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景点正文

岔道城怎么样,好玩吗?岔道城相关介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12 12:05:15 来源:惊鸿信息网 浏览次数:225
关于岔道城怎么样,好玩吗?岔道城相关介绍内容

目录

1、在历史上岔道城与八达岭长城是什么关系
2、八达岭长城古炮、关城、敌楼、墩台、站台的作用
3、军都陉的建筑遗址
4、请简介八达岭长城的地理位置及军事防御的作用和特点
5、八达岭长城资料
6、什么季节去长城玩最好?
7、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对长城有了更深的了解。
8、北京长城有哪些风景。
9、北京八达岭长城的历史

 

1、在历史上岔道城与八达岭长城是什么关系


岔道城——万里长城的古老守护

在北京居庸关附近,有一座名为岔道城的古老堡垒,是当年八达岭到居庸关一线的重要城池。过去有种说法,认为八达岭是居庸关的襟喉,而岔道城则是八达岭的藩篱,由此可见岔道城当年的战略地位是何等重要。
  随着明王朝的覆灭,清兵入关,岔道城的军事防御地位逐渐消失了,但由于其处于关沟的咽喉位置,是西北各地百姓进入北京的通道,所以岔道城里便逐渐兴起了客栈、餐馆等行业,小城也随着人口的往来日益繁荣起来。所谓关沟,就是从昌平南口到八达岭之间的一条峡谷,这条峡谷将军都山一分为二,谷中两山夹峙,一水中流,自古以来,便是从华北地区通往蒙古高原的重要通道。素有华夷之限的关口居庸关便在这条沟中,因而这条峡谷也就被称为了关沟。自辽代以来,关沟一直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和往来交通的必由之路,而“居庸叠翠”更是金代以来便广为流传的“燕京八景”之一。关沟里山林水石,气势雄浑,夏荫冬雪,景色奇绝,关沟集长城天险与数座关城一身,把险与翠巧妙地融为一体。
  过去的岔道城已成分今天的岔道村,历史的痕迹还在,虽然残破,但仍然在传递着那份古老的表情。一直以来,商业的进程总会让很多个充满内涵的遗迹变得模糊以致消逝,经历得太多,也就无法一一道来。无论是水乡的静美还是古城的奢华,都早已随风走过,里面的历史寻找起来多半不会容易,而包在外面的尽是世事的喧嚷。若干年前,第一次进入岔道城,感觉到的是朴实无华,一间间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房子,普通得甚至简陋,但却深深刻留着一代又一代的生活图腾。看着斑驳的老墙,会是一种感动,因为在粗糙的墙壁之间,可以寻找到一份属于时间沉积下来的厚重。
  如今,由村前的小路蜿蜒进去,看到的是正在整修中的城池,古老的砖石大多被包在了里面,外面是工人们砌起来的一块块新烧出来的砖。岔道城的西门算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因为对于历史的信息而言,那些残碎的墙壁就足够传达了。只是门前广阔的草坪让人感到隔膜,古旧风格顿失。文物保护的标志远远地立在草坪的深处,如果没有古城背景的衬托,这里可能更像个街心公园或是广场。远处的工人在加紧修复着残破的城墙,只是砖已不是曾经的砖。
  在门洞旁边的地上,看到了一块粗糙的汉白玉匾额,不知道是不是为重修后的城池所准备。因为,同样的匾额已经出现在了岔道城东门的上方。
  在岔道城东西门之间,是一条比较宽敞的街道,联系起往来的交通。过去的旅店和铺面多集中于此,往来的商人也多半从这上面走过。现在,道路两旁的院子大多翻盖过,还有许多正在施工之中,老房子已经很少能再见到,看到的是所谓的仿古屋。路上不时会有一些小夹道,由此进去,还能够看到一些过去的老宅,只是在那华丽的新房子后面,却显突兀和局促了。
  建筑的更迭,无声述说着这座古老城池的前世与今生,高大的古槐见证了这里面的人还有事,说不尽的岁月,还有说不尽的沧桑。

