军的


初期白卫军蔑视苏维埃政权,盲目攻击以抢占地盘,并企图为战后瓜分利益争功。到了内战中期,虽然形势需要有组织的作战,但建立在地方势力和旧军官团基础上的白卫军本来就缺乏真正的权威,一旦部队规模变大,占领富庶地区,军阀的短视本色就显露出来。各个白卫军派系内部尚且做不到有效指挥,更无从指望派系之间乃至和中间势力的合作。至于协约国列强,在世界大战结束后利益不一,正为了更重要地区的利益吵的天翻地覆,也不愿意为了消灭苏维埃消耗太大的实力。
而红军一方指挥统一,各部队尽力合作,又占据了铁路网的中心地区,享有内线优势。因此红军得以灵活调动主力,利用不同方向敌人大规模进攻的时间差应付各路危机。

而且红军有契卡在后面扫清内部隐患,有余粮征集制帮助收集资源,有工厂在生产
这种情况下,物质的力量最终压垮对方
 

5、课之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贺龙与白军军官的对比,红军与白军的对比,凸显


课文讲述的是贺龙在革命战争时期,用智谋指挥部队,迷惑敌军,不发一枪一弹,让敌军自相残杀,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1934年夏天,贺龙带领红军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途中,蒋介石的陆空两支部队紧紧追赶,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紧要关头,贺龙同志选择了有利地形,让战士们将草帽全部丢在了路边.晒得人困马乏的白军戴上这些草帽后,竟然被自己的飞机误当作了红军,炸得血肉横飞.这个故事赞扬了贺龙同志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聪明智慧.
全文按照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当时的危机情况.重点讲了红军部队所处的危险局势.从两个方面来写的:一是写地上白军“死死盯住不放”,说明蒋介石的白军在陆地穷追不舍;二是写天上“飞机在天上跟踪轰炸、扫射”,说明情况十分危急,稍有闪失,不是和追兵拼个你死我活,就是被飞机发现.说明蒋介石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一定要将红军消灭干净.可见这是危机的时刻.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贺龙巧用“草帽计”,消灭了敌人的追兵.分别从我军和敌军两方面情况来写的:
第2自然段主要写我军的情况.介绍了红军部队进发的情形以及贺龙同志指挥的机敏和冷静.首先直接描写天气炎热.“那时,正是炎夏,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然后通过对战士们的外貌描写,进一步说明了天气炎热.“指战员们虽然人人头上戴了一顶草帽,仍然热得汗流浃背”.这些描写,为后边被晒得人困马乏的白军部队捡草帽、戴草帽,以致后来被自己的飞机轰炸做了伏笔.接着,从天上和地上描写了敌军的猛烈进攻.天上,敌机来势汹汹,“嗡嗡嗡”地飞着,多亏战士们全部躲到了隐蔽的地方,所以“敌机飞了一圈,没有发现可疑迹象,摇头摆尾地走了.”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面上又出现了危机.“后面有一个团的白军赶上来了”.真叫人心惊胆寒啊!最后,描写了贺龙同志在这千钧一发之时的沉着机敏和高超的指挥策略.贺龙同志只是“点了点头”,命令部队继续前进”.当红军部队来到了“平坦的场地”时,贺龙同志“要全体指战员把草帽摘下丢在路边”.这一违反常规举动,立刻使战士们“面面相觑,莫名其妙”.而贺龙同志的举止却和战士们形成了对比,他看着“漫山遍野都是红军的草帽”后,却“哈哈一笑”,马上命令部队迅速转移”.可见,贺龙同志早已运筹帷幄,胸有成竹,充分体现了他的聪明智慧和乐观精神.
第3、4自然段主要描写了白军中“草帽计”的经过.先描写了“在酷热的太阳下,早已晒得人困马乏,眼冒金星”的白军,看见了“遍地都是红军丢下的草帽”的三个反应:一是白军“顿觉喜从天降,一窝蜂似地往前抢草帽”;二是匪军官“得意忘形”,以为“红军是丢盔弃甲、狼狈而逃”;三是“这支白军戴上红军扔下的草帽后,个个眉开眼笑”.从这三方面中,充分暴露了白军官兵头脑的简单和愚蠢.然后,写了白军被自己的飞机轰炸的惨状.分三个步骤来写的:先写了地上的白军看见飞机“毫不在意”,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自己的飞机“配合他们追赶红军的”;接着写了飞机驾驶员看见“地上的军队都带着草帽,草帽上都印有红五星,顿觉喜出望外.”因为这些天,他们“天天飞呀飞呀,到处寻找红军,连一点红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没少挨长官骂”,这种劳累和受气似乎终于解脱的心理使得飞机上的白军根本不去仔细辨别敌伪.最后写了白军被自己的飞机轰炸下的惨状.“几架飞机像饿鹰抓小鸡一样俯冲下来”,轰隆隆一阵狂轰滥炸,机枪扫着,直打得这一团白军官兵血肉横飞,叫苦连天,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生动地再现了有勇无谋者的惨象.
 

