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电视剧正文

《铁皮鼓》剧情简介,演员介绍,专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05 16:12:45 浏览次数:243
关于《铁皮鼓》剧情简介,演员介绍,专题内容

目录

1、铁皮鼓这部电影表达的是什么?
2、电影<<铁皮鼓>>里演奥斯卡的演员资料 他不是真的侏儒吧?
3、大语文童年的铁皮鼓读后感
4、急!铁皮鼓 中都有哪些隐喻? 请具体一些
5、铁皮鼓有人看过导演剪辑版么
6、《铁皮鼓》中的铁皮鼓含义是什么
7、铁皮鼓高清完整版下载
8、铁皮鼓的内容梗概
9、《铁皮鼓》里面奥斯卡和小女孩吃的粉末是什么?

 

1、铁皮鼓这部电影表达的是什么?


知识分子的逃脱与落网——《铁皮鼓》试读解

新德国电影的主将之一施隆多夫在影片《铁皮鼓》中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纷繁的象征体系,诸多人物及事物均有不同的意指,因而看完影片后最大的疑问就是:铁皮鼓象征了什么?奥斯卡这个侏儒以及他的揪心的喊叫又指涉了什么?

个人认为,作为和奥斯卡几乎同龄的施隆多夫正是借奥斯卡这一形象表述了第三帝国时期一代知识分子的角色扮演,他们的逃脱与落网;而铁皮鼓与叫喊声则分别指涉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话语方式。个人以为,知识分子话语既有别于官方的威权话语,也有别于以生存利益为原则的民间民间话语,它应该是一种始终保持清醒不为利诱不为权倾的独立的存在。

影片的第一个段落就暗示了知识分子的产生方式。奥斯卡的外祖父在士兵的追赶下逃到了外祖母的裙子下,于是有了奥斯卡的母亲。换言之,知识分子是在威权话语的逼迫下,民间话语以生存及享乐的原则下产生的。民间话语中的男性角色需要在女性四层裙子的庇护下得以偷生,并最终下落不明。就奥斯卡本人来说,他的出生也很值得怀疑,到底谁是他的生父?阿尔法德还是布朗斯基?这样的设计质疑了知识分子产生的社会道德基础和其合法性。这也直接导致了奥斯卡对出生的恐惧。然而,铁皮鼓作为信仰、良知、道德、正义的代名词引诱了奥斯卡的出生,“恰恰是锡鼓阻止了我重回母胎的强烈愿望(奥斯卡语)”,如同任何乱世下知识分子的产生总是有一连串冠冕堂皇的理由。

由于目睹了成人世界的无耻堕落,奥斯卡以一记逼真的假摔而拒绝成长。也就是在那一瞬间,奥斯卡将自己与民间话语中享乐原则区别开来,代之以自己特有的话语方式:嘶喊。任何人只要敢抢他的铁皮鼓/道义,他就报之以嘶喊的话语方式,以此来警醒麻木中的人们。在反抗了堕落了的民间话语之后,奥斯卡自然开始反抗起威权话语。学校和医院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奥斯卡毫不留情面地震碎了老师的眼镜(同化符号)和医生的标本瓶(禁锢符号)。

施隆多夫也不忘展示蕴藏于人性中不为察觉的恶,那是他和几个孩子们嬉戏的场面,玩伴们残忍地将青蛙置于沸水中,向其中撒尿,并强迫奥斯卡喝“汤”;一边的成人熟视无睹地剥着兽皮。看来知识分子受迫害不仅是中国才有的事。

奥斯卡对民间话语的认知也体现在母亲安妮与布朗斯基偷情的那场戏中,那是在安妮和布朗斯基迫不及待行乐之时,镜头向上摇至一副装饰画,画的内容正是众美女在林中享乐。在目睹这一切后,奥斯卡冲上钟楼打起他心爱的铁皮鼓,发出他动人的嘶喊。