2、 八达岭长城古炮、关城、敌楼、墩台、站台的作用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八达岭地理环境优越,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山西、内蒙、张家口的交通要道。1998年,八达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八达岭的年平均气温比北京低3℃以上。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八达岭长城其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万历年间曾修葺。关城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刻于万历十年(1582年)。两门均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台上四周砌垛口。
  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明长城的八达岭段是长城建筑最精华段,集巍峨险峻、秀丽苍翠于一体,“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
  八达岭原为隘口,后建关城。明隆庆三年(1569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并在各口两侧的山上建起边城、梢墙、挡马墙等,后来逐渐增建为长城,并修筑敌楼、墩台。起自川草花顶,经石佛寺口、青龙桥东口、青龙桥西口、王瓜峪口、八达岭口、化木梁口、于家冲口、黑豆谷口至石峡峪,全长约12千米。八达岭长城、关城、城墙、要塞及关沟中部的居庸关构成明代北京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岔道城 岔道城
  在八达岭火车站附近,有一座气势雄浑,建筑坚固的大城堡,这就是"北门锁钥"关城的前哨指挥部——岔道城。据《居庸志略》载:"八达岭为居庸之禁扼,岔道又为八达岭之藩篱"。当时设有"把总"三名,驻兵八百员,在八达岭长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
  古炮
  陈展于八达岭关城内登城入口处的马道旁,共有五尊铁炮,为当时的先进武器之一。其中最大一尊炮筒长2.85米,口径105毫米,射程达千米以上,威力甚大。炮身上刻有"敕赐神威大将军"字样,为明代崇祯十一年(1638年)制造。该炮是1958年从八达岭东十余里的张堡地方运来的。另外四尊牛腿小炮,为1957年整修长城时的出土文物,同时还发掘出数百枚炮弹,均为明朝制品。据《武备志》记载:"古代以机发石,其机之木架,形如虎蹲。后来使用火炮,炮身短而粗大,以发开花弹者,名虎蹲炮,俗称田鸡炮",由此可见当时武器情况之一般。
  关城
  八达岭关城东门外有一座庙,名望京寺,内有石岩凿成的大悲佛像;西门外立有牌坊,横额书“驱胡万里”。弘治十八年(1505年)经略边务大理寺少卿吴一贯修建关城时,庙及牌坊皆拆毁。关城设东、西关门,西城墙下部用10余层花岗岩条石垒砌,上部砌大城砖。墙宽20余米、厚17米、高7.8米;顶部为长方形城台,长19.8米、宽14.15米,面积280.17平方米,四面筑宇墙垛口。城台两侧30~40米处,各建敌楼1座,以墙连通,与关城构成犄角之势。西城墙两侧连接有南、北两道城墙,两墙均建于山脊之上,东低西高,成U字形,在东门相遇。城墙厚3.3米、周长2 070米、高7.6米。东西门相距63.9米,城内面积约5 000平方米。嘉靖十八年(1539年)立东门,门额书“居庸外镇”;万历十年立西门,门额书“北门锁钥”,均保存完好。
  城墙
  八达岭长城城墙高6~9米,平面呈梯形,底宽6.5~7.5米、顶宽4.5~5.8米。大部墙顶宽阔平坦,可以“五马并骑、十人并行”;青龙桥一带,山陡坡险,墙顶较窄,最窄处仅2米多。城墙中线偏于外侧,外侧墙高,内侧墙低。墙两侧用花岗岩石条包砌,石条宽0.5米、高0.4米、长0.8~1米不等,最长石条达3.1米,重1.5~1.7吨。无论陡峭山坡或平缓地段,石条均逐层水平垒砌,纵横交错,横架竖垒,咬合成一体,合缝处灌以灰浆。墙体内填泥土、石块,用夯砸实。墙上体为3~4层城砖,用石灰膏粘接灌缝。城面上用墙砖铺砌,使墙顶平整。墙砖长0.4米、宽0.2米、厚0.1米,每块砖重15千克,在坡度较大的陡峭地段,筑成梯道,便于上下。墙顶两边有砖砌矮墙,外侧叫雉堞或垛墙,内侧叫宇墙或女儿墙。垛墙为迎敌面,墙高1.7~2米,便于掩护人体,一般在人体胸部高度开始筑垛口,垛口之间距离约1米。垛口的砖是特制的,一边为斜边,码在口上,呈扇面状,外宽内窄,观察面大。挡垛上部设有了望孔。墙下部砌有射孔,用以射箭投石。部分射孔和了望孔的砖面上雕有图案花纹。内侧宇墙高约1米。垛墙和宇墙都用城砖砌成,墙顶用一层脊砖。脊砖两边低中间高,或内侧高外侧低,便于排水。城墙顶部形成有墙的巷道,在两边墙根砌有小水槽,积水沿水槽流到较低处的宇墙下部,经出水孔把水引至墙外的吐水嘴上,泻流城墙外。吐水口是1米多长的石槽,在长城内侧,伸出墙体以外。每
 

