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电影正文

《骗局》剧情简介,演员介绍,专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04 09:22:46 浏览次数:233
关于《骗局》剧情简介,演员介绍,专题内容

目录

1、"我是你领导"骗术,究竟怎么骗人
2、龙芯是不是骗局啊
3、快彩投资是骗局吗
4、低价手机充值卡是骗局吗?
5、松花粉的骗局是怎样的?
6、经济史上著名的三大阴谋骗局
7、  中国移动最近在各大地区推出免费送平板电脑,电脑活动,,实乃是一个骗局。笔者以亲身经历讲述骗局过
8、求一些经典骗局的总结
9、保险到底是不是骗人的?

 

1、"我是你领导"骗术,究竟怎么骗人


(摘自网络)
您也许接到过这样的电话:对方能直接叫出你的名字,让你到他的办公室来一趟,如果你认为这是你的某个领导,那么,随后的骗局就在你去他办公室的路上精心展开。这种电信诈骗手段似乎已经耳熟能详了,但全国每天仍然有很多人会落入这样的陷阱,遭受经济损失。而追根溯源,这种“我是你领导”的手法也只是早年间“猜猜我是谁”电信诈骗的升级版,并且它们的源头都指向一个地方:广东电白。
张先生在佛山一家电子科技公司上班,一天晚上他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直接叫我名字,说明天上班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吧,我就停顿了一下,我一下没有猜到是谁,他就说你还不知道我是谁吧?听声音跟我们领导很像,我就直接报了领导名字,他说对是我。”
这位自称是小张领导的人说这个号码是他的私人号码,小张也没多想,于是,第二天上午8点多,小张准备如约按照领导的要求去他的办公室。8点10分,“领导”打过来电话说:“等一下你先别过来,我这边在接待那些领导,你现在出去帮我买几个红包。”
小张听从“领导”的吩咐去买了红包,这时电话又响了:“对方说,你现在身上有没有钱,我说没有,对方说看你卡里有没有,这边领导求人办事收红包不是很好,我给一个账号你给打过去,到时候你拿着银行票,回来我再一起报销给你。”于是,小张按照指示,给这个指定的账号打入了2000元。之后,对方又让他打入3000元。
为了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小张只好按照要求,又给这个账户打了3000元,这时他感觉似乎有些不对劲。小张把“领导”的号码发给公司另外一个领导询问,才发现自己上当了。
这时,已经得手的电话那头的所谓“领导”还是没有放弃,一而再再而三地打电话过来,编造各种理由让小张给他指定的账户打款,小张把电话录了音,并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从2014年起,很多人都曾像小张一样,接到过陌生号码的来电,听到一个类似广东口音的声音,自称是接听者的“领导“,可这个“领导”却从来不主动说自己是谁,而是让你听声音来辨别,“全凭你觉悟”,“领导”也不是让你干具体的工作,而是叫你“明天到办公室来一趟”,如果你不小心掉入陷阱,这位“领导”就会用各种理由要求给他打款,这种新型诈骗手段是之前“猜猜我是谁”的升级版。虽然手段并不高明,却屡屡有人受骗上当,并且遭受不小的经济损失。据公安侦查,这种类型的电信诈骗几乎全部来自广东电白,这里已经被公安部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整治的7个地域性电信诈骗犯罪源头地之一。受害人小张遭遇的也是来自广东电白的此类电信诈骗。
广东警方表示:“出动接近300个警力,在我们省的多个市,同步采取收网行动,一共抓获了52人,都是电白的,缴获一大批手机、银行卡、电话芯片还有POS机。”
广东电白的麻岗和树仔两个镇是电信诈骗团伙的重灾区。整个电白排查出的犯罪重点人员1698人,而麻岗和树仔两镇就占了1005人。记者在这里看到,道路两侧到处都挂着反电信诈骗的宣传标语。这里怎么会成为此类电信诈骗的源头地呢?据了解,电白麻岗和树仔两镇一些年轻人外出打工,普通话也说得相对好些,慢慢接触到了电信诈骗的门道,开始走上了这条路,慢慢地,老乡同学亲戚之间一个传一个,渐渐形成了电信诈骗的产业链条。记者来到了茂名市第一看守所,见到了警方抓获的小张这起案子的犯罪嫌疑人罗某。他也是电白人,他告诉记者,打200个电话,可能有一、两个上当的。
罗某说,他本来在广州打工,给人做装修水电工每月也有5000元的收入,养家维持基本的生活不成问题,但看到周围的同乡靠打电话不用费劲就能发财,自己也心生羡慕,于是也干起了这一行。
罗某讲,他们镇上很多人做这行,每天要打上百个电话。与早期的“猜猜我是谁”相比,桥段演变成“我是你领导”的同时,诈骗分子的规模也在发生变化。
据罗某说,他们中分为电信诈骗的组织策划者、银行卡提供者、公民个人信息提供者和拨打电话组、取款组5个环节,这些人构成了完整的诈骗链条。像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有的靠诈骗的组织者提供,有的从网上就能直接购买。
这些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住址、电子邮箱、有的甚至详细到职业及包括驾驶车型和车牌号、发动机号,令人触目惊心。记者按照犯罪嫌疑人的说法,在QQ查找里面输入出售个人信息,果然有很多QQ号码上公然出售公民的个人信息资料。
有了公民信息,负责拨打电话的犯罪嫌疑人就可以实施诈骗,成功后即让受害人往其指定的银行卡账号转钱。而这些银行卡都不是用诈骗分子本人的名字开具的。这些银行卡从何而来呢?警方抓获了这起案件中负责倒卖银行卡的嫌疑人杨某。
杨某交代,在他用购买的身份证办银行卡的时候,也遭遇到银行工作人员质疑照片不符的时候,需要他提供辅助的证件。为了应付银行的审核,李某还特意用自己的照片和所购买身份证的信息办了假的驾驶证蒙混过关。
每套银行卡和身份证、电话卡可以卖到1300元,除去手机卡以及银行卡的开户费,每套资料净利润为800元,这样一天下来轻轻松松就能赚到上千元甚至几千元不等。由于工作轻松,来钱快,不少贪慕虚荣的年轻人选择了做这一行。而此种“猜猜我是谁”以及升级版的“我是你领导”类电信诈骗之所以从2006年就开始在电白这个粤西海滨小城发源盛行,也与这里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不无关系。针对这种状况,电白区成立了反电信诈骗工作组,进村入户进行宣传教育排查,并对检举揭发诈骗分子的群众给予奖金奖励。为了追逃诈骗分子,区政府还专门印发了6万多副扑克牌通缉令,向两个镇的群众下发。警方表示,扑克牌通缉令里面的54个被通缉人员,目前已经有21人被抓归案。
除了当地政府的严厉打击,为了从源头堵住漏洞,电白区三大通信运营商也与公安机关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及时将系统内可疑的电话号码提供给当地公安机关分析研判。
对于发现异常的号码,电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关停。到目前为止,已经关停了约3万个电话号码。电信诈骗一宗单一的案件有时候由于诈骗金额或证据不足等原因不足以给犯罪嫌疑人定罪,有的犯罪嫌疑人抓了放走,过几天又因为其他案子被抓了回来,很难形成对电信诈骗分子的有力震慑。为此,公安机关建立了反诈骗台账管理系统,利用公安、金融、通信等部门参与的大数据平台,对案件进行比对串并,配合全国各地来电白办案的公安机关迅速锁定嫌疑人。
被公安部列为全国第一批地域性职业电信诈骗犯罪7个重点地区的,除了节目中提到的广东电白,还有海南儋州、广西宾阳、江西余干、湖南双峰、福建新罗和河北丰宁。虽然各个地方诈骗手法各不相同,但目的一致而且受害者遍布全国。广东电白的电信诈骗通过群防群治,效果明显,不仅打击了犯罪,挽回大量经济损失,也扫除了法律盲区,同时为全国其他地方治理电信诈骗顽疾积累了有益经验。