纳粹举行欢庆仪式的段落非常精彩,奥斯卡用他的鼓声打乱了整个仪式的进行节奏,使之最后成为了一场无聊的狂欢。我猜想施隆多夫想要表达的是只要运用正义的力量,知识分子话语完全有力量打破甚至解构官方的威权话语。

奥斯卡在民间和官方的双重话语压迫下奔逃着,他也向上帝提出过发问。他将鼓和棒槌交给教堂中的天使塑像,一遍遍地发问:“打鼓呀,你为什么不打鼓啊?”神甫却无情地终止了他的妄想。

高潮出现在攻打波兰邮局那场戏,奥斯卡试图和表舅站在一起,然而在隆隆的炮火声终于压倒了他的鼓声,他的铁皮鼓也被高高的悬置起来,尝试着想要拿到它的人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犹太人的玩具店被毁于一旦后,奥斯卡的脱逃以失败告终。

侏儒贝布拉是决定奥斯卡其后成长轨迹的一个人,与奥斯卡的鼓声和嘶喊不同,贝布拉的技艺具有充分的表演性,这使得奥斯卡意识到话语原来也可以用来作秀。他终于成为纳粹营前的一个小丑,臣服在威权话语的脚下。这令人想起哲学家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同流合污成为他生命中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

同时,面对玛利亚和戈莉拉的诱惑,奥斯卡终于也在男欢女爱的享乐中沦落了。在纳粹营房屋顶,众侏儒享乐的场面宣告了知识分子良知的泯灭。在威权话语和民间话语的双重引诱下,奥斯卡最终落网了。

影片最后,奥斯卡间接地杀死了无能的父亲,下葬的那一刻,奥斯卡决定重新开始长高,“儿子”投来的石块将其击昏,他跌落在父亲的尸体上。施隆多夫对知识分子的未来还是给出了不少的希望。

施隆多夫通过影片表达了对第三帝国下一代知识分子的思考,自省的也是自讽的。知识分子的侏儒化不仅仅是二战中德国的问题,匈牙利导演萨博的名片《摩菲斯特》讲述的也是异曲同工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同样值得大多数沉默的中国人思考。

2、 电影<<铁皮鼓>>里演奥斯卡的演员资料 他不是真的侏儒吧?


大卫·本奈特David Bennent,1966年9月9日出生于瑞士,他的父亲Heinz Bennent是德国著名演员。因为天生古怪长相,年仅11岁时他就在沃尔克·施隆多夫的经典影片《铁皮鼓》中扮演Oskar Matzerath一角,时至今日,相信有无数影迷脑海中仍然还记得那个敲着锡鼓、惊声尖叫、拒绝长大的古怪少年。如今,本奈特已经是人到中年,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的工作重心转移到舞台剧表演中,塑造了众多重要的人物形象,获得最值得尊敬的荣誉。2004年,还在美国怪才导演斯派克·李的电影《她恨我》She Hate Me中露过一把脸。

另外他应该不是侏儒,IMDB给出他的身高是1.75米。

参考资料:www.imdb.com


 

3、大语文童年的铁皮鼓读后感


读《铁皮鼓》之前,其实没有做什么心理准备——去读这本的诱因,不过是单纯的久慕大名,以及对那个时代的好奇。  之所以取这个标题名,是因为看到某些章节的时候,有一种难以避免的恶心——不是因为内容露骨之类的原因,而是一种过于现实、过于细致、国与平凡的描写。这样的情况以前也有过,然而没有那么明显。  诚然,最糟糕的照片是梦见的,不是拍摄的。作者抓住了这一点,让我们,读者,不断的看见那些事件,几个标志性的象征物——最印象深刻的也是最后怕的就是“鳗鱼”了,让人却步。  记得读到这一章的时候,夜色也变得有些扭曲,作者的口吻很平常,情感上只是用poor这个形容词来带过了一切,然而,这个场景让我难受了好几天,至今还是有些害怕鱼类——尤其是长条的。  不知道男生读的时候会是怎么一种感觉,只是对女生而言,如果你没有做好面对用平淡语言去诠释赤裸现实场景的准备就想来读这本书的话,请三思。  然而,最终还是要推荐。积存一点耐心,为了那些在却步中勇敢前进的人们——也许就包括你。