3、军都陉的建筑遗址


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居庸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
居庸关在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汉代沿称居庸关,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
居庸关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现存的关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督建的。为北京西北的门户。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居庸关的中心,有一过街塔基座,名云台,取其远望如在云端之意。云台创建于元至正二至五年(1342一1345年),是用汉白玉石筑成的,台高9.5米,上顶东西宽25.21米,南北长12.9米;下基东西宽26.84米。南北长15.57米,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台顶四周的石栏杆、望柱、栏板、滴水龙头等建筑,都保持着元代的艺术风格。台基中央有一个门洞,门道可通行人、车、马。券门与券洞上镌刻着大鹏金翅鸟、鲸鱼、大象、龙、曼荼罗和佛像。洞壁两侧刻有四大天王浮雕像和用梵、藏、蒙、维吾尔、西夏、汉等6种文字刻成的陀罗尼经咒及造塔功德记。云台可谓是元代一座大型的石雕艺术精品。云台上原建有三座白色喇嘛塔,可惜毁于元末明初。此后在台基上建了泰安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寺遭火焚,仅存云台。台顶上的柱础,就是明代泰安寺殿字的遗物。
居庸关附近,还有仙枕石、五郎庙、六郎寨、弹琴峡、望京石、天险、穆桂英点将台、詹天佑铜像等景点,增添了这座雄关的风采。
居庸关设立关城的历史最高可追溯到汉代。《后汉书》载:“建武(汉武帝年号)十五年徙雁门,代,上谷三郡民,置常山居庸关以东”。“元初(汉安帝年号)五年,鲜卑入上谷,攻居庸关。”1971年,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发现《居庸关图》壁画。画中不但有关城,而且还有舟渡。水门下题“居庸关”三字。
北魏南入中原之初建都有平城(今山西大同)。为保卫都城安全,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66年)六月,太武帝“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于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魏书·世祖记》。(上谷:在今昌平县西北部和延庆县大部分地区)。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六月,“发夫一百八十万筑长城,自幽州夏口至恒州九百里。”(《资治通鉴一百六十六》),(夏口,就是今关沟南口。恒州就是山西大同)。又从这里把长城向东修到山关海。自此居庸关与长城连接,成为万里长城上一处重要关口,《水经注》:“关在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累石为关恒崇塘峻壁。”北魏时的关城曾用石块修建。居庸关南北券城,仍存有北魏、辽、金时期的遗迹。部分城台用六格砖和小城砖砌筑。元代,在关城南北建了两个红门,设立有关卡和斥堠(烽火台)。关内建有行宫、寺院和云台等建筑。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
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八达岭饭店和由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八达岭景区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岔道城
岔道城位于八达岭外,地处三岔路口,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因地势险要,成为历代重要交通要塞,军事要冲。元代大都至上都驿站从此通过。往西通至榆林、怀来、宣化,往北通至延庆、永宁、四海,往东南通至北京,故名“岔道”,曾名三岔口,又名永安甸。
明代嘉靖三十年(1551 年)筑岔道砖城,民逾千户,街市繁华。岔道城有常驻守备1 名,把总3 名,兵丁788 名。城内有驿卒12 名。明人王士翘《西关志》载:“八达岭为居庸之禁,岔道又为八达岭之藩篱。”曾佩说“如欲敌之绝意于居庸,必先使之无垂涎岔道,未有岔道危而八达岭无事,居庸不震惊者也”。明《长安客话》载:“逾岭数百步即岔道,堡实关北藩篱,守岔道所以守八达岭……”这些都说明了岔道城作为军事前哨的重要作用。岔道村为三部分:东关、岔道古城、西关。村落呈长方形,沿沟谷东西延伸。岔道古城尚保存完好。整个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间略鼓,两端略缩,依山势而建,北部城墙建在半山腰上。整个城东西510 米、南北宽185 米,为船形。全城总占地面积8.3 万平方米,城墙高8.5 米,由石条城砖、石灰、泥土筑成。南城墙有烽火台两座。城墙的建造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是内夯土,外用石块加白灰砌筑,晚期又在原城墙外用条石和砖砌筑。城墙的南段、东西段较为完整,北城墙塌处较多。其四角现保留有夯实的城台,南墙中还有两处马面。城上设有马道,外侧宇墙设垛口、望孔、射口。城中原建有关帝庙、城隍庙等庙宇,还有衙署、公馆、戏楼等。西城门外有练兵的校场。还有粮秣、武器弹药仓库。城的东北两侧山顶各筑一座堡垒。周围山峰筑有望敌情的烽火台。为加强防御,在西关外还建有土边城垣。清代以后,岔道城不再驻军设防。明清两代都曾把岔道作为重要城堡加以整修、加固。城内铺面连片,商贾云集,客栈多家,宿、歇、行人众多,岔道城一片繁华兴隆景象。城内有官井和3 棵古槐,据说岔道建城时就有古槐,已有500 年历史,至今古槐依然繁茂。“岔道秋风”曾是延庆八景之一。1985 年,岔道城被确定为延庆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 年起,在市文物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对南段城墙、东西城门及部分古迹进行了修复。
榆林驿