2、 龙芯是不是骗局啊


不是,一点点做起来的,只是买了个授权的mips指令集,主要是国内操作系统差距太大了,CPU 要想起来,生态环境起来才能保证CPU的真正进入快车道,现在龙芯 可以盈利了。自负盈亏。还有一点,好多人对龙芯 和汉芯 这两个搞混了。作假的是汉芯。龙芯做了快18年了,如果是假的怎么可能一直活着。长时间的积累才能看到成果,核心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
 

3、快彩投资是骗局吗


要说是骗局,其实真是,这两天我就在玩,输了好几百算少的了。刚开始让你尝到甜头,等不中了,她会让你加倍下注,连续不中的时候一次比一次下的多,分为1,3,8,18,45,118,318,875,2450这些倍数,如果一元起步,累计起来就是3836元,我5元起步遇到了875倍,没钱下注,因此血本无归,试想,比我起步更大的得陪多少?这是有人后台操控的。挣到钱了,大家都放松警惕了,贪心的欲望疯狂起来了,钱也就下的多了,这时候一直一直不中,等到大家都已经没钱在继续下注的时候,中了!这就是套路!当然,如果你的钱够多,多少钱都压的上的话,那你也确实能大赚一笔,可这样的人能有多少?大多数人都给赔钱的,如果赔钱了你还想东山再起,那你只会越陷夜越深!在这提醒广大朋友,千万不要相信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全是陷阱!切记切记!希望有缘人能够看到我的发言,及时收手!
 

4、低价手机充值卡是骗局吗?


2018年11月9日,我在淘宝阿里巴巴平台上想充话费,最终在阿里巴巴的搜索框里搜索“正规充话费充值卡”字样,跳出来一堆信息,其中我有一家叫“上海龙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店铺,他们打着正规的旗号勾引消费者,我想在店铺下单,可是店铺显示手机无法下单,于是我问店家,你们家话费充值卡怎么卖,店家回答说加微信了解详情,我就加了微信,店家给我发了一张代理表,因为之前充过这样的话费,确实真实充值了200元,我就完全相信了他给了价格,价格比较低,200张以上是45元一张,100张以上是60元一张卡。店家自称叫王亚军,手机号就是微信号,手机显示新疆乌鲁木齐号码13579937225,银行卡号是:622908513006401810,兴业银行。我想着家里人多顺便代理可以卖卖就订了200张,总价格是9000元整,店家叫我先付订金500元,我微信电话反复确认卡违法吗,违法的不干,店家也只强调是正规卡,我就相信了,店家叫我付500定金,尾款等货到之后再付,于是我于11月9日下午16点40左右通过手机银行用我的农行卡转账给他兴业银行卡号如上汇款500元并截图给他,他就给我寄顺丰到付并把快递单号给我,卡是从新疆乌鲁木齐寄来的。11月12号我收到这批卡是一张也没法用的状态,我问店家怎么弄,店家叫我打新疆运营商客服报序列号查余额,我打了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客服,只有移动回答卡里有一百元,有效期到2019年12月31日,但卡上有效期是2020年12月31日,联通电信回答查无此卡,于是我问店家怎么回事,店家回答联通和电信这个客服是新来的,好多顾客反应他们不会查,由于骗子态度一直很耐心,我就再一次相信了,于是问他什么时候能充值,店家回答必须付完尾款,激活了才能充值,我想着快点激活完快点使用,于是11月12日下午15点30左右给他付了尾款8500元,付完后截图给他,他说一会儿就给我激活开通让我稍等一下,就这样一小时过去了,他给我截图发来说我是新代理要交5000元保证金,认证完之后钱会退,我说我没钱了,之前也没说要交钱的事为啥现在突然要交钱。他立马打电话过来,好多事情现在回想不是他热情,而是怕在微信留下痕迹才一直打电话给我,他说你是担心钱不退给你还是怎么的,钱肯定会退你不能卡在这一步,我当时有点怀疑了,但是想想那么多钱交了就再相信最后一次,于是16点30左右我又用农行卡汇款5000元,后悔至极。付完以后他让我下载非官方微信输入他给的机器码就是激活码,怎么输都说激活码不存在,再联系他也爱理不理,这时我彻底明白了,就是诈骗,后来他又找一个所谓的售后客服电话13062507252显示南京号码,来联系我,客服说明天再联系我给我说怎么回事,跟我要微信,我说你加我微信,我微信是haocg0302,可是一直没加,第二天我又找他们,一直打不通,好不容易接了他们说给我换,但是必须要我把卡寄回去再换,我不敢寄了,我说我已经交了1万4,现在先给我试用一张看看能不能充值成功,对方死活不肯,也不肯退保证金,非要我把手上寄回去才行,寄到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 玉兰路88号 南部创业园 13062507252 刘先伟收,这个地址,对方说要么把卡全部寄来,要么你爱咋地咋地,意思就是钱不会退我的,因为我知道这是诈骗,所以也不敢寄了。我打电话问新疆伊犁兴业银行,把事情说了一遍,银行告诉我这个王亚军可能并非是本人,是97年的小孩,我的钱打进去立马就在别的取款机被取走了。我彻底知道这个诈骗团伙太高明,我确实是鬼迷了心窍,后悔至极,目前他们信息店铺还在阿里巴巴上,希望我的这件事能引起广大群众重视,避免广大群众被骗,也希望警方能够赶紧抓获这帮团伙,为民除害!
 

