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花草树木正文

斑舌兰什么时候开花-图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05 10:35:09 来源:惊鸿信息网 浏览次数:388
斑舌兰跟其它兰科植物一样,宜种植于空气流通的环境,附生植物。斑舌兰因其花瓣的独特色彩而得名,花瓣似舌头,花叶呈现出斑点状。丰富的色彩令人赏心悦目!
斑舌兰什么时候开花,什么季节开花呢?

目录

1、兜兰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吗?
2、迎一兰花卉知识
3、通常说的兰花指的是什么植物?如何界定?常见种类有哪些。养护特点是什么?
4、兰花有哪几种?
5、兰花有多少种
6、兰花哪些品种好?
7、看看怎么样,什么花
8、求兰花品种
9、为什么说我国西南部山区是大花蕙兰的故乡?

斑舌兰

斑舌兰
 

1、兜兰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吗?


,全部兜兰属和所有兰科植物分别被列入CITES(华盛顿公约,正式名称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I和附录II,兜兰属各种植物被禁止出现在国际贸易的行列;在第二批公布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兜兰属各种也被列入I级保护物种的行列

2、 迎一兰花卉知识


兰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1]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1]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1]
植物学史编辑
中国栽培兰花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载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已在浙江绍兴的诸山种兰。魏晋以后,兰花已用于点缀庭院。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正如曹植《秋兰被长坡》一诗中的描写。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2]

形态特征编辑
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鳞茎;假鳞茎卵球形、椭圆形或梭形,较少不存在或延长成茎状,通常包藏于叶基部的鞘之内。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
花葶侧生或发自假鳞茎基部,直立、外弯或下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较少减退为单花;花苞片长或短,在花期不落;花较大或中等大;萼片与花瓣离生,多少相似;唇瓣3裂,基部有时与蕊柱合生达3-6毫米;侧裂片直立,常多少围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弯;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通常从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时末端膨大或中部断开,较少合而为一;蕊柱较长,常多少向前弯曲,两侧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时具短毛,花粉团2个,有深裂隙,或4个而形成不等大的2对,蜡质,以很短的、弹性的花粉团柄连接于近三角形的粘盘上。[3]
通常见到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几部分组成。兰花是一种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的花结构与众不同。兰花结构的奇特是为了适应昆虫传粉,且具蕊柱、蕊喙、花粉团和唇瓣等,加之,兰花为两侧对称的花、唇瓣基部形成具有蜜腺的囊和距、雄蕊数目减少、子房下位、花形状、大小和颜色多样、多为草本植物、附生或腐生。[4]

兰花的特殊构造
通常见到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几部分组成。(图)
兰花也有这些结构,不同的是兰花通常有唇瓣。兰花有六枚花被(花萼与花瓣区分不明显,统称为花被),分为内外两轮,其中内轮有一枚特化成了唇瓣。唇瓣的作用是吸引昆虫来传粉并为昆虫驻足提供平台。(图一)
多数兰花的花梗和子房扭转180°。(图二)
假设子房不扭转,兰花就是这样子的。(图三)
有花粉团:兰花的花粉通常粘合成团,称花粉团,作用是便于昆虫传粉时把花粉全部带走,提高传粉效率。当昆虫进入下一朵花时,被带出的花粉团可以自动调整方向,使其正好接触到黏性柱头上,从而完成异花授粉。(图四)
有蕊柱:除子房外,兰花的整个雌雄器官完全融合成柱状体,称蕊柱。蕊柱的形成使得雌雄蕊在空间上分离,促进了异花授粉。(图五)
有蕊喙:兰花的柱关和花药之间有一个舌状的器官(源自柱头上裂片),叫蕊喙,是兰花特有器官,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自花授粉。(图五)[4]

生长习性编辑
喜阴,怕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品种分类编辑
兰花(29种)
  

图 片
分布区域

纹瓣兰

纹瓣兰(学名:Cymbidium aloifolium):
产中国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东南部至南部。生疏林中或灌木丛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00-1100米。从斯里兰卡北至尼泊尔,东至印度尼西亚爪哇,均有分布。[5]

硬叶兰

硬叶兰(学名:Cymbidium bicolor):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西南部至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树上,海拔可上升到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也有分布。[6]

垂花兰

垂花兰(学名:Cymbidium cochleare):
产中国台湾(台北、高雄)。生于阴湿密林中树上,海拔300-1 000米。锡金、印度也有分布。[7]

莎叶兰

莎叶兰(学名:Cymbidium cyperifolium):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蒙自、砚山、麻栗坡、屏边)。生于林下排水良好、多石之地或岩石缝中,海拔900-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也有分布。

冬凤兰

冬凤兰(学名:Cymbidium dayanum):
产福中国建南部、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疏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300-1600米。锡金、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也有分布。

落叶兰

落叶兰(学名:Cymbidium defoliatum):
产中国四川、贵州和云南。生境不详。本种在西南诸省区常见栽培,据报告浙江也有发现。[8]

独占春

独占春(学名:Cymbidium eburneum):
产中国海南(崖州、昌江)、广西南部(十万大山)和云南西南部。生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不详。尼泊尔、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莎草兰

莎草兰(学名:Cymbidium elegan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壁上,海拔17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9]

建兰

建兰(学名:Cymbidium ensifolium):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西南部、贵州和云南。生于疏林下、灌丛中、山谷旁或草丛中,海拔600-1800米。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北至日本。[10]

长叶兰

长叶兰(学名:Cymbidium erythraeum):
产自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波密、察隅、墨脱)。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4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11]