榆林堡元代该地已有村,名为榆林,是因该地原有榆树林而得名。元代前曾为重要驿站,从元代至清代,该地还一直被设为驿站。明永乐初年移民建榆林屯,为隆庆州后十里之一,所建榆林城堡系土筑而成。
榆林堡北城建于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景泰五年(1454)筑成,明武宗正统十三年(1518)扩建了南城,嘉靖十六年(1537)曾对南城进行修缮,隆庆三年(1569)对北城加包砖,北城的东北角和西北角城上各建造一件房屋,东南角和西南角城上各建造一阁,名为闵昌阁和武昌阁。南北城形象象一顶乌纱帽,两阁如同帽顶上的犄角翎,其城四周对称,壮观牢固。
榆林堡城南城、北城全周长共2064米,其中北城周长974米,南城周长1336米。北城占地59276平方米,南城占地103092平方米,南北城共占地162368平方米,约合244亩。“大跃进”、“文革”时期榆林堡城北城被严重破坏,仅存部分城墙。
榆林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仅是今日旅游的最佳位置,自古以来,它也是重要的战略要塞和驿站,而且集政治、军事、古建、经济、宗教信仰、民俗文化为一体。它在居庸驿与土木驿中间,具有传递情报、接待过往官员等多种功能。
驱车从榆林堡上八达岭高速公路也仅有3公里。还有火车可以直接到达距榆林堡一公里的康庄火车站。
横岭长城和镇边城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英宗亲征蒙古的途中,竟在怀来土木堡被瓦剌首领也先活捉,数十万大军死伤无数(史称土木堡之变,英宗皇帝从此在遥远的蒙古草原上北狩18年)。而后,瓦剌人大举进犯京城。在居庸关功久未破时,瓦剌人绕道西南由紫荆关经易县、涞水、良乡兵临京城下。一小部分游骑兵勇则分别从居庸关以西的白羊口和横岭口进入腹地,兵临北京城下。幸亏有兵部侍郎于谦受命于危难之际,组织了京城保卫战,才保得大明王朝没有被瓦剌摧毁。
痛定思痛,明代王朝在这些峡谷里修筑了许多防御设施,包括堡垒、关城、短墙,和万里长城一起,形成一道道保卫北京,保卫中原的防线。其中有许多城堡,深藏在大山之中,今天已经不为人知了,但也因此较好地保存了下来。 横岭城、镇边城 都是其中的重要关城。
横岭村,河北怀来县境内,它的北部是怀来、延庆盆地和官厅水库;它的东面依次是长峪口、白羊口和居庸关;由横岭向南经过镇边城,可以到达门头沟的大村,再南,可由芦沟桥进入京城;若由横岭南的马刨泉向东,经高崖口、流村镇、羊坊镇,可以进入海淀。
横岭城在镇边城北5公里,城墙横跨沟壑围圈依两山而建,形成一巨大的城堡。日伪时期,一条连接北京雁翅和河北怀来的省道从城堡的西边穿城而过,将这个巨大的城堡生生切开。
秦汉上谷郡遗址
在怀来县小南辛堡镇大古城村西北。这里北侧是宽阔的官厅湖,南侧是茂密的丛林,巨大的风车扇叶就在古城遗址上空缓缓旋转。上谷郡遗址东西长约600米,因为修建官厅水库,古城一部分已经没入湖水之中。由于古城废弃已久,如今只剩几处断壁残垣,但仅凭几处轮廓依然可以看出昔日古城宏大的规模,依然可以想见古城昔日的繁荣鼎盛。据记载,上谷郡始建于战国时期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因建在大山谷上而得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谷郡就名列其中。汉代飞将军李广、大将军霍去病都曾任上谷郡太守。据考证,上谷郡城自战国燕昭王时始设,一直到北魏后废弃,共经七个大的历史时期,10个封建王朝,历时808年。上谷郡古城址由大、小相连的两个土城组成。大城的北墙和西墙已淹没于官厅水库,只有东城墙和南城墙断断续续地部分遗留,城址残存面积45万平方米。小城位于大城东南隅外侧,与大城合墙并列,残存着五段城垣,土质坚实,平面近梯形,城址面积约14.2万平方米。在上谷郡遗址采集到的遗物有陶器、铜器、铁器、骨器和石器等,对这些标本进行时代分期,发现属于战国时期的陶器残片占陶器总量的绝大多数,属于秦汉时期的次之,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较少,辽代以后的极为少见。由此可证实,该城址最为繁荣的时期在战国中、晚期至秦汉时期。南北朝时期较为萧条冷落,隋唐时已沦为一般村落,辽代以后已逐渐被废弃。解放后,由于官厅水库蓄水,居住在大古城附近的村民举家南迁,于是,这座千年古城就彻底成为了一座空城。
涿鹿之战遗址