5、松花粉的骗局是怎样的?


我老公不知道是谁给洗脑了,加入了松花粉的行列……说松花粉治百病,如邪门了,我说啥也不信,把松花粉说的神无奇神
现在社会一些人就抓住老年人怕死的心态,让它们吃,然后加入里面,骗人……大家给我出个主意,咋样才能不让死老头子不再参与,这帮人的嘴太厉害了,死人能说活了,把钱让你自己从兜里掏出来交给他,我恨死这些人了。
 

6、经济史上著名的三大阴谋骗局


南海泡沫事件——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证券市场泡沫事件

“泡沫经济”一词即来源于此事件。
17世纪末,英国经济兴盛。然而人们的资金闲置、储蓄膨胀,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为此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于是南海公司于1711年成立。
1719年,公众对股价看好,促进当时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反作用于股价的上升。
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英国下议院通过南海公司交易议案后,南海公司的股价立刻由129英镑窜升至160英镑。当下议院也通过议案时,股价又涨至390英镑。于是投资更为踊跃,半数以上的参议员纷纷介入,连国王也不例外。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
1720年6月,英国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开始质疑,波及南海公司。
1720年7月起,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12月跌至每股124英镑,南海泡沫破灭。
英国的财政部长在南海公司的内幕交易中,私赚90万英镑利润。丑闻败露后,他被关进了英国皇家监狱——伦敦塔。但是,那些不知情的投资人比他更悲惨。损失惨重的还有英国经济和政府信用。

===============================================

郁金香泡沫,简言之,是社会集体投机赚钱的获利心理造成,后果是迟早爆炸的炸弹传来传去,落到最后的人倒霉.并会造成社会经济恶性动荡.损害了经济本来的发展趋势.
提起郁金香,许多人立刻就会想到被誉为“鲜花之国”的荷兰。的确,荷兰人钟爱郁金香,将其奉为国花,并把它和风车、奶酪和木鞋一起,统称为荷兰的“四大国宝”。每到暮春时节,满山遍野的郁金香争奇斗艳,晶莹修长的叶片,像装满美酒的酒杯似的花朵,透明馨香,令人心醉。法国作家大仲马在他的传世名著《黑郁金香》中,曾这样赞美一种名叫“黑寡妇”的黑色郁金香:“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小说家优美的笔调,更为郁金香增添了一层传奇而又浪漫的色彩。
然而,如今的大多数人可能并不了解,曾几何时,郁金香美丽的花朵,竟使无数荷兰人为之疯狂;一枚看起来与洋葱头别无二致的郁金香球茎,竟然价值连城;甚至整个国家,都因郁金香而陷入混乱之中,并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历史上最大的三个泡泡——郁金香投机风潮

郁金香投机风潮

人们绝难想到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第一起重大投机狂潮是由一种小小的植物引发的。
这一投机事件是荷兰由一个强盛的殖民帝国走向衰落而被载入史册的,它也是迄今为止证券交易中极为罕见的一例。经济学上的特有的名词"郁金香现象"便由此而出!
让我们回溯到17世纪的荷兰,看看世界投机狂潮的始作俑者是如何为之疯狂如何为之悲泣的。
郁金香,一种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郁金香原产于小亚细亚,在当地极为普通。一般仅长出三四枚粉白色的广披针形叶子,根部长有鳞状球茎。每逢初春乍暧还寒时,郁金香就含苞待放,花开呈杯状,非常漂亮。郁金香品种很多,其中黑色花很少见,也最珍贵。郁金香的花瓣上,多有条纹或斑点,容易受病毒的侵袭。
17世纪的荷兰社会是培育投机者的温床。人们的赌博和投机欲望是如此的强烈,美丽迷人而又稀有的郁金香难免不成为他们猎取的对象,机敏的投机商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以待价格上涨。在舆论鼓吹之下,人们对郁金香的倾慕之情愈来愈浓,最后对其表现出一种病态的倾慕与热忱,以致拥有和种植这种花卉逐渐成为享有极高声誉的象征。人们开始竞相效仿疯狂地抢购郁金香球茎。起初,球茎商人只是大量囤积以期价格上涨抛出,随着投机行为的发展,一大批投机者趁机大炒郁金香。一时间,郁金香迅速膨胀为虚幻的价值符号,令千万人为之疯狂。
郁金香在培植过程中常受到一种"花叶病"的非致命病毒的侵袭。病毒使郁金香花瓣产生了一些色彩对比非常鲜明的彩色条或"火焰",荷兰人极其珍视这些被称之为"稀奇古怪"的受感染的球茎。
"花叶病"促使人们更疯狂的投机。不久,公众一致的鉴别标准就成为:"一个球茎越古怪其价格就越高!" 郁金香球茎的价格开始猛涨,价格越高,购买者越多。欧洲各国的投机商纷纷拥集荷兰,加入了这一投机狂潮。
1636年,以往表面上看起来不值一钱的郁金香,竟然达到了与一辆马车、几匹马等值的地步。就连长在地里肉眼看不见的球茎都几经转手交易。
1637年,一种叫"Switser"的郁金香球茎价格在一个月里上涨了485%!一年时间里,郁金香总涨幅高达5900%!
所有的投机狂热行为有着一样的规律,价格的上扬促使众多的投机者介入,长时间的居高不下又促使众多的投机者谨慎从事。此时,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整个市场的崩溃。
查尔斯.麦凯在他的著作中讲述了一个故事,他把引发郁金香球茎大恐慌归结为一起偶然的事件。
一位年轻的水手,是一个外国人。初来乍到,他不知道荷兰国内正在掀起起郁金香投机潮。水手因卖力地工作得到了船主的奖赏,离船时他顺手拿了一朵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球茎。那朵球茎是船主花了3000金币,(约合现在3到5万美元)从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买来的。当船主发现郁金香丢失时,便去找那位水手,并在一家餐厅里找到了他,却发现水手正满足地就着熏腓鱼将球茎吞下肚去。水手对郁金香的球茎的价值一无所知,他认为球茎如同洋葱一样,应该作为鲱鱼的佐料一块儿吃。值几千金币的球茎在一个陌生人眼里竟如同洋葱,是水手疯了,还是荷兰人太不理智了,法官难以决断。然而,就是这个偶然事件仿佛一枚炸弹,引起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的恐慌。谨慎的投机者开始反思这种奇怪的现象,反思的结果无不例外地对郁金香球茎的价值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极少数人觉得事情不妙,开始贱价卖出球茎,一些敏感的人立即开始仿效,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恐慌性抛售浪潮,暴风雨终于来临了。
一时间,郁金香成了烫手山芋,无人再敢接手。郁金香球茎的价格宛如断崖上滑落的枯枝,一泻千里,暴跌不止。荷兰政府发出声明,认为郁金香球茎价格无理由下跌,让市民停止抛售,并试图以合同价格的10%来了结所有的合同,但这些努力毫无用处。一星期后,一根郁金香的价格几乎一文不值,——其售价不过是一只普通洋葱的售价。
千万人为之悲泣。一夜之间多少人成为不名分文的穷光蛋,富有的商人变成了乞丐,一些大贵族也陷入无法挽救的破产境地。
暴涨必有暴跌,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下跌狂潮刚过,市民们怨声载道,极力搜寻替罪羊,却极力回避全国上下群体无理智的投机这一事实。他们把原因归结为那个倒霉的水手,或把原因归结为政府调控手段不力,恳请政府将球茎的价格恢复到暴跌以前的水平,这显然是自欺欺人!
人们紧接着把求援之手伸向法院。恐慌之中,那些原已签订合同要以高价购买的商人全部拒绝履行承诺,只有法律才能督促他们依照合同办事。然而,法律除了能干预某些具体的经济行为外,它是决不能凌驾于经济规律之上的。法官无可奈何地声称,郁金香投机狂潮实为一次全国性的赌博活动,其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人们彻底绝望了!从前那些因一夜乍富喜极而泣之人,而如今又在为乍然降临的一贫如洗仰天悲哭了。宛如一场恶梦,醒来之时,用手拼命掐自己的脸蛋才发觉现实就在梦中。身心疲乏的荷兰人每天用呆滞的目光盯着手里郁金香球茎,反省着梦里的一切…… 世界投机狂潮的始作俑者为自己的狂热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荷兰经济的繁荣仅昙花一现,从此走衰落。
郁金香球茎大恐慌给荷兰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之陷入了长期的经济大萧条。17世纪后半期,荷兰在欧洲的地位受到英国有力的挑战,欧洲繁荣的中心随即移向英吉利海峡彼岸。
郁金香依然是郁金香,荷兰却从此从世界头号帝国的宝座上跌落下来,从此一蹶不振。
"郁金香现象"成了经济活动特别是股票市场上投机造成股价暴涨暴跌的代名词,永远载入世界经济发展史。