蕙兰

蕙兰(学名:Cymbidium faberi):
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部。生于湿润但排水良好的透光处,海拔700-3000米。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多花兰

多花兰(学名:Cymbidium floribundum):
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部、贵州、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溪谷旁透光的岩石上或岩壁上,海拔100-3300米。

春兰

春兰(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
产自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海拔300-2200米,在台湾可上升到3000米。日本与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据报告印度东北部也曾发现,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虎头兰

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hookerianum):
产中国广西西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和西藏东南部(察隅)。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100-27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

美花兰

美花兰(学名:Cymbidium insigne):
产中国海南(定安、琼中)。生于疏林中多石草丛中或岩石上或潮湿、多苔藓岩壁上,海拔1700-1850米。越南与泰国也有分布。

黄蝉兰

黄蝉兰(学名:Cymbidium iridioide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乔木上或岩石上,也见于岩壁上,海拔900-28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寒兰

寒兰(学名:Cymbidium kanran):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林下、溪谷旁或稍荫蔽、湿润、多石之土壤上,海拔400-2400米。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

兔耳兰

兔耳兰(学名:Cymbidium lancifolium):
产中国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南部、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生于疏林下、竹林下、林缘、阔叶林下或溪谷旁的岩石上、树上或地上,海拔300-2200米。自喜马拉雅地区至东南亚以及日本南部和新几内亚岛均有分布。

碧玉兰

碧玉兰(学名:Cymbidium lowianum):
产中国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盈江、龙陵、沧源、绿春、勐腊、勐海、景洪、金平)。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300-1900米。缅甸和泰国也有分布。

大根兰

大根兰(学名:Cymbidium macrorhizon):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至南部(米易、美姑、南川)、贵州西南部(兴义)和云南东北部(东川)。生于河边林下、马尾松林缘或开旷山坡上,海拔700-1500米。尼泊尔、锡金、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日本也有分布。

大雪兰

大雪兰(学名:Cymbidium mastersii):
产中国云南西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600-1800米。锡金、印度、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珍珠矮

珍珠矮(学名:Cymbidium nanulum):
产自中国海南、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至西南部(文山、思茅、保山)。生于林中多石地上,海拔不详。此种模式标本系栽培植物,采自云南怒江河谷(六库)。在南方民间已广为栽培。

邱北冬蕙兰

邱北冬蕙兰(学名:Cymbidium qiubeiense):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生于林下,海拔700-1800米。

墨兰

墨兰(学名:Cymbidium sinense):
产中国安徽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峨眉山)、贵州西南部和云南。生于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湿润但排水良好的荫蔽处,海拔300-2000米。印度、缅甸、越南、泰国、日本琉球群岛也有分布。

果香兰

果香兰(学名:Cymbidium suavissim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西部。生境不详,海拔700-1100米。缅甸和越南也有分布。此种植物民间有栽培,国内一些植物园也偶见栽培。

斑舌兰

斑舌兰(学名:Cymbidium tigrinum):
产云南西部。生境不详。印度东北部与缅甸也有分布。

西藏虎头兰

西藏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tracyan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册亨)、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大树干上或树权上,也见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文山红柱兰

文山红柱兰(学名:Cymbidium wenshanense):
产中国云南东南部(马关、文山)。生于林中树上,海拔不详。越南也有分布。

滇南虎头兰

滇南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wilsonii):
此种甚近虎头兰(C. hookerianum),但叶较宽,蕊柱较短,萼片与花瓣上有不甚明显的红褐色纵脉,可以区别。但上述特征与黄蝉兰(C. iridioides)相近,故有人认为本种可能是它与虎头兰之间的杂种。

[3]

分布范围编辑
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植被类型多,因而兰花资源非常丰富,全国都有分布,但从数量分布上从南到北依次递减。兰花在中国分布种类最多的是云南、四川和台湾省。
中国除了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宁夏、青海、新疆之外,各个省区都有不同种类的兰属植物。一般来说,地生兰多生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如江苏、安徽、河南等;附生兰多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如广东、福建、台湾等。[12]

繁殖方式编辑

分株
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长健壮,假球茎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后每丛至少要保存5个连结在一起的假球茎。分株前要减少灌水,使盆土较干。分株后上盆时,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铺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然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将假球茎刚刚埋入土中力度,盆边缘留2cm沿口,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最后浇透水,置阴处10-15天,保持土壤潮湿,逐渐减少浇水,进行正常养护。

播种
兰花常用分株、播种及组织培养繁殖。兰花种子极细,种子内仅有一个发育不完全的胚,发芽力很低,加之种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规方法播种不能萌发,故需要用兰菌或人工培养基来供给养分,才能萌发。
播种最好选用尚未开裂的果实,表面用75%的酒精灭菌后,取出种子,用10%次氯酸钠浸泡5-10分钟,取出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即可播于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内,然后置暗培养室中,温度保持25℃左右,萌动后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茎。从播种到移植,需时半年到一年。组织培养已获成功,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栽培技术编辑

分盆
满盆以后进行分盆,一般2~3年1次,以3月至4月上旬(秋兰),或10至11月中旬(夏兰、春兰)进行为宜。分盆时,盆土要干燥些。如是湿泥,则操作不便,容易使根折断受伤。母株翻出后,轻轻除去泥块,按自然株分揩,修剪败根残叶,注意不可触伤叶芽和肉质根。然后用净水将根部洗干净,放荫凉处,待根色发白,呈干燥状时,才可分拆上盆。如天气渐湿,还须先在阳光下曝晒10分钟左右,有利兰花生长。[13]