黄帝城遗址文化旅游区位于涿鹿县矾山镇西2公里处。是历史上的涿鹿故城,据《史记.五帝本纪》所述黄帝邑于涿鹿之阿。 经过阪泉之战、 涿鹿之战后,又 合符釜山, 统一华夏各族,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都城。 此城遗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 长510米,东西宽450-500米。 城墙系夯土建筑, 高3-5米,南、西、北城墙尚存,东城墙浸于轩辕湖中,遗址内有 大量陶片,除少量夹砂粗红陶外, 大部分是泥质灰陶、黑陶,器物残件随手可得。有时可捡到完整的石杵、石斧、石凿、石纺轮、石环等,这里出土的陶器大多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正是黄帝所处的时期,此城不仅使人们了解祖先生活战斗的场景,还能随手拣到黄帝时代的遗陶石器。在黄帝城附近有黄帝泉、蚩尤三寨、三祖堂、定车台、八卦村、炎帝营、蚩尤泉、桥山、釜山、轩辕湖、温泉行宫、蚩尤城、蚩尤坟等有关三祖文化遗址遗迹23处。
景区内建有中华三祖纪念堂,古朴凝重,向人们展示了黄帝、炎帝、蚩尤这三位人文始祖的伟大功绩,体现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强大凝聚力。中华三祖堂采用唐代建筑风格,堂内塑有黄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并陈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纺轮、石镞等人类早期生产生活用品和战争兵器。墙壁上绘有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历史事件的大型壁画。以黄帝城、黄帝泉、蚩尤寨、蚩尤泉为主要景点的中华三祖文化旅游区,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祭祖。
阪泉之战遗址
阪泉之战是中华民族远祖炎黄二帝最著名的一次战役。《史记》开篇《五帝本纪》记载:轩辕(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这次战役使黄帝取代炎帝,成为当时中国诸部落的首领,其对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阪泉是北京延庆境内的一个地名。延庆县西部有阪山,并有泉名阪泉。山下有上阪泉和下阪泉两村。据《太平寰宇记》记载:阪山,《史记》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明一统志》记载:阪山,在(隆庆)州境,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即此。《读史方舆纪要》、乾隆《延庆州志》等多部史籍和北京地方史志、延庆县志,也都有延庆阪泉为炎黄阪泉之战发生地的记载。此外,史学家从黄帝号缙云氏和延庆古有缙云山(现称缙山)也论证了这一发现。
土木之变遗址
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在今河北省怀来县的土木堡,曾发生过一场明朝军队同瓦剌军队的大战。战斗的结果,明朝的皇帝成为瓦剌的阶下囚,50万明军全军覆没。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土木之变”,全称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蒙古族的瓦剌部迅速强大,经常侵扰明朝北部边境。公元1449年,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大军南下,进攻明朝。前线告急,震动朝廷。宦官王振力主明英宗亲自率军迎战,企图侥幸取胜。大臣们竭力反对,明英宗不听。经过两天仓促准备,王振挟持英宗,率领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明军一路上为狂风暴雨袭击,将士饱受饥寒,士气大减;前线又时有战败消息传来,军中一片混乱。到达大同以后,王振得知各地明军惨败的真相,慌了手脚,竟不战自退,急令班师回朝。王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便邀英宗“临幸”他的老家。可是大军刚出发,王振又后悔了,怕毁坏自己田里的庄稼,于是又下令从原路折回。这就使瓦剌军赢得了时间,逼近明军。
当明军退到土木堡时,被瓦剌军包围。土木堡是一个没有水源的地方,50万饥渴交迫的将士陷入绝境。瓦剌军假装撤退,并派人赴明军讲和,王振信以为真,急令移营就水。这时,瓦剌骑兵突然从四面八方杀来,明军丢盔弃甲,仓皇奔逃,死者不计其数。明英宗被俘。祸首王振在乱军之中,被护卫军樊忠杀死。