==================================

密西西比泡沫的特征
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在1719年又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这两个泡沫的相同之处是:法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和当年郁金香价格一样在很短的时期内大起大落。从1719年5月开始,法国股票价格连续上升了13个月,股票价格从500里弗尔涨到一万多里弗尔,涨幅超过了20倍。法国股市从1720年5月开始崩溃,连续下跌13个月,跌幅为95%。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和郁金香泡沫的不同之处在于:荷兰郁金香泡沫基本上是民间的投机炒作,但是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却有着明显的官方背景。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涉到的人数有限,而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却发生在股票和债券市场,把法国广大的中下阶层老百姓都卷了进去。从这一点来说,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更具有现代特色。
约翰·劳的金融理论
在18世纪初,由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连年发动战争,使得法国国民经济陷于极度困难之中,经济萧条,通货紧缩。当时法国的税制极不健全,不仅对法国王室贵族豁免税收,而且其他地方的漏洞也很多,尽管法国政府不断提高税率,穷征暴敛,依然入不敷出,国库空虚,债台高筑,老百姓怨声载道,国家危机重重。
就在这个关头,货币理论的一代怪杰约翰·劳(John Law)应运而生。约翰·劳出身于英国爱丁堡,青年时代接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学教育。年轻时的约翰·劳血气方刚,他在1694年一场决斗中杀了人而不得不逃亡他乡。约翰·劳在欧洲流浪时期仔细观察了各国的银行、金融和保险业,从而提出了他独特的金融理论。和许多18世纪的经济学家一样,他认为在就业不足的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可以在不提高物价水平的前提下增加就业机会并增加国民产出。一旦产出增加之后,对货币的需求也会相应跟上来。在实现了充分就业之后,货币扩张能够吸引外部资源,进一步增加产出。他认为纸币本位制要比贵金属本位制更好,纸币本位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给了发行货币的银行更多的运转空间和控制宏观经济的能力(参见Law,1760)。说白了,采用贵金属本位制,发行货币要看手上有多少金子银子。之所以被称为贵金属,是因为金银在世界上的储量有限,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增加金银的供给量。纸币本位制就没有这个限制。如果金融当局愿意的话,启动银行的印钞机,要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纸币本位制的这个特点使之像一把双刃剑,在增强了金融货币政策影响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导致通货膨胀的危险。约翰·劳认为拥有货币发行权的银行应当提供生产信贷和足够的通货来保证经济繁荣。他所说的货币供给中包括了政府法定货币、银行发行的纸币、股票和各种有价证券(参见Michael Bordo,1994)。不难看出在约翰·劳的理论中已经蕴藏了当代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一些基本观点。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高度赞扬说,约翰·劳的金融理论使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跻身于第一流货币理论家的行列之中。
天赐良机,约翰·劳获得了用武之地
1715年,法国摄政王奥莱昂公爵正在为法国的财政窘态犯愁。约翰·劳的理论好像是向他抛出了一个救生圈,似乎法国只要建立一个能够充分供给货币的银行就可以摆脱困境,解决国债的资金融通问题。对于手握大权的奥莱昂公爵来说,只要能够搞到钱,就是建立10个银行也不成问题。于是,在法国政府的特许下,1716年约翰·劳在巴黎建立了一家私人银行—通用银行(Bangue Genarale)。这家银行拥有发行货币的特权,其货币可以用来兑换硬币和付税。通用银行建立后经营得非常成功,资产总额迅速增加。约翰·劳在1717年8月取得了在路易斯安那的贸易特许权和在加拿大的皮货贸易垄断权。当时,北美的路易斯安那是属于法国的领地。由于路易斯安那位于密西西比河流域,人们便把由约翰·劳一手导演的泡沫经济称为密西西比泡沫。随后,约翰·劳建立了西方公司(Companie d诶ccident)。该公司在1718年取得了烟草专卖权。1718年11月成立了塞内加尔公司(Senegalese Company)负责对非洲贸易。1719年约翰·劳兼并了东印度公司和中国公司,改名为印度公司(Compagnie des Indes),垄断了法国所有的欧洲以外的贸易。约翰·劳所主持的垄断性的海外贸易为他的公司源源不断地带来超额利润。
1718年12月4日,通用银行被国有化,更名为皇家银行(Banque Royale),约翰·劳仍然担任该银行的主管。皇家银行在1719年开始发行以里弗尔为单位的纸币。约翰·劳在贸易和金融两条战线上同时出击,节节取胜,声望鹊起。约翰·劳希望能够通过货币发行来刺激经济,解除法国沉重的国债负担。实践他的金融理论的时刻终于到了。
金融泡沫,昙花一现
1719年7月25日,约翰·劳向法国政府支付了5 000万里弗尔,取得了皇家造币厂的承包权。为了取得铸造新币的权力,印度公司发行了5万股股票,每股面值1 000里弗尔。约翰·劳的股票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股票价格很快就上升到1 800里弗尔。
1719年8月,约翰·劳取得农田间接税的征收权。约翰·劳认为法国的税收体制弊病很严重,征税成本太高,漏洞太多,直接影响到了法国政府的财政收入。约翰·劳向政府建议,由他来承包法国的农田间接税,实行大包干,每年向政府支付5 300万里弗尔。如果征的税赋收入多于这个数字,则归印度公司所有。由于这个数字大大高于法国政府的税收岁入总额,奥莱昂公爵何乐而不为?在约翰·劳的主持之下,印度公司简化征税机构,降低征税成本,尽力扩大税基,取消了对皇室贵族的免税待遇。当然,为此约翰·劳得罪了不少贵族豪强。印度公司在法国声名大噪,促使其股票价格连连上涨。在1719年10月约翰·劳的印度公司又接管了法国的直接税征税事务,其股票价格突破了3 000里弗尔。
1719年约翰·劳决定通过印度公司发行股票来偿还15亿里弗尔的国债。为此印度公司连续三次大规模增发股票:在1719年9月12日增发10万股,每股面值5 000里弗尔。股票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股票价格直线上升。
1719年9月28日印度公司再增发10万股,每股面值也是5 000里ザ?T?719年10月2日再增发10万股。股票价格一涨再涨,持续上升。印度公司的股票的面值在1719年4月间只不过为500里弗尔,在半年之内被炒作到18 000里弗尔。
1720年初,约翰·劳攀上了他一生的顶峰。1720年1月,约翰·劳被任命为法国的主计长和监督长。他一手掌管政府财政和皇家银行的货币发行,另一手控制法国海外贸易与殖民地发展。他和他的印度公司负责替法国征收税赋,持有大量的国债。随后,印度公司干脆接管皇家银行的经营权。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家有如此好的机会来实践自己的理论。印度公司的股票价格猛涨不落,吸引了大量欧洲各国的资金流入法国。约翰·劳为了抬高印度公司股市行情,宣布其股票的红利与公司的真实前景无关。他这种深奥莫测的说法进一步鼓励了民间的投机活动。空前盛行的投机活动必然极大地促进了对货币的需求。于是,只要印度公司发行股票,皇家银行就跟着发行货币。每次增发股票都伴随着增发货币。约翰·劳坚信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增发银行纸币→换成股票→最终可以抵消国债。1719年7月25日皇家银行发行了2.4亿里弗尔货币,用以支付印度公司以前发行的1.59亿里弗尔的股票。1719年9月和10月,皇家银行又发行了2.4亿里弗尔货币。
正如弗里德曼所指出的那样,通货膨胀说到底是一个货币现象。在大量增发货币之后,经过了一个很短的滞后期,通货膨胀终于光临法国。在1719年法国的通货膨胀率为4%,到1720年1月就上升为23%。如果说在1720年之前只是一些经济学者们对约翰·劳的政策表示怀疑,通货膨胀则直接给广大民众敲响了警钟。随着民众信心的动摇,在1720年1月印度公司的股票价格开始暴跌。
为了维持印度公司股票价位,约翰·劳动用了手中所掌握的财经大权。他把股票价格强行固定在9 000里弗尔,并且维持在这个价位上两个多月。约翰·劳的政策使得股票货币化,进而迅速推动了通货膨胀。1720年3月25日货币发行扩张3亿里弗尔,1720年4月5日扩张3.9亿里弗尔,1720年5月1日扩张4.38亿里弗尔。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货币流通量增加了一倍。
到了1720年5月,约翰·劳实在支持不下去了。他发布了股票贬值令,计划分7个阶段将股票的价格从9 000里弗尔降到5 000里弗尔,同时也降低纸币的面值。约翰·劳和他的印度公司制造经济奇迹的神话突然破灭了。约翰·劳的指令马上就导致民众的恐慌,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资产,争先恐后地抛售股票。股价在1720年9月跌到2 000里弗尔,到12月2日跌到1 000里弗尔,1721年9月跌到500里弗尔,重新回到了1719年5月的水平。
约翰·劳使出了全身解数希望能够恢复民众的信心,但是,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民众的怒吼中。在股票崩盘中倾家荡产的法国人认定约翰·劳是头号骗子。1720年约翰·劳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四面楚歌中他重施当年逃亡故伎,连夜出走比利时。法国的支付方法又恢复到以硬币为基础的旧体制。密西西比泡沫的破产连累“银行”这个名词在法国被诅咒了一个世纪。9年之后,约翰·劳在无穷追悔之中客死他乡。
尽管约翰·劳的大胆实践彻底失败了,但是,不能以人废言。约翰·劳的经济理论中包含着不少合理的因素,他在金融理论上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在约翰·劳的时代,他不可能对泡沫经济以及相关的理性预期学说有所了解。在他扩大货币供给的时候,没有料到会导致金融投机的热潮。他非但没有能够及时制止这种金融投机,反而在相当程度上推波助澜,终于使得大局败坏,以致不可收拾。
 