上盆
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为佳。新从山上挖来的野生苗须植于瓦盆,2~3年后方可换入紫砂盆或瓷盆。先在盆底孔上盖以蚌壳、棕片等,上加粗砂、煤渣和木炭成馒头状,约占容量1/3。上加培养土约厚3~5厘米。一般不加基肥。然后将兰放入盆中,将根疏密排好,加拌好的细土至距盆2~3厘米处为止,将兰株稍稍提起,高度以假鳞茎上端与土面平齐为准,不可过浅或过深。轻压盆土,使土与根紧密接触,再用手指沿盆周围压实,以免浇水时造成空洞。最上层若敷一层青苔或碎瓦片,浇水不容易造成板结,并可减少水分蒸发。第一次浇水采用坐盆法,使盆吸足水分。最后将盆兰放于荫处约半月至1个月。这段时间须控制浇水,不可太湿。以后放置于半荫半阳,透风透气,早上能照到太阳处。盆台要高1米左右,不能摆在平台上,以防蚂蚁和蚯蚓从盆底孔中进入,影响兰花生长。培养土可用山上第一层山坡土,或用细沙与壤土3:7加腐殖质堆肥30%拌匀。培养土都要经过筛经消毒处理后使用。[13]

施肥
不施不行,多施、重施更不行。如新兰上盆,盆土太肥,常不能成活,即使能成活,亦很少开花。如夏肥太多,则秋叶偏旺,常致明春报叶开花不佳。如秋肥太少,则影响秋冬之交地下花芽形成。如平日氮肥太多,叶子太肥,使叶与花的生长营养失调,就会发生不开花或少开花的现象。一般来说,叶芽新出,可用少量淡肥施几次。春分秋分和花谢后20天左右,都是比较恰当的时节。施肥时间以傍晚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浇1次清水。每隔2-3星期施1次。同时每隔20天喷雾磷酸二氢钾1次,促使孕蕾开花。视叶色施肥,是较妥当的办法,叶显黄而薄是缺肥,应追肥,黑而叶尖发焦是肥过多,应停止施肥。肥料一定要腐熟,未经腐熟不能使用,忌用人粪尿。[13]

浇水
实践证明,兰花八分干,二分湿最好,花期与抽生叶芽期,浇水要少些。梅雨季节应搬回室内,或搭棚遮雨。夏季于清晨或傍晚浇水,也不宜太多,秋天浇水量可以酌增。干旱季节,每天傍晚喷雾。喷时要向上喷,则雾点细匀,使叶面湿润,地面潮湿,增加空气湿度。有时一日最好喷数次,浇水要从盆边浇水,不可当头倾注,不可中午浇。冬季浇水虽可大减,但不是不浇,注意不能让盆土干透,冬未春初和浇水致使叶片叶鞘沿湿,待晒干后搬入室内,以免发生腐烂。总之,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为原则。用水以雨水、泉水为好,各种用水均应先取来积蓄在罐中,使水中污染物沉淀,水温正常,使自来水中氯气逸尽,然后再浇。[13]

光照
光照是形成花芽的重要因素。兰花虽然喜凉,但如果常年放在隐蔽处,也很少开花。艺兰者早就发现,山之阴兰叶长而花稀,山之阳兰叶短而花多。因此栽培兰花必须注意光照问题。在春夏季节,兰花最好用芦帘遮荫,或放置于室内朝东朝南通风的窗口。帘下兰花宜每半月转盆1次,使兰花四面受光,有利于植株均衡生长。到了秋凉时,应将盆兰从荫蔽处移出,让它晒上午半天的太阳,但要注意秋不干。冷天放室内南窗下越冬,但不必过暖,最好加盖塑料薄膜罩,以保持叶面适当湿度。至于防治病虫害,如发生褐锈病、白绢病,用0.5%石硫合剂治疗。如有蚁巢,则可将盆浸于水中驱之。[13]

场所
兰花放置的场所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兰花的生长发育。兰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荫蔽处),冬季则放在室内。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旷,空气湿润。室内要有充足的光线,最好朝南。这样,有利兰花生长。兰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蔽荫
兰花多属于半阴性植物,多数种类怕阳光直晒,需适当遮荫。兰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阳光促进其生长。4月下旬以后要适当遮荫。夏兰、秋兰中直立性叶的品种最好放在荫蔽处的南面,使其适当多受阳光;垂叶性的秋兰和春兰,每天以受两小时的光照为好。从6月开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荫,如用芦帘可以用密帘或两层稀帘。10月以后天气转凉,阳光较弱,可推迟蔽菜,但中午前后仍需注意做好蔽荫工作。

防雨
兰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阵雨或连续下雨。在霉雨季节,特别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阵雨。如下雨时间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应多浇水,使盆内热气排出,否则会使兰花损伤,甚至烂根枯死。如果阵雨后接着又出太阳,需及时蔽荫,以免地上热气上升影响兰花生长。雨水多的季节,正值兰花抽生叶芽的阶段,如盆土太温会引起叶芽生长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时,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调节盆土湿度。