一直很仰慕一些作家超凡的洞察力和飞扬的想象力,思想自由而敏锐,字里行间渗透出来那种难以言传的美。君特 格拉斯似乎是一下子钻进了我的世界,我惊魂未定的握着他的手,眼泪哗哗 的:天,我认识你太晚了。  我算起来要有一年多没有看过小说了,刚从他的名作《铁皮鼓》里又重新获得了阅读的快感。格 拉斯的笔锋不算是严肃,但是冷酷。在小小的奥斯卡的眼中看到整个混乱的世界,“神秘,野蛮 ,无聊”,就连亲情,爱情,在奥斯卡的叙述中(也就是在格拉斯的笔下)也是异常的冰冷,仇 恨。在纳粹德军肆意残忍纵火破坏掠夺波兰人店铺的夜,圣教徒们在高歌着“有信有望有爱”。不 仅仅是道德的沦亡,而是当暴行变成道德的新的标准,黑白,善恶就随之颠倒。颠倒来再颠倒去 ,世界就这样乱掉,人呢,无处可逃,无力抵抗。  可是,小奥斯卡实在是太聪明了,他可以逃:他在这世界里永远是3岁的小孩子,不长大,成人 颠三倒四的思想对他丝毫没有用处。他却有自己的思想,谁也不可能玷污— 谁会去在乎一个3岁 小孩子”幼稚“的世界?但讽刺的是,一帮所谓的“大思想者”正为自己的“思想结晶”而津津乐道,实 际上,还不比一个3岁小孩的眼光看的透彻!他还可以反抗:他心爱的铁皮鼓和可以唱碎玻璃的歌 声就是他与荒谬对抗的武器。虽是我说,这武器作用有限。但对于一个3岁小孩,我愿把他比作 手无寸铁的最基层的人们,还能作出怎样的抵抗?  路是有的。马策拉特,贝布拉,还有扬布朗斯基,音乐家迈恩,更多的名字我记不住了,殊途同 归。小奥斯卡是最聪明的。在黑暗的时候,他在薄力反抗中躲过了;就要迎来光明的时候,他开 始长个。他在疗养院写着回忆录,记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可是以后的路,何去何从?格拉斯似 乎没有给答案。他知道每个读者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吧。我的答案是,再看上一本令我脑袋 轰的炸开的书。很渺小,很低追求,但我说的是实话。  非常喜欢汽水粉那一节,小奥斯卡和玛丽亚的爱情,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的文字来描述爱。我 想,在扭曲的世界里,小奥斯卡本要留住人之初最纯的爱,但是事与愿违。我为我在扭曲的世界 中还正立着的那面而欢呼。  推荐此书给所有热爱生活的人。
 

4、急!铁皮鼓 中都有哪些隐喻? 请具体一些


祖母的四条大裙子代表四个民族的象征。鱼、鹅、甘蓝代表经济。土豆是土地。其实这个影片中的人都不是真正意义的“人”,他们代表不同的民族文化。比如奥斯卡代表的是纳粹,父亲代表德意制、舅舅代表波兰。注意前后的变化,也就是旦泽这个地方受战争等的影响。奥斯卡挑战了尊卑有序的规律,挑战了人类文明,挑战了科学,最后挑战了神权(把鼓挂在神像上),每次都成功了。。。。。。。
这个影片的隐喻还有很多很多,你还有哪里不懂具体再问我把。
 

5、铁皮鼓有人看过导演剪辑版么


看过
铁皮鼓
导演: 沃尔克·施隆多夫
编剧: 沃尔克·施隆多夫 / 弗朗茨·塞茨 / 让-克洛德·卡里埃
主演: 马里奥·阿多夫 / 安吉拉·温科勒 / 大卫·本奈特 / 卡特琳娜·塔巴赫 / 达尼尔·奥勒布里斯基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西德 / 波兰 / 法国 / 南斯拉夫
语言: 德语 / 波兰语 / 俄语 / 意大利语 / 希伯来语
上映日期: 1979-05-03
片长: 142分钟 / 162分钟(导演剪辑版)
 