7、  中国移动最近在各大地区推出免费送平板电脑,电脑活动,,实乃是一个骗局。笔者以亲身经历讲述骗局过


差一点被骗,果然天上不会掉馅饼,然后后来又经过那家店看到又有经理在里面骗人,当时就想上去骂他
 

8、求一些经典骗局的总结


西班牙囚徒骗局(the Spanish Prisoner Con[1])是最古老的长线骗局(是一个复杂、计划完善、并且回报丰厚的骗局,即让“目标”认为他可以得到比他自己的投资多很多倍的回报)。它起源于16世纪后期的英格兰(1588)。这是一个简单的骗局,但如果诈骗成功的话往往可以骗到一大笔钱。 当时骗局的背景是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英格兰。英格兰整天处于西班牙入侵的战乱威胁中,两个国家正存在极度的信任危机。知道这个背景你才能明白诈骗是如何进行的。 骗局的原始形式: 骗子编造一个有说服力的故事去接近富有的目标,告诉诈骗目标,他有一个有钱的同伴以一个假身份被囚禁在西班牙的监狱里,当时西班牙正处于国王菲利普二世的执政下。 骗子告诉目标,那个囚犯不能暴露他的身份,指望通过他来筹集足够的钱使他获释。这个骗子继续编故事,说被关在西班牙监狱里的囚犯委托他用尽任何办法去筹集这笔钱。这个骗子于是说要给被骗目标分一杯羹,让他出一些钱,承诺他等囚犯被放出来就给他一笔数目非常可观的钱作为酬谢。还许诺说,把囚犯漂亮的女儿许配给他,以此来刺激诱惑他。 一旦目标掏了钱,骗子就假装消失一小段时间,表面上看是去交钱保释那个囚犯去了。然而,诈骗才刚刚开始……过一段时间骗子会说,要保释那个囚犯多么的困难——当然,现在需要更多的资金,然后再越来越多。最终,被骗目标的钱财被耗尽之后骗子就彻底消失了。 西班牙的囚徒诈骗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它强调保密,也就是说如果被保释囚犯的身份泄露的话,目标就将什么也得不到。这个骗子也会时不时地经常提到,他被选来去做这件事也是经过仔细考察了他的人品的。 骗局的变种: 一个有趣的西班牙囚犯骗局的变体是,那个囚犯被说成是一个废黜的公主。说如果他筹集到保释公主的钱,公主将很乐意嫁给他。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目标开始怀疑这是一个骗局的时候,骗子就又会找到他并且把一封公主亲自写的信交给他。信中说,公主已经被释放,现在在法国。但她还需要几百块黄金,以确保她的最后顺利过海。目标听到这些很高兴,又掏了钱。但是,骗子还没完…… 接下来,公主又写信说,她需要更多的资金,因为她的父母——前国王和王后,也被关押着。再然后,她又说西班牙间谍发现了她想要逃跑的事情,她得把钱都给那个间谍。 每一次目标都被一个新的故事忽悠,并且不断地往外掏钱。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许多骗子的同伙,一些小角色陆续出场。 骗局的结束也就是公主到达的时候,最后,在目标的家门口,西班牙间谍突然出现“谋杀”了那个骗子。这就要求那个骗子身上装着一个“Cackle-Bladder”(在骗局谋杀中使用的装着鸡血的袋子,当“西班牙间谍”用假枪向他射击时他就弄破袋子让鸡血流出然后倒地假装死亡)。目标肯定被吓坏了,这时公主跑到他身边,温柔地亲吻他,告诉他,她必须流亡否则他们俩都活不了。从此被骗目标就再也没见过那个“公主”了

号称世界“十大”经典骗局

此举是为了提醒世人警惕形形色色的诈骗活动

自从钱被发明之后,骗子们就开始挖空心思从别人手中骗钱。去年,英国约有2800万人成为被诈骗的对象,根据英国政府公布的数字,大约10亿英镑在金融诈骗中流失。近日,有媒体罗列出史上最胆大包天的十大骗局,提醒世人警惕金融诈骗。

连环信

戴夫·罗斯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连环信的始作俑者。20年前,第一封格式化的连环信从邮局发出,连环信的标题是“快速赚钱”,信中要求收信人将一定数额的钱寄到信中列出的几个名字名下,然后将这封信复制寄到其他地址。连环信中许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用小投资赚大钱,在60天内就能赚到4万英镑。戴夫·罗斯是否真有其人,谁也无从知晓。

彩票骗局

加拿大的有组织犯罪团伙给一些英国家庭(通常是老年人)打电话,告诉他们中了加拿大的彩票大奖,而要兑奖,必须先缴纳一定数额的手续费。尽管手段很拙劣,但仍有很多英国人上当,有人甚至被骗走4万英镑。

传销诈骗

2001年,一个名为“女人授权给女人”的金字塔传销诈骗案成为世界报纸重点报道的对象,这一诈骗案席卷整个英国,令许多英国妇女遭受巨大损失。这一骗局采取交纳入会费的方式,鼓励女性投资,许诺投资3000英镑就可以得到24000英镑的回报,还竭力从会员那里套取其家人和朋友的联系方式。很多人因此失去了3000英镑的入会费。

“419诈骗案”

你是否收到过一封英文电子邮件,写信人自称是尼日利亚政府某高官的家人,因政变或贪污行为暴露,其银行账户被冻结,需要有人帮助才能将数千万美元转移出来,然后要求你提供资金以及银行账号的细节,帮助他们转移这笔资金,并许诺给你丰厚的回报,但实际上他们会取空你的账户。这就是尼日利亚“419诈骗案”。
据调查,尼日利亚骗子每年在网上行骗钱财达4000万美元。

征婚骗局

人们常说,爱情会遮蔽人的眼睛。这或许是越来越多爱情骗子通过互联网交友中心诈骗的原因。今年初,一位名叫拉姆的新加坡已婚妇女因利用征婚骗钱而被判入狱6个月,她以结婚为诱饵,骗取了一名美国男子45000美元(折合22000英镑)。

“庞氏骗局”

20世纪最典型的骗局之一是“庞氏骗局”,这是金字塔传销的模板之一,后来的许多骗术都是从“庞氏骗局”衍生出来的。庞氏骗局得名于查尔斯·庞兹,他1920年开始从事投资欺诈,大约4万人被卷入骗局,被骗金额达150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 5亿美元。庞兹最后锒铛入狱。

金字塔传销骗局

上世纪90年代,阿尔巴尼亚2/3的人口在最具破坏性的金字塔传销骗局中失去了自己的毕生积蓄,引发街头骚乱,导致数千人死亡,在这个贫穷的国家差点掀起了一场内战,最后导致政府垮台,因为一开始,这一骗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克洛斯骗局