主要价值编辑

观赏
兰花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它的观赏价值很高。兰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绿、黄绿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为名贵。兰花的香气,清而不浊,一盆在室,芳香四溢。“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古人这首诗将兰花的幽香表现得淋漓尽致。兰花的花姿有的端庄隽秀,有的雍容华贵,富于变化。兰花的叶终年鲜绿,刚柔兼备,姿态优美,即使不是花期,也像是一件活的艺术品。“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斛比,看叶胜看花”。这首诗就是用来形容兰叶婀娜多姿之美。
置几盆兰花,点缀室内,顿觉生意盎然,花开之日,清香阵阵,会使你感到生机勃勃,心旷神怡。[14]

食用
兰花香气清洌、醇正,兰花多用于茶,也可用来熏茶;还可做汤等菜肴。[15]

药用
据记载,兰花全草均可入药。其性平,味辛、甘、无毒。有养阴润肺,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等功效。可应用于临床内、妇科诸症。根可治肺结核、肺脓肿及扭伤,也可接骨;兰花花梗可治恶癣。[15]
建兰根煎汤服,据说为催生胜药,叶治百日咳、可治虚人肺气(一作肝气),果能止呕吐,种子治目翳。蕙兰全草能治妇女病;春兰全草治神经衰弱、蛔虫和痔疮等病。素心兰花瓣可以催生。蕙兰的素心花瓣阴干亦能催生。

植物文化编辑

市花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爱兰、养兰、咏兰、画兰,古人曾有“观叶胜观花”的赞叹。人们更欣赏兰花以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坚忍不拔的刚毅气质,“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历来被人们当作高洁、典雅的象征,与梅花、竹、菊花一起被人们称为“四君子”。
1987年在全国十大名花评选中,兰花仅次于梅花、牡丹、菊花,名列第四。兰花被中国的河北省保定市、福建省龙岩市、台湾省宜兰市、贵州省贵阳市、云南省保山市选定为市花。[16]

诗文
《孔子家语·六本》商即:孔子的学生子夏、子贡,都是孔子有名的门徒。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子贡喜欢同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见丧失。原因何在呢?于是孔子举了一系列比喻,说明交友和环境对人品性的影响作用,最后以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芷兰之室是说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成为一个颂蕙芷的成语。他还将夫兰(夫兰:蕙兰和白芷称为一对,合名:蕙芷 )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
《孔子家语·在厄》: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劳而改节。
《荀子·宥坐》: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
《周易》:同心之言,其嗅加兰 。
洞庭第一长联中所云:沅芷南芬,澧兰北秀。
晋 陶渊明《饮酒》
梁宣帝《兰诗》: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唐 李白: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
唐 崔涂《幽兰》
唐颜师古《幽兰赋》
宋 向子湮 泳石斛兰《浣溪沙》
元 余同麓《咏兰》
明朱熹《兰涧》
明张羽 《着色兰》
明孙克弘 《兰花》
明 徐渭《兰》
明 陈汝言《兰》
清 刘灏《广群芳谱》
清郑板桥《折枝兰》
清康熙《咏幽兰》
清 秋瑾《兰花》
朱德《咏兰》
潘天寿《题兰石图》诗
 

3、通常说的兰花指的是什么植物?如何界定?常见种类有哪些。养护特点是什么?


  兰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形态特征
  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鳞茎;假鳞茎卵球形、椭圆形或梭形,较少不存在或延长成茎状,通常包藏于叶基部的鞘之内。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
  花葶侧生或发自假鳞茎基部,直立、外弯或下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较少减退为单花;花苞片长或短,在花期不落;花较大或中等大;萼片与花瓣离生,多少相似;唇瓣3裂,基部有时与蕊柱合生达3-6毫米;侧裂片直立,常多少围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弯;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通常从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时末端膨大或中部断开,较少合而为一;蕊柱较长,常多少向前弯曲,两侧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时具短毛,花粉团2个,有深裂隙,或4个而形成不等大的2对,蜡质,以很短的、弹性的花粉团柄连接于近三角形的粘盘上。
  通常见到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几部分组成。兰花是一种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的花结构与众不同。兰花结构的奇特是为了适应昆虫传粉,且具蕊柱、蕊喙、花粉团和唇瓣等,加之,兰花为两侧对称的花、唇瓣基部形成具有蜜腺的囊和距、雄蕊数目减少、子房下位、花形状、大小和颜色多样、多为草本植物、附生或腐生。
  品种分类
  兰花(29种)
  
  纹瓣兰
  纹瓣兰(学名:Cymbidium aloifolium):
  产中国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东南部至南部。生疏林中或灌木丛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00-1100米。从斯里兰卡北至尼泊尔,东至印度尼西亚爪哇,均有分布。
  

  硬叶兰
  硬叶兰(学名:Cymbidium bicolor):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西南部至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树上,海拔可上升到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也有分布。
  

  垂花兰
  垂花兰(学名:Cymbidium cochleare):
  产中国台湾(台北、高雄)。生于阴湿密林中树上,海拔300-1 000米。锡金、印度也有分布。
  

  莎叶兰
  莎叶兰(学名:Cymbidium cyperifolium):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蒙自、砚山、麻栗坡、屏边)。生于林下排水良好、多石之地或岩石缝中,海拔900-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也有分布。
  

  冬凤兰
  冬凤兰(学名:Cymbidium dayanum):
  产福中国建南部、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疏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300-1600米。锡金、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也有分布。
  

  落叶兰
  落叶兰(学名:Cymbidium defoliatum):
  产中国四川、贵州和云南。生境不详。本种在西南诸省区常见栽培,据报告浙江也有发现。[8]
  