6、《铁皮鼓》中的铁皮鼓含义是什么


哎呦,为了你这家伙,忍着那个讨厌的小孩去看了一下:
有一幕是小孩带着铁皮鼓来到会场。场上,一个纳粹军官正在传达希特勒的精神,大肆鼓吹但泽要回归德意志帝国的版图。台下聆听的人们有党卫军、冲锋队,还有少男少女组成的希特勒青年团。奥斯卡钻进讲台下面,当军乐队奏起雄壮的纳粹进行曲,他却嘀嘀嗒嗒地敲打出另一串节奏,表达自己的微弱的抗议声音。一板之隔的青年团员们跟着他莫名其妙地也打起拍子来,之后平鼓加入进来,圆号加入进来,越来越多的人操着各种乐器都一一加入奥斯卡的节奏,接受检阅的队伍乱了方寸,不知进退了,很快方阵一块块散了开去。进行曲变奏成《蓝色的多瑙河》,人们在五月草坪上转着华尔兹的圈子。我觉得这个想象中的场景揭示了德意志民族从疯狂到反思的心路历程,铁皮鼓大概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呼唤。
 

7、铁皮鼓高清完整版下载


铁皮鼓_hd.mp4

 

8、铁皮鼓的内容梗概


小说中穿插讲述了但泽的多灾多难的历史。俄、奥、普第三次瓜分波兰时,这个海港城市划归普鲁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但泽成为自由市,由国际联盟代管。希特勒以但泽走廊问题为借口,入侵波兰,燃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战后但泽划归波兰。
第一篇,故事发生地点是但泽,时间从1899年到1939年,主要以1933年纳粹党魁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后纳粹 势力在但泽抬头为背景。故事由主人公奥斯卡·马采拉特来叙述。奥斯卡的祖父耶茨切克结婚前原是一个纵火犯,迫于宪兵追击,慌不择路钻进了后来成为奥斯卡祖母的裙子底下,结果两人喜剧性地成了亲,生下奥斯卡的母亲阿格奈斯。阿格奈斯长大后嫁给了莱茵州的青年阿尔弗莱德·马采拉特,但她又与她的表哥杨·布朗斯基保持着私情,并与之怀上丁奥斯卡。1924年奥斯卡降生后变成马采拉特婚生子。而奥斯卡对其表舅布朗斯基却天生亲近,与马采拉特保持距离。三岁生日,他妈妈送他一面儿童玩的铁皮鼓。他不想加入成年人的世界而自我伤残,一跤摔成患果小症的侏儒,身高九十四公分,不再长个儿,但智力却比成年人高三倍,而且意外地获得了唱碎玻璃的本领。他常用尖锐的歌声来表达他对某种事态的愤怒,甚至用这种声音在商店的橱窗上穿孔,以便让别人伸进去偷拿东西。但有时也遇到过失灵的尴尬。除了他父母的日用品商店以外。他也常在邻家的烤面包店和蔬菜店跑动。他因品行不好被学校开除,他就跟着面包店的太太学知识。他母亲则是一位较传统的女性,因与表兄的婚外情常感内疚。怀奥斯卡时她一见鲤鱼使呕吐,后来物极必反,竟猛吃生鱼,后因此中毒而死。父亲雇了个十七岁姑娘当帮手,奥斯卡16岁那年与之发生性关系。但同时他发现养父也与这位叫玛丽娅的女子私通,他便用鼓槌拼命在床上敲打以示愤怒,他几次劝玛丽娅打胎,均遭拒绝。玛丽娅生下库尔特后,奥斯卡拒绝去教堂参加“弟弟”的洗礼,因为他自己清楚这是他的儿子。奥斯卡虽身为侏儒,却艳福不小,先后跟好多个女人有染。