巴洛·克洛斯骗局是英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骗局之一。上世纪80年代,巴洛·克洛斯公司吸收了18000位私人投资者的资金,这些受骗者都认为自己投资的是没有风险的政府债券。实际上,大笔资金进入了公司的创始人彼得·克洛斯的私人账户,他把这笔钱用来购买私人飞机、豪华汽车、豪宅和豪华游艇,过着奢侈的生活,直到被揭发出来,锒铛入狱。

白血病骗局

一些骗子颇懂得触动人们的心弦。几年前,美国印第安纳州有一对夫妇声称自己的孩子患上了白血病,希望能够在孩子死前尽量满足她的梦想。整个小镇都被调动起来为他们捐款,最后筹集了13000美元。结果,事实证明,他们的孩子很健康,而他们一家人带着骗取的13000美元,飞到佛州的迪斯尼乐园大玩了一场。

虚拟银行骗局

今年初,风靡全球的在线游戏《第二人生》中出现了一个虚拟银行“Ginko Financial”,它声称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高额回报。但该虚拟银行很快倒闭,导致许多人无法拿回自己的投资。之后,《第二人生》上又出现了一个银行,它在吸收了众多虚拟货币——林登币之后,关门大吉,而银行的两位开办者把250万林登币兑换成了现实中的货币——5000美元,再也不在《第二人生》上露面。
 

9、保险到底是不是骗人的?