 

4、请简介八达岭长城的地理位置及军事防御的作用和特点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八达岭地理环境优越,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山西、内蒙、张家口的交通要道。1998年,八达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八达岭的年平均气温比北京低3℃以上。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八达岭长城其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万历年间曾修葺。关城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刻于万历十年(1582年)。两门均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台上四周砌垛口。
  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明长城的八达岭段是长城建筑最精华段,集巍峨险峻、秀丽苍翠于一体,“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
  八达岭原为隘口,后建关城。明隆庆三年(1569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并在各口两侧的山上建起边城、梢墙、挡马墙等,后来逐渐增建为长城,并修筑敌楼、墩台。起自川草花顶,经石佛寺口、青龙桥东口、青龙桥西口、王瓜峪口、八达岭口、化木梁口、于家冲口、黑豆谷口至石峡峪,全长约12千米。八达岭长城、关城、城墙、要塞及关沟中部的居庸关构成明代北京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岔道城 岔道城
  在八达岭火车站附近,有一座气势雄浑,建筑坚固的大城堡,这就是"北门锁钥"关城的前哨指挥部——岔道城。据《居庸志略》载:"八达岭为居庸之禁扼,岔道又为八达岭之藩篱"。当时设有"把总"三名,驻兵八百员,在八达岭长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
  古炮
  陈展于八达岭关城内登城入口处的马道旁,共有五尊铁炮,为当时的先进武器之一。其中最大一尊炮筒长2.85米,口径105毫米,射程达千米以上,威力甚大。炮身上刻有"敕赐神威大将军"字样,为明代崇祯十一年(1638年)制造。该炮是1958年从八达岭东十余里的张堡地方运来的。另外四尊牛腿小炮,为1957年整修长城时的出土文物,同时还发掘出数百枚炮弹,均为明朝制品。据《武备志》记载:"古代以机发石,其机之木架,形如虎蹲。后来使用火炮,炮身短而粗大,以发开花弹者,名虎蹲炮,俗称田鸡炮",由此可见当时武器情况之一般。
  关城
  八达岭关城东门外有一座庙,名望京寺,内有石岩凿成的大悲佛像;西门外立有牌坊,横额书“驱胡万里”。弘治十八年(1505年)经略边务大理寺少卿吴一贯修建关城时,庙及牌坊皆拆毁。关城设东、西关门,西城墙下部用10余层花岗岩条石垒砌,上部砌大城砖。墙宽20余米、厚17米、高7.8米;顶部为长方形城台,长19.8米、宽14.15米,面积280.17平方米,四面筑宇墙垛口。城台两侧30~40米处,各建敌楼1座,以墙连通,与关城构成犄角之势。西城墙两侧连接有南、北两道城墙,两墙均建于山脊之上,东低西高,成U字形,在东门相遇。城墙厚3.3米、周长2 070米、高7.6米。东西门相距63.9米,城内面积约5 000平方米。嘉靖十八年(1539年)立东门,门额书“居庸外镇”;万历十年立西门,门额书“北门锁钥”,均保存完好。
  城墙
  八达岭长城城墙高6~9米,平面呈梯形,底宽6.5~7.5米、顶宽4.5~5.8米。大部墙顶宽阔平坦,可以“五马并骑、十人并行”;青龙桥一带,山陡坡险,墙顶较窄,最窄处仅2米多。城墙中线偏于外侧,外侧墙高,内侧墙低。墙两侧用花岗岩石条包砌,石条宽0.5米、高0.4米、长0.8~1米不等,最长石条达3.1米,重1.5~1.7吨。无论陡峭山坡或平缓地段,石条均逐层水平垒砌,纵横交错,横架竖垒,咬合成一体,合缝处灌以灰浆。墙体内填泥土、石块,用夯砸实。墙上体为3~4层城砖,用石灰膏粘接灌缝。城面上用墙砖铺砌,使墙顶平整。墙砖长0.4米、宽0.2米、厚0.1米,每块砖重15千克,在坡度较大的陡峭地段,筑成梯道,便于上下。墙顶两边有砖砌矮墙,外侧叫雉堞或垛墙,内侧叫宇墙或女儿墙。垛墙为迎敌面,墙高1.7~2米,便于掩护人体,一般在人体胸部高度开始筑垛口,垛口之间距离约1米。垛口的砖是特制的,一边为斜边,码在口上,呈扇面状,外宽内窄,观察面大。挡垛上部设有了望孔。墙下部砌有射孔,用以射箭投石。部分射孔和了望孔的砖面上雕有图案花纹。内侧宇墙高约1米。垛墙和宇墙都用城砖砌成,墙顶用一层脊砖。脊砖两边低中间高,或内侧高外侧低,便于排水。城墙顶部形成有墙的巷道,在两边墙根砌有小水槽,积水沿水槽流到较低处的宇墙下部,经出水孔把水引至墙外的吐水嘴上,泻流城墙外。吐水口是1米多长的石槽,在长城内侧,伸出墙体以外。每隔一定距离,城墙下部即开有一个登城口。口为券门洞,高1.8米、宽0.8米,门框用4块规格一致的石料组装,门内有石阶,通向城墙顶上。城墙在跨过溪流、沙河的地方都用砖砌成水门,有的大如城门,如石佛寺水关;有的较小,像一座桥,城墙从桥上经过。城墙经过小路时留有一个过门,平时可以出入,战时堵塞。
  敌楼
  八达岭长城共有敌楼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逻放哨用的墙台,也有上、下两层的敌台,上层周围设垛口和射洞,下层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资的房舍。台堡的距离根据山势和地形而设。一般敌楼为两层,高10米、长宽均10米。全部为砖石结构,第一层和第二层顶部做成许多拱券,有梯道上下。两层均有射击口、了望口和吐水嘴,楼上有垛口,台突出墙外,收墙于台内。已修复南四楼、北四楼及北五楼等16座敌楼。