6、静静的顿河中的红军和白军是怎么回事?能不能举一个在书中的红军或白军的人物


白军,苏联建国初期1918年-1920年间的内战中反对苏俄的军队,主要由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军国主义者、自由民主分子和温和社会主义者组成,与苏俄红军对立。
苏联红军是由列宁、斯大林、托洛茨基、伏龙芝等人一手缔造的,1917年11月7日,涅瓦河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一声炮响揭开了现代历史上新的一页。但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却没有一支成建制的革命武装,参加武装起义的多是武装起来的工人、农民和沙俄旧军队中觉醒的革命士兵,他们训练水平不一,使用的武器五花八门,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而走到了一起。
国内战争结束后,工农红军于1924~1925年期间进行了一场全面的军事改革,逐步建立起一支正规化的无产阶级军队。
当时是俄国内战,分为白军红军两派。具体人物:主角的哥哥就是白军,在和红军打仗中阵亡;主角的妹夫珂晒沃依是红军。
 

7、为何土地革命时期,国军被称为白军?


“白军”,是相对于以捍卫苏维埃政权的苏联“红军”。

白军,起初是苏联建国初期1918年-1920年间的内战中,指反对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与苏联红军对立的军队。

1927年4月12日,中国发生了国民党部分势力在蒋介石的率领下于上海对共产党人和革命民众进行清洗、屠杀事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政变(又称四一二大屠杀)。国共合作破裂。
中国,1927-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称中国工农红军(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共产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政权称苏维埃政权。

“白军”一词在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指以国民党军为主与中国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为敌的军队。
 

8、在十月革命中为什么有白军和红军之分?


  红军是革命军队,红军是反革命.
  苏联红军是由列宁和托洛茨基一手缔造的,1917年11月7日,涅瓦河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一声炮响揭开了现代历史上新的一页,但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却没有一支成建制的革命武装,参加武装起义的多是武装起来的工人、农民和沙俄旧军队中觉醒的革命士兵,他们训练水平不一,使用的武器五花八门,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而走到了一起,国内战争结束后,工农红军于1924~1925年期间进行了一场全面的军事改革,逐步建立起一支正规化的无产阶级军队,到30年代后期,苏联红军已成为世界上敢与任何帝国主义强国匹敌的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主要参战国,苏军顽强的与装备精良的德军进行战斗,战斗之惨烈远非盟军战区所能比及,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击败德国法西斯并解放了欧洲的半壁河山,把革命推进到东欧和世界许多地区,战后与美国成为世界两大超级强国,冷战时期,苏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率先打破美国的核垄断,5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地装备导弹核武器,并在航天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60年代,苏军已具备和美国打一场核大战的能力,到70年代,苏军不仅在核武力上逐步赶上了美国,而且在常规武力上已大大超过了美国和北约,70年代后期,苏联常备红军多达500多万人,此外还有1000多万人的后备力量,在战争爆发后可随时动员。
  白军,苏联建国初期1918年-1920年间的内战中反对苏联共产党的军队,主要由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军国主义者、自由民主分子和温和社会主义者组成,与苏联红军对立。
  白军和白俄
  白军(White Army)的“白”(White),意义上分两个层次:
  “白”是相对于以捍卫共产主义和共持苏维埃主义的革命军,它们以红色作为代表。
  白军以保皇党派为基础,而在沙俄时代沙皇常被冠以“白色沙皇”之称。白色则成为皇室的代表颜色。
  而白俄(White Russian)一词,亦由白军引伸开去。意思是指苏联建国初期支持白军、支持沙皇复辟和反对共产主义的俄罗斯人。
  组织
  严格来说,白军没有一个统一的统领,历史学家形容白军为一系列反红色革命的联盟而已。白军主要将领有邓尼金、高尔察克等。而白军的成员亦很杂乱,除了一部份是布尔什维克的反对者之外,很多都是当地的无业农民和乌合之众,军力轻散而薄弱。
  不过,白军得到了当时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的大力支持,因为这些国家担心共产主义者在俄罗斯建立政权,他们企图推翻苏联共产党的统治,继续推动白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国家特别在西伯利亚、乌克兰及克里米亚地区和远东地区支持白军,甚至协助白军建立傀儡政权,作为反红军的根据地,使红军要陷入长达几年的内战之中。
  白军的失败
  由于白军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人,内部保皇党人和自由民主分子、温和社会主义者又产生了许多分歧,最后在交战中败给了里昂·托洛茨基领导的红军,白军将领许多被逮捕处决,有的逃亡国外,包括巴黎、柏林、中国的哈尔滨和上海。1921年,白军势力被瓦解,红军统一苏联。
  “白军”一词在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指以国民党军队为主的资产阶级的反革命军队或武装。
 

9、白军是什么意思


白军一词相当对红军来说的,红军的敌对武装称之为白军
白军,苏联建国初期1918年-1920年间的内1战中反1对苏1联共1产1党的军队,主要由支持沙皇的保1皇1党、军国主义者、自1由民1主分子和温和社会主义者组成,与苏1俄红1军对立。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