我曾是保险公司业务员,最近看到了网上很多有关保险的文章,我来向大家解释一下保险行业的现状,细读之后您将终生受益非浅。
1、保险的业务员保守估计30%是在欺*诈客户。这里包括有意和无意的。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超高淘汰率,是对客户极不负责任行为。例如:有人事后发现被某保险业务员骗了,向该保险公司投诉,此时该业务员已离开了公司。这时连投诉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业务员在保险公司只呆一个月的大有人在,呆两年的不到7%,呆五年不到2%。目前,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在出错时有一句统一的口径"现在中国保险行业还没有规范,我们都还在学习"来为自己开脱。我们不妨要问一下:"你们在学习,客户就该为你们缴学费吗?"这种强盗逻辑苟延残喘地已成所有保险公司不成文规定。十年前是这句话,今天还是一字不改。
2、从合同的性质上讲保险合同是一种非常不公平的合同,因为,合同的文字条款是保险公司单方制定,有的文字条款是有多种解读,所以,一旦打官司,吃亏的是客户。保险理赔时就更麻烦了,保险公司是不会那样干脆理赔,可能80%是要上法院打官司,也就是讲一旦你和保险公司签定保险合同,以后你和这家保险公司打官司机率是80%,除非你放弃理赔,在这80%中能胜诉大概是15%,因为保险合同文字条款是有多种解读,能获正常理赔是20%。因此,你买了一份保险能的到理赔概率是35%。"
3、分红型保险:分红险的红利不比银行利息好,更是将"活钱"变成"死钱".投保人绝大部份人会在三年内感觉上当而退保,(合同期内,客户要解除合同时,保险公司是要扣相当一部份金额.而银行只将定期的利息以活期算。)因此,该险种是保险公司最赚钱的险种。除非你是钱多了没地方花或在洗黑钱才需要该险种,否则,该险种是绝大部份人所不需要的。它的最好作用应该大概是用来洗黑钱。自然也就成了那些贪官污吏们的最爱,把那些来历不明的"黑钱"以他们的子女名义洗成了"合法"赚得。
保险公司也就为他们提供了最佳场所。所谓"保险"就是用来抵御风险,是用"少量的钱"抵御最大的风险,不是用来理财的,更不能想用保险来赚钱。要想理财赚钱或想抵御货币贬值,可以做基金和国债。所以,分红型保险是借保险的名义骗客户的钱。凡给你大讲保险的理财价值的推销员,您可以马上端起茶杯(干什么?送客!)。投保是为了避险,切记。如,我的一位熟人为了贿赂官员,给他的儿子买了20万的"国寿千禧理财".保险成了最佳洗黑钱工具.
4、重大疾病险是保死的,也就是讲人要是得的病和重大疾病险里某一种病对号入座,这人就是"死路一条"了。如要买这种重大疾病险,不如买生命意外险(生命价值险,也是保死的),因为,功效是一样,可是,交的保费要少的多。如一位30岁的人保重大疾病险30万保额每年要交8千多(退保是可以拿到一点钱),保生命意外险30万保额每一年是一千多。要是对家庭负责,保生命意外险就可以,和保险公司的纠纷也最少。重大疾病险,保险公司赚的是货币贬值的钱和退保时所扣相当一部份金额,所以,你缴越多钱保险公司就赚越多,每年八千多元交20年和一千多元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概念差呢?
注:目前,在中国每年的意外死亡率不到万分之三,一万除三约是3300倍,100元乘3300等于33万,就是生命意外险也已是暴利了,何况其他险种。例如1:我一位朋友的父亲中风后无法讲话,幸好能听的懂,身体半瘫。要求保险公司理赔(在重大疾病险里有一条是丧失言语,注:言语机能的丧失是指因脑部言语中枢神经的损伤而患失语症)。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理由是他还听的懂,有手语,还没有丧失言语。mama的无法讲话又听不懂那是植物人和死人有什么不同。原来重大疾病险是保死的。合同里的文字条款是不是可以多种解读呢?
例如2:在保单里写着"原位癌不在保列"。这句话的意思是"癌细胞还没有扩散的病例不在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合同为什么要用专业的医学名词"原位癌"呢?却不用通俗易懂的词句呢?保险公司的目的不得不让人怀疑。例如3:保险公司制订了诸如"原位癌不在恶性肿瘤的理赔之列,肾衰竭须双肾且不可复原"等保险条款。能得到保险理赔的重大疾病,大都是患者宁愿选择"安乐死",而不是要什么保险理赔,更不要被险种的名称迷惑.合同中的文字游戏:例如:按照康宁终身保险条款,"心脏病(心肌梗塞)"。心脏病等于心肌梗塞。事实是心脏病不能和心肌梗塞划等号。心脏病的概念远远大于心肌梗塞。用括号把心肌梗塞放在心脏病的后面,心脏病(心肌梗塞)放到一起是个大陷井。如果说心脏病有一百种,那么心肌梗塞只是心脏病中的一种,同时具备康宁条款心肌梗塞三个诊断条件的只有心肌梗塞的十分之一。那么这种保障还能有多大呢?
投保时按心脏病为你办理,索赔时按心梗办。可见保险有一定的欺诈性。看病是要花钱的,得了大病,更是要花大钱。所以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购买大病保险,都希望在自己不幸得病的时候,能从保险公司获得一些帮助。人们的愿望是简单而美好的,但是,我提醒大家,你所得的病,要符合保险条款规定的那些"大病"条件,还真是挺难的,在你有生之年能否获得理赔更是一个大大的疑问了。另外,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有很多在保险合同上写着的治疗方式和方法已经或既将不再被医方所选择。所以啊,购买大病保险的时候,您最好去咨询一下医生,看看您的期望值离保险公司的承诺到底有多远。与其讲重大疾病险是"宫廷御宴酒一百八一杯。"不如讲"其实就是那个二锅头掺哪个白开水。"忽悠人的。