  独占春
  独占春(学名:Cymbidium eburneum):
  产中国海南(崖州、昌江)、广西南部(十万大山)和云南西南部。生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不详。尼泊尔、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莎草兰
  莎草兰(学名:Cymbidium elegan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壁上,海拔17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建兰
  建兰(学名:Cymbidium ensifolium):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西南部、贵州和云南。生于疏林下、灌丛中、山谷旁或草丛中,海拔600-1800米。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北至日本。
  

  长叶兰
  长叶兰(学名:Cymbidium erythraeum):
  产自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波密、察隅、墨脱)。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4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蕙兰
  蕙兰(学名:Cymbidium faberi):
  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部。生于湿润但排水良好的透光处,海拔700-3000米。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多花兰
  多花兰(学名:Cymbidium floribundum):
  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部、贵州、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溪谷旁透光的岩石上或岩壁上,海拔100-3300米。
  

  春兰
  春兰(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
  产自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海拔300-2200米,在台湾可上升到3000米。日本与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据报告印度东北部也曾发现,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虎头兰
  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hookerianum):
  产中国广西西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和西藏东南部(察隅)。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100-27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
  

  美花兰
  美花兰(学名:Cymbidium insigne):
  产中国海南(定安、琼中)。生于疏林中多石草丛中或岩石上或潮湿、多苔藓岩壁上,海拔1700-1850米。越南与泰国也有分布。
  

  黄蝉兰
  黄蝉兰(学名:Cymbidium iridioide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乔木上或岩石上,也见于岩壁上,海拔900-28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寒兰
  寒兰(学名:Cymbidium kanran):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林下、溪谷旁或稍荫蔽、湿润、多石之土壤上,海拔400-2400米。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
  

  兔耳兰
  兔耳兰(学名:Cymbidium lancifolium):
  产中国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南部、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生于疏林下、竹林下、林缘、阔叶林下或溪谷旁的岩石上、树上或地上,海拔300-2200米。自喜马拉雅地区至东南亚以及日本南部和新几内亚岛均有分布。
  

  碧玉兰
  碧玉兰(学名:Cymbidium lowianum):
  产中国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盈江、龙陵、沧源、绿春、勐腊、勐海、景洪、金平)。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300-1900米。缅甸和泰国也有分布。
  

  大根兰
  大根兰(学名:Cymbidium macrorhizon):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至南部(米易、美姑、南川)、贵州西南部(兴义)和云南东北部(东川)。生于河边林下、马尾松林缘或开旷山坡上,海拔700-1500米。尼泊尔、锡金、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日本也有分布。
  

  大雪兰
  大雪兰(学名:Cymbidium mastersii):
  产中国云南西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600-1800米。锡金、印度、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珍珠矮
  珍珠矮(学名:Cymbidium nanulum):
  产自中国海南、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至西南部(文山、思茅、保山)。生于林中多石地上,海拔不详。此种模式标本系栽培植物,采自云南怒江河谷(六库)。在南方民间已广为栽培。
  

  邱北冬蕙兰
  邱北冬蕙兰(学名:Cymbidium qiubeiense):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生于林下,海拔700-1800米。
  

  墨兰
  墨兰(学名:Cymbidium sinense):
  产中国安徽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峨眉山)、贵州西南部和云南。生于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湿润但排水良好的荫蔽处,海拔300-2000米。印度、缅甸、越南、泰国、日本琉球群岛也有分布。
  

  果香兰
  果香兰(学名:Cymbidium suavissim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西部。生境不详,海拔700-1100米。缅甸和越南也有分布。此种植物民间有栽培,国内一些植物园也偶见栽培。
  

  斑舌兰
  斑舌兰(学名:Cymbidium tigrinum):
  产云南西部。生境不详。印度东北部与缅甸也有分布。
  

  西藏虎头兰
  西藏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tracyan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册亨)、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大树干上或树权上,也见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文山红柱兰
  文山红柱兰(学名:Cymbidium wenshanense):
  产中国云南东南部(马关、文山)。生于林中树上,海拔不详。越南也有分布。
  

  滇南虎头兰
  滇南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wilsonii):
  此种甚近虎头兰(C. hookerianum),但叶较宽,蕊柱较短,萼片与花瓣上有不甚明显的红褐色纵脉,可以区别。但上述特征与黄蝉兰(C. iridioides)相近,故有人认为本种可能是它与虎头兰之间的杂种。
  

  栽培技术

  分盆
  满盆以后进行分盆,一般2~3年1次,以3月至4月上旬(秋兰),或10至11月中旬(夏兰、春兰)进行为宜。分盆时,盆土要干燥些。如是湿泥,则操作不便,容易使根折断受伤。母株翻出后,轻轻除去泥块,按自然株分揩,修剪败根残叶,注意不可触伤叶芽和肉质根。然后用净水将根部洗干净,放荫凉处,待根色发白,呈干燥状时,才可分拆上盆。如天气渐湿,还须先在阳光下曝晒10分钟左右,有利兰花生长。

  上盆
  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为佳。新从山上挖来的野生苗须植于瓦盆,2~3年后方可换入紫砂盆或瓷盆。先在盆底孔上盖以蚌壳、棕片等,上加粗砂、煤渣和木炭成馒头状,约占容量1/3。上加培养土约厚3~5厘米。一般不加基肥。然后将兰放入盆中,将根疏密排好,加拌好的细土至距盆2~3厘米处为止,将兰株稍稍提起,高度以假鳞茎上端与土面平齐为准,不可过浅或过深。轻压盆土,使土与根紧密接触,再用手指沿盆周围压实,以免浇水时造成空洞。最上层若敷一层青苔或碎瓦片,浇水不容易造成板结,并可减少水分蒸发。第一次浇水采用坐盆法,使盆吸足水分。最后将盆兰放于荫处约半月至1个月。这段时间须控制浇水,不可太湿。以后放置于半荫半阳,透风透气,早上能照到太阳处。盆台要高1米左右,不能摆在平台上,以防蚂蚁和蚯蚓从盆底孔中进入,影响兰花生长。培养土可用山上第一层山坡土,或用细沙与壤土3:7加腐殖质堆肥30%拌匀。培养土都要经过筛经消毒处理后使用。