第二篇,地点仍是但泽,时间从1939年到1946年,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军事行动,纳粹党的安乐死计划(把精神病患者、痴呆儿童等病人作为“不值得活的生命”予以消灭),集中营煤气室屠杀犹太人,1944年军官暗杀希特勒的“七.二”事件,以及战后划归他国的原德国领土上的德国人被驱逐。养父马采拉特经不起盅惑,很快加入了纳粹,当上冲锋队小队长,他的生父布朗斯基在波德战争期因参加过保卫一所波兰邮电局的战斗,后来被纳粹处死。奥斯卡先后有过好多朋友,但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大多一个个死去,只有一个名叫贝布拉的上尉,据说跟上层有关系混得不错。奥斯卡参加厂由他负责的前线剧团.并去巴黎演出,还与一位叫罗斯维塔的旧女友度过一段美好时光,不想在盟军登陆诺曼底时,女友中弹身亡。他离开剧团,回到家乡。参加他的亲生儿子库尔特三岁生日,送他—只铁皮鼓,儿子却毫无兴趣。奥斯卡很失望,遂与玛丽娅来到教堂,将铁皮鼓挂在耶酥像的身上。他觉得自己是耶稣的继承人,开始收门徒,于是成了一个青年团伙的头目,屡对教堂进行骚扰,导致警察抓捕,他因“年小”被警察放过。这时反攻的苏军到。马采拉特为了掩盖身份,急忙将帽徽扔掉,却被奥斯卡拣起,重新递到他手里。他总忙塞进嘴里,却被别针卡住了喉咙,最终被苏军击毙。葬礼上奥斯卡将铁皮鼓扔到他的身上,决心让自己的身体长高,达到一点二一米。但不得不忍受着身体生长过程个的疼痛,结果变成胸凸背驼的矮人。
第三篇,地点是杜塞尔多夫,背景是战后美、英、法占领区即西德的物资匮乏时期,老百姓的黑市交易,帝国马克贬值和以美军香烟为商品交换计值单位,西德货币改革,通过基本法和联邦德国成立后的经济复苏,时间从1946年到1954年。这些是小说发表时三十岁以上的德国人都亲身经历过的、想忘也忘不了的往事,而作者偏要勾起人们对这些往事、尤其是个人在这段既往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回忆。而以但泽为故事发生地本身,就涉及到当时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玛丽娅和库尔特大做黑市生意。奥斯卡先当石匠帮工刻墓碑,后当模特儿。1949年,西德通过基本法,基督教民主联盟的阿登纳出任总理。身高一米七八的女模特儿乌拉当裸体圣母,大腿上坐着身高一米二三、鸡胸驼背的裸体奥斯卡充当圣婴耶稣,把灵感灌输给新潮画家,创作了一幅《四九年圣母》。奥斯卡向玛丽娅求婚遭拒绝后复又追求,单恋未曾见过一面的护士道罗泰娅姆姆,性压抑驱使他干出荒唐事。他组织三人爵士乐队,在洋葱地窖目睹战后精神压抑的群体,在这无泪的世纪靠切洋葱辣出圆滚滚的泪珠,得到感情宣泄。“西方”演出公司把他捧成鼓手明星,公司老板原来是善于在政治上见风使舵的侏儒贝布拉。贝布拉死后留给他大笔财产。奥斯卡富了但心中空虚。他牵狗散步拣到一个戴戒指的无名指,便把它浸在盛酒精的大口瓶里对之朝拜忏悔,原来这是被情敌谋杀的道罗泰娅姆姆的无名指。奥斯卡让想出风头的维特拉到警察局去报案。他被捕时自称“耶稣”,他的意图就是为了得到一片净土--护理和疗养院里白漆栏杆的病床,以便回忆和思考往事。奥斯卡过了他的三十岁生日,但他对这种富裕的市民生活感到厌倦,遂投案自首,被警察抓入疯人院同时也是疗养院。


 

9、《铁皮鼓》里面奥斯卡和小女孩吃的粉末是什么?


可能是一种食品吧,就像小时候吃的跳糖,奥斯卡吐唾液是和为了那个女孩开玩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