5、有的不是保险是储蓄。如现在交3万十年后还6万,但你要看清楚合同,十年后会不会有6万,否则后悔不及。记住!所谓"保险"就是用来抵御风险的,不是用来理财的,更不能想用保险来赚钱。
6、保险公司骗业务员和业务员素质低,没有把合同的条款向业务员讲清楚或业务员还不懂合同条款,就给业务员工作压力,要求做出业绩。业务员只能骗客户,骗一个算一个,骗了就走人。有时公司有意挑起业务员们相互的嫉妒心,这可能也是他们一种"鼓励"手段。有时还会教业务员骗客户,那些无知的业务员还真听他们骗。
例如:最近几年温州人向境外保险公司买保险金额每年是3000多万美元。保险公司要业务员向客户讲:"如果你没有出过境向在境外保险公司买保险,这保险合同是无效的。一旦将来和境外保险公司打官司,中国政府是不会帮你的。"分析:保险合同是商业合同,中国政府是无法帮的了。中国渔民在所谓中国领海南沙被菲律宾的海岸巡逻队打死都帮不了,还指望能帮你在境外打官司,别做梦了。是不是无效合同不是保险公司裁决,商业合同官司只能在保险公司当地法院打官司。这些难道保险公司不懂吗?目的是有意制造别人的恐慌心理。
7、向保险公司投诉是没用的,保险公司是大贼,业务员是小贼,大贼是会包庇小贼。更何况他们是分赃。例如:有的险种佣金最高可以拿50%。第一年客户去保险公司诉,保险公司处理结果是退保被保险公司扣去的金额是客户和骗子业务员每人各付50%,这样的处理就是退保一分钱没有,骗子业务员也没有损失,处理结果的理由是客户也要负一定的责任,没有看合同。保险合同如天书有几人能看懂呢?在他们的字典没有"欺诈"只有"误导"。
目前在全国有两百多万的保险从业人员和一千万多曾是保险公司业务员都在藐视国家法律,不是国难吗?(我在这里提醒大家,您们在买保险时最好准备好摄影机取证,以备日后打官司用。)附:既然,"处理结果的理由是客户也要负一定的责任,没有看合同"。那保险合同上何不文字写明"保险业务员口头解释无效,保险业务员行为不代表本保险公司行为。保险责任以合同为准"。这说明了保险公司放纵保险业务员的***行为。
8、保险公司大量增员是一种营销策略.网上资料显示。2004年,在中国有一千多万人曾经是保险公司业务员,这些被洗过脑的人来到社会为保险公司作免费的广告,这些被"洗脑"式培训的人还要缴费。
9、在保险合同里玩文字游戏。在保单上出现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成为最后的"陷阱"。"及和等"字妙用。
例1:汪小姐于2000年3月花500元购买了某保险公司推出的一种保险套餐,至今续保5年。今年5月底,她在北京市第三医院做了视网膜脱落修复手术,花去3000多元。出院后,汪小姐根据所买的险种,要求保险公司理赔2500元。但保险公司却以理赔条款第119条的规定"视网膜及玻璃体手术属于赔付等级第6等",所以投保人必须做全以上两种手术,才能享受此理赔。单是视网膜不赔,单是玻璃体也不赔,二者缺一不可。
例2:2005年年初,毛妈妈在做一年一度的体检时,不幸查出了有早期胰腺癌症状,需要马上手术。按照之前投保的条款,如果母亲身患癌症的话,可以在住院的时候,申请住院以及手术津贴,于是毛找到了原来给他们办保险的代理人李某,李某听后马上表示他们会妥善处理,但"需要向总部汇报一下"。毛只好等待,因为病情重大,医院多次催他给母亲手术,毛智平只好一遍遍催促李某,但代理人李某始终以正在研究为借口。毛智平开始觉得不大对劲,进而开始觉得"闹心"。一个"等"字抹掉10万元久等之后,忍无可忍的毛智平直接找到该保险公司,一位姓张的经理接见了他,随后表示"这种情况不能赔偿"。张经理不慌不忙地拿出了毛他*的保单,上面的承保范围清清楚楚地写着癌症,后面还有一个括号:"胃癌、肝癌、骨癌、咽喉癌、鼻癌等"。张解释说,"等"的意思是只包括"等"字之前的癌症,其他的就不包括了。毛听后瞠目结舌,一直以来,他以为"等"字的含义是除了前面列举的还包括未列举的,而且当时代理人李某也承诺说,不论什么癌症都可以理赔的,怎么转眼就变了?但是李坚持说当时已经对他说明情况了。毛智平没有证据证明保险公司当时的承诺,只有哑巴吃黄莲--他只是不明白,既然"等"外概不理赔,还要个"等"字干什么。这像个文字游戏,而且还带点脑筋急转弯的玩味。一万元的保费,就成了在这游戏中的学费。
10、在西方发达国家一家保险企业要用上百年的时间健康发展才能成为世界500强,(在美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保险公司一家叫普天寿保险公司,它花了一百二十多年的时间才能进入世界500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成为世界500强(资产从一千亿到六千亿)才用了6年。
11、如你被骗,有证据就上法院起诉。保监会吗!哈哈!试试看吧!没证据就来论坛发帖。告诫其他人严防保险欺诈。现在保险欺诈多,请大家严防保险欺诈。打油诗《保险》保险父母心,纯粹放狗屁。没钱莫须理,有钱老缠你。理赔登天难,催钱逼人急。受骗上当滴,欲告无门第。情面买保险,事后郁闷兮。合同中条款,纯属玩游戏。大病保死症,分红欺诈您。保监是虚设,袒护有目的。营销有欺诈,人人须警惕。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