  施肥
  不施不行,多施、重施更不行。如新兰上盆,盆土太肥,常不能成活,即使能成活,亦很少开花。如夏肥太多,则秋叶偏旺,常致明春报叶开花不佳。如秋肥太少,则影响秋冬之交地下花芽形成。如平日氮肥太多,叶子太肥,使叶与花的生长营养失调,就会发生不开花或少开花的现象。一般来说,叶芽新出,可用少量淡肥施几次。春分秋分和花谢后20天左右,都是比较恰当的时节。施肥时间以傍晚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浇1次清水。每隔2-3星期施1次。同时每隔20天喷雾磷酸二氢钾1次,促使孕蕾开花。视叶色施肥,是较妥当的办法,叶显黄而薄是缺肥,应追肥,黑而叶尖发焦是肥过多,应停止施肥。肥料一定要腐熟,未经腐熟不能使用,忌用人粪尿。

  浇水
  实践证明,兰花八分干,二分湿最好,花期与抽生叶芽期,浇水要少些。梅雨季节应搬回室内,或搭棚遮雨。夏季于清晨或傍晚浇水,也不宜太多,秋天浇水量可以酌增。干旱季节,每天傍晚喷雾。喷时要向上喷,则雾点细匀,使叶面湿润,地面潮湿,增加空气湿度。有时一日最好喷数次,浇水要从盆边浇水,不可当头倾注,不可中午浇。冬季浇水虽可大减,但不是不浇,注意不能让盆土干透,冬未春初和浇水致使叶片叶鞘沿湿,待晒干后搬入室内,以免发生腐烂。总之,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为原则。用水以雨水、泉水为好,各种用水均应先取来积蓄在罐中,使水中污染物沉淀,水温正常,使自来水中氯气逸尽,然后再浇。

  光照
  光照是形成花芽的重要因素。兰花虽然喜凉,但如果常年放在隐蔽处,也很少开花。艺兰者早就发现,山之阴兰叶长而花稀,山之阳兰叶短而花多。因此栽培兰花必须注意光照问题。在春夏季节,兰花最好用芦帘遮荫,或放置于室内朝东朝南通风的窗口。帘下兰花宜每半月转盆1次,使兰花四面受光,有利于植株均衡生长。到了秋凉时,应将盆兰从荫蔽处移出,让它晒上午半天的太阳,但要注意秋不干。冷天放室内南窗下越冬,但不必过暖,最好加盖塑料薄膜罩,以保持叶面适当湿度。至于防治病虫害,如发生褐锈病、白绢病,用0.5%石硫合剂治疗。如有蚁巢,则可将盆浸于水中驱之。

  场所
  兰花放置的场所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兰花的生长发育。兰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荫蔽处),冬季则放在室内。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旷,空气湿润。室内要有充足的光线,最好朝南。这样,有利兰花生长。兰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蔽荫
  兰花多属于半阴性植物,多数种类怕阳光直晒,需适当遮荫。兰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阳光促进其生长。4月下旬以后要适当遮荫。夏兰、秋兰中直立性叶的品种最好放在荫蔽处的南面,使其适当多受阳光;垂叶性的秋兰和春兰,每天以受两小时的光照为好。从6月开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荫,如用芦帘可以用密帘或两层稀帘。10月以后天气转凉,阳光较弱,可推迟蔽菜,但中午前后仍需注意做好蔽荫工作。

  防雨
  兰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阵雨或连续下雨。在霉雨季节,特别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阵雨。如下雨时间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应多浇水,使盆内热气排出,否则会使兰花损伤,甚至烂根枯死。如果阵雨后接着又出太阳,需及时蔽荫,以免地上热气上升影响兰花生长。雨水多的季节,正值兰花抽生叶芽的阶段,如盆土太温会引起叶芽生长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时,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调节盆土湿度。
 

4、兰花有哪几种?


  兰花在中国是非常珍贵的观花植物,大部分地生兰都原产于中国,并且每年兰花还在不断的发现和培养新的品种出现。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兰花品种中比较主要的五种中国兰花。


兰花

  一、春兰:春兰又名草兰、山兰。春兰分布较广,资源丰富。花期为一年的2-3月,时间可持续1个月左右。花朵香味浓郁纯正。名贵品种有各种颜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从瓣型上来讲,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二、蕙兰:蕙兰根粗而长,叶狭带形,质较粗糙、坚硬,苍绿色,叶缘锯齿明显,中脉显着。花朵浓香远溢而持久,花色有黄。白、绿、淡红及复色,多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三、建兰:也叫四季兰,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四季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香浓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不同品种花期各异,5-12月均可见花。

  四、寒兰:寒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以及西南的云、贵、川等地。寒兰的叶片较四季兰细长,尤以叶基更细,叶姿幽雅潇洒,碧绿清秀,有大、中、细叶和镶边等品种。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有杂色脉纹与斑点,也有洁净无暇的素花。萼片与捧瓣都较狭细,别具风格,清秀可爱,香气袭人。