  ①南、北四楼。位于关城南、北两峰上,南、北各有4座敌楼,是最早开放游览的地段。两峰相对高差大、坡度陡,敌楼由低处向高处依次峙立,南北遥相呼应。从关城到南四楼,城墙长685.8米,高度上升127米,平均每6米即上升1米。三楼与四楼之间,山势陡峭,城墙逶迤约500米,最险要处坡度达70度。从关城到北四楼,城墙长767.5米,高度上升155米,比南峰距离长,但较南峰平缓。过第三楼呈马鞍形,先下到鞍座部再往上登第四楼,此段有100余级台阶。这8座敌楼与敌楼之间的长城于20世纪50年代修复。北峰4座敌楼本为两层,只恢复了3座,第三座的上层未恢复;南峰第一、二座的上层也未恢复,南三楼上原有铺舍,柱基依在,未复原。每座楼原来都有记载修筑经过的题名石碑,已无存,只留碑座。有的敌楼券门的门枢臼和放门杠的孔眼依稀可见。
  ②北五楼。券洞最多的敌楼。楼长9.25米、宽9.34米,上下两层。从券门进入一层,内有许多券洞,每面4行砖垛,每垛之间都用券顶拱连,共30余个券洞托起第二层的地面。
  ③北六楼。面积最大的敌楼。楼长12.6米、宽8.5米,底层面积约100平方米。长面7行砖垛,宽面4行,垛顶发券,形成四方廊形券道,中间留空,成为长方形天井。可从天井登梯上到楼顶。
  ④北八楼。海拔888米,为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敌楼,是俯瞰长城最佳之处,故又名观日台。楼内两层,有梯可上。一层迎敌面有6个箭窗,其数目之多居敌楼之首。关城平台到北八楼长城相距1500余米,相对高度228米。
  ⑤建有铺舍的敌楼。新修复的敌楼中有两座建有铺舍。一是北十楼,一是南六楼。铺舍是建在二层楼上的小屋,硬山顶,雕窗红柱。
  墩台
  又称烽火台。八达岭长城外的东、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围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设悬楼垒木,下设壕堑吊桥,外设塌窖陷阱;门道上置水柜,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阶,以绳梯上下;每台有火铳、火炮2门,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驻军防守,与城堡组成一个纵深防御网。明成化二年(1466年)规定举烽办法,即敌人来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城台
  又称墙台。指稍高出长城墙顶,四周砌有堞墙、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筑。此是古代士兵们的巡逻放哨之处,以及发生战争时进行据守防御的地方。例如八达岭关城门顶的平台,即为城台。
  战台
  修筑于长城沿线的交通要道或地势险要之处,为碉堡式建筑,有一、二、三层之分,规模大小不 一。内可储兵器、弹药及其他战略物资,作用大于敌楼。据明代刘效祖所著《四镇三关志》记载,在戚继光的规划和督办下,从山海关至北京的长城沿线,共筑敌台、战台一千二百座(原计划要建三千座)。当遇战争爆发之时,在敌台上可"从上临下,用火器、佛郎机、子母炮更番击打","器用尽以火炮代之"。一个战台一般需30人守台、30人守垛,分6伍,备火药300斤。此外,在战台上还存有神箭、铁棍,以及数以千计的大小石块,同时还储备一个月的口粮和用水等。这种"制作久而弥精,心思熟而愈巧"的战台设施,既可出击,又可据守,并可与长城上的城台、敌台(敌楼)等军事设施密切配合,以组成密集的火力网,大大地增强作战威力,有效地阻击敌骑进攻,在军事防御上起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战术作用。
  即使是有了火器的时代,要塞和阵地的依托仍然是必不可少,长城本身就是积极防御的代表杰作,在要塞中可以安全保护我们的军队,囤积粮草物资,长城最大的作用不是在于那道墙而是墙连接起来的要塞,这样的一个要塞的作用至少超过了那些普通的要塞多个以上。历史上游牧民族对长城常常苦恼不已,他们只能在防御坚固集有重兵的要塞前面战斗才希翼战略上的突破。而迫使他们在不利环境下的会战正是长城的发挥的军事意义。而正是有了长城,那些原本孤立的要塞不再是孤立的了,因此也更不容易陷落。
  明朝初期蒙古族的势力还十分强盛,朱元璋采纳了朱升“高筑墙”的建议,不仅各州府县的城池构筑得十分巩固,而且对长城的修筑和防务十分重视。在长城外建立军事重镇,封诸王子率军驻扎边镇,实行军屯以守国境。大体沿长城一线划为九个防区,是谓“九边”:“九边”之前,设置了大宁[宁城]、开平[多伦]、东胜[托克托]三卫;并且分别以居庸、紫荆、倒马“内三关”和雁门、宁武、偏关“外三关”为枢纽,构成两道长城防线。占燕山、军都山、太行山以及恒山、管涔山、吕梁山之地利,加大了防御纵深,瞰制了主要歼敌战场。这种防御布势,不仅着眼于敌人从正面[蓟州、宣府、大同]进攻,而且考虑了敌人取陕、晋组织战略迂回的可能,是比较缜密的。京师核心防御的组织,充分体现了环形防御的思想。主要防御方向居庸关的外镇在八达岭,再往北有岔道城,而南口堡则既是接应前出的据点,亦是防敌侧背包抄的对外正面。京东方向,则针对通州北塞篱村至怀柔苏家口间地形平漫的不利情况,密筑敌台,界之以墙,使京师有重关之险。由于边防的巩固,保障了国家的安定,社会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明成祖时,利用长城作为掩护野战部队集结的基地,亲率大军进行五次北征,保护了边境不受侵犯和袭扰。成化时,由于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俊调集军民大修边墙,使侵入河套的鞑靼退兵,边墙完成后八年之久不敢犯边境。隆庆时,边患千紧,于是调抗倭名将戚继光到蓟州主持长城防务。戚继光自选沿山海关到居庸关长在构筑空心敌台,加强长城的防御功能,其次根据长在附近地形特点,训练守城部队,在边外山谷丘陵地用步战,平原开阔地用车战,近边之地用马战。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兀良哈朵颜部酋长董狐狸率部侵扰边境,被戚继光打败,并派兵出塞追地击,将董狐狸的北北长秃擒获,后来董狐狸娴率族民三百人,叩关请罪表示愿意投降,才将长秃放回,并建立通贡互市关系。戚继光在蓟州的十六年间,边防安定,生产发展。戚继光认为,“守固以筑台为策,而战必以练兵为先,”将筑城与训练双管齐下的经验,甚得重视。
 