  五、墨兰: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等,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海南等。我国南方各地特别是广东、云南的养兰人最喜栽培与观赏。


 

5、兰花有多少种


  兰花在中国是非常珍贵的观花植物,大部分地生兰都原产于中国,并且每年兰花还在不断的发现和培养新的品种出现。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兰花品种中比较主要的五种中国兰花。


兰花

  一、春兰:春兰又名草兰、山兰。春兰分布较广,资源丰富。花期为一年的2-3月,时间可持续1个月左右。花朵香味浓郁纯正。名贵品种有各种颜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从瓣型上来讲,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二、蕙兰:蕙兰根粗而长,叶狭带形,质较粗糙、坚硬,苍绿色,叶缘锯齿明显,中脉显着。花朵浓香远溢而持久,花色有黄。白、绿、淡红及复色,多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三、建兰:也叫四季兰,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四季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香浓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不同品种花期各异,5-12月均可见花。

  四、寒兰:寒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以及西南的云、贵、川等地。寒兰的叶片较四季兰细长,尤以叶基更细,叶姿幽雅潇洒,碧绿清秀,有大、中、细叶和镶边等品种。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有杂色脉纹与斑点,也有洁净无暇的素花。萼片与捧瓣都较狭细,别具风格,清秀可爱,香气袭人。

  五、墨兰: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等,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海南等。我国南方各地特别是广东、云南的养兰人最喜栽培与观赏。


 

6、兰花哪些品种好?


兰花做为花中四君子之首,称号是当之无愧的。古时候的文人墨客都爱画兰花。因为兰花的气质优雅高洁,独有的气质浑天而然的散发出。在家里不妨养养花,既陶冶情操,又修身养性。兰花将是最好的选择。兰花的品种很多,不同的兰花因形态不同,所散发出的品行也是不同的。

适合家里风格的兰花

兰花之(建兰):
建兰的体型本就算兰花品种里较小的,所以比较适合养在卧室的花盆里。建兰给人一种娇羞柔弱,纯白无暇的感觉。白色的花瓣,细小尖尖的花叶更加衬托出了建兰的娇羞柔弱。如古代娇羞美丽的闺中小姐一样静静的等待自己的如意郎君。

兰花之(蝴蝶兰):
家里养兰花,价格较实惠的就是蝴蝶兰了。蝴蝶兰的品种多见,颜色也比较多类。有紫黑色,桃红色,黄白色等。蝴蝶兰的外形像是飞舞在花间蝴蝶一样。当一阵阵微风拂过蝴蝶兰时,它就翩然起舞,姿态优雅美丽。蝴蝶兰适合养殖在花坛空间大,采光好的地方。

兰花之(春兰):
春兰就属于兰花当中比较好养活的品种,它有一种坚韧的品行,春兰适合于各种环境养殖。无论春兰所处的生长环境有多恶劣,它都不会轻言放弃自己的生命。它只会越挫越勇。当看到家中的春兰,也会被它的坚韧所感动。

兰花之(墨兰):
墨兰并不是意义上的开出就是墨色的花。墨兰开出的花是粉红色的。非常美丽可爱。只要风轻轻一吹,墨兰独有的芳香就会飘满屋子。而且无论太阳晒的多厉害,墨兰不会退缩,反而会开的更旺盛更美丽了。墨兰面对困难时不退缩,选择的是尽情的绽放着自己美丽的青春。是否也被墨兰这高尚的品质所折服。
 

7、看看怎么样,什么花


看上去像是兰花。

蕙兰又称虎头兰、蝉兰、夏兰,为兰科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品种众多,花瓣大,色彩艳丽且花色多,有红、黄、绿、白、粉、紫和各种过渡色及复合色,花茎直立而坚挺,花期较长,可盆栽或供作鲜切花,深受消费者喜爱,已成为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洋兰之一。


 

8、求兰花品种


兰花的品种(29种)(来自百度百科)


纹瓣兰(学名:Cymbidium aloifolium):

产中国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东南部至南部。生疏林中或灌木丛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00-1100米。从斯里兰卡北至尼泊尔,东至印度尼西亚爪哇,均有分布。


硬叶兰(学名:Cymbidium bicolor):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西南部至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树上,海拔可上升到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也有分布。


垂花兰(学名:Cymbidium cochleare):

产中国台湾(台北、高雄)。生于阴湿密林中树上,海拔300-1 000米。锡金、印度也有分布。


莎叶兰(学名:Cymbidium cyperifolium):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蒙自、砚山、麻栗坡、屏边)。生于林下排水良好、多石之地或岩石缝中,海拔900-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也有分布。


冬凤兰(学名:Cymbidium dayanum):

产福中国建南部、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疏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300-1600米。锡金、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也有分布。


落叶兰(学名:Cymbidium defoliatum):

产中国四川、贵州和云南。生境不详。本种在西南诸省区常见栽培,据报告浙江也有发现。


独占春(学名:Cymbidium eburneum):

产中国海南(崖州、昌江)、广西南部(十万大山)和云南西南部。生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不详。尼泊尔、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莎草兰(学名:Cymbidium elegan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壁上,海拔17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建兰(学名:Cymbidium ensifolium):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西南部、贵州和云南。生于疏林下、灌丛中、山谷旁或草丛中,海拔600-1800米。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北至日本。

长叶兰(学名:Cymbidium erythraeum):

产自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波密、察隅、墨脱)。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4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蕙兰(学名:Cymbidium faberi):

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部。生于湿润但排水良好的透光处,海拔700-3000米。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多花兰(学名:Cymbidium floribundum):

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部、贵州、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溪谷旁透光的岩石上或岩壁上,海拔100-3300米。

春兰(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

产自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海拔300-2200米,在台湾可上升到3000米。日本与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据报告印度东北部也曾发现,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hookerianum):

产中国广西西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和西藏东南部(察隅)。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100-27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


美花兰(学名:Cymbidium insigne):

产中国海南(定安、琼中)。生于疏林中多石草丛中或岩石上或潮湿、多苔藓岩壁上,海拔1700-1850米。越南与泰国也有分布。

黄蝉兰(学名:Cymbidium iridioide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乔木上或岩石上,也见于岩壁上,海拔900-28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寒兰(学名:Cymbidium kanran):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林下、溪谷旁或稍荫蔽、湿润、多石之土壤上,海拔400-2400米。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

兔耳兰(学名:Cymbidium lancifolium):

产中国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南部、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生于疏林下、竹林下、林缘、阔叶林下或溪谷旁的岩石上、树上或地上,海拔300-2200米。自喜马拉雅地区至东南亚以及日本南部和新几内亚岛均有分布。

碧玉兰(学名:Cymbidium lowianum):

产中国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盈江、龙陵、沧源、绿春、勐腊、勐海、景洪、金平)。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300-1900米。缅甸和泰国也有分布。

大根兰(学名:Cymbidium macrorhizon):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至南部(米易、美姑、南川)、贵州西南部(兴义)和云南东北部(东川)。生于河边林下、马尾松林缘或开旷山坡上,海拔700-1500米。尼泊尔、锡金、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日本也有分布。

大雪兰(学名:Cymbidium mastersii):

产中国云南西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600-1800米。锡金、印度、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珍珠矮(学名:Cymbidium nanulum):

产自中国海南、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至西南部(文山、思茅、保山)。生于林中多石地上,海拔不详。此种模式标本系栽培植物,采自云南怒江河谷(六库)。在南方民间已广为栽培。

邱北冬蕙兰(学名:Cymbidium qiubeiense):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生于林下,海拔700-1800米。

墨兰(学名:Cymbidium sinense):

产中国安徽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峨眉山)、贵州西南部和云南。生于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湿润但排水良好的荫蔽处,海拔300-2000米。印度、缅甸、越南、泰国、日本琉球群岛也有分布。

果香兰(学名:Cymbidium suavissim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西部。生境不详,海拔700-1100米。缅甸和越南也有分布。此种植物民间有栽培,国内一些植物园也偶见栽培。

斑舌兰(学名:Cymbidium tigrinum):

产云南西部。生境不详。印度东北部与缅甸也有分布。

西藏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tracyan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册亨)、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大树干上或树权上,也见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文山红柱兰(学名:Cymbidium wenshanense):

产中国云南东南部(马关、文山)。生于林中树上,海拔不详。越南也有分布。


滇南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wilsonii):

此种甚近虎头兰(C. hookerianum),但叶较宽,蕊柱较短,萼片与花瓣上有不甚明显的红褐色纵脉,可以区别。但上述特征与黄蝉兰(C. iridioides)相近,故有人认为本种可能是它与虎头兰之间的杂种。


 

9、为什么说我国西南部山区是大花蕙兰的故乡?


大花蕙兰是经历了100多年人工杂交选育后的产物。最早用于杂交的原种是象牙白花兰(Cymbidium eburneum)和碧玉兰(C.lowianum),杂交后的开花植株于1889年以韦奇(Cymbidium×Veitchii)之名被登录。此后,人们利用兰属植物进行种间杂交更频繁进行,用得较多的种类除了上述2种外,还有虎头兰(C.hookerianum)、黄蝉兰(C.iridioides)、西藏虎头兰(C.tracyanum)、多花兰(C.floribundum)、长叶兰(C.erythraeum)、短叶虎头兰(C.wilsonii)等多个原产我国西南部山区的兰属植物(图20)。因此,当今的大花蕙兰品种均有这些原种的血统,也就是说我国西南部山区是当今大花蕙兰的故乡之一。此外,参与大花蕙兰杂交的亲本还有原产越南的红柱兰(C.erythrostylum)、桑德丽兰(C.sanderae);原产缅甸的柏氏象牙兰(C.parishii)、斑舌兰(C.tigrinum);原产印度的地旺兰(C.devonianum);以及原产澳大利亚的湿地兰(C.madidium)和沟唇兰(C.canaliculatum)等。

图20 曾用来作为大花黄兰亲本之一的黄蝉兰

当今,大花蕙兰的品种已达1万多个,每年还有不少新品种被登录和推出市场,它们的品种分类通常以花色来划分,有红花系、白花系、黄花系、绿花系和斑点花系5大系。也可以按其花序、花朵大小划分为大花型和小花型品种群。此外,还有被称之为垂花蕙兰的垂花类型,它们是由多个垂花的兰属植物,如原产我国和亚洲热带、亚热带的金棱边兰(C.floribundum var.pumilium)、冬凤兰(C.dayanum);原产印度的地旺兰(C.devonianum);原产澳大利亚的湿地兰(C.madidum)和垂香兰(C.suave)等。它们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选育和杂交,当今已育出了花多而且艳丽的垂花品种,使垂花蕙兰的品种更多姿多彩,成为了洋兰之中的佼佼者。



关键词: 图片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