5、八达岭长城资料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

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八达岭饭店和由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

扩展资料:

主要景点

1、岔道城

根据考古报告,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岔道城开始修筑,历经三十余年终于建成,整个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间略鼓,两端略缩依山势而建,北部城建在半山之上。

整个城东西510米,南北宽185米,为船形。全城总占地面积约8.3万平方米,城墙高8.5米,由石条城砖、石灰、泥土筑成。城上设有马道,外侧宇墙设垛口、望孔、射口,南城墙有烽火台2座。

2、古炮

陈展于八达岭关城内登城入口处的马道旁,共有五尊铁炮,为当时的先进武器之一。其中最大一尊炮筒长2.85米,口径105毫米,射程达千米以上,威力甚大。炮身上刻有"敕赐神威大将军"字样,为明代崇祯十一年(1638年)制造。

该炮是1958年从八达岭东十余里的张堡地方运来的。另外四尊牛腿小炮,为1957年整修长城时的出土文物,同时还发掘出数百枚炮弹,均为明朝制品。

3、关城

八达岭关城东门外有一座庙,名望京寺,内有石岩凿成的大悲佛像;西门外立有牌坊,横额书“驱胡万里”。弘治十八年(1505年)经略边务大理寺少卿吴一贯修建关城时,庙及牌坊皆拆毁。关城设东、西关门,西城墙下部用10余层花岗岩条石垒砌,上部砌大城砖。

墙宽20余米、厚17米、高7.8米;顶部为长方形城台,长19.8米、宽14.15米,面积280.17平方米,四面筑宇墙垛口。城台两侧30~40米处,各建敌楼1座,以墙连通,与关城构成犄角之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达岭长城




 

6、什么季节去长城玩最好?


春天或秋天去长城玩最好。

八达岭长城,万里长城的组成部分,是国家5A级风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八达岭饭店和由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

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

景点介绍:

八达岭原为隘口,后建关城。明隆庆三年(1569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并在各口两侧的山上建起边城、梢墙、挡马墙等,后来逐渐增建为长城,并修筑敌楼、墩台。起自川草花顶,经石佛寺口、青龙桥东口、青龙桥西口、王瓜峪口、八达岭口、化木梁口、于家冲口、黑豆谷口至石峡峪,全长约12千米。八达岭长城、关城、城墙、要塞及关沟中部的居庸关构成明代北京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岔道城:

岔道城在八达岭火车站附近,有一座气势雄浑,建筑坚固的大城堡,这就是“北门锁钥”关城的前哨指挥部——岔道城。据《居庸志略》载:“八达岭为居庸之禁扼,岔道又为八达岭之藩篱”。当时设有“把总”三名,驻兵八百员,在八达岭长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

据《延庆州志》记载:“岔道有二路,一至怀来卫,榆林、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今宣化)为西路,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海治为北路。”故得名“岔道”。根据考古报告,公元1551年(明嘉靖三十年)岔道城开始修筑,历经三十余年终于建成,整个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间略鼓,两端略缩依山势而建,北部城建在半山之上。

整个城东西510米,南北宽185米,为船形。全城总占地面积约8.3万平方米,城墙高8.5米,由石条城砖、石灰、泥土筑成。城上设有马道,外侧宇墙设垛口、望孔、射口,南城墙有烽火台2座。城墙的建造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是内夯土,外用石块加白灰砌筑,晚期又在原城墙外用条石和砖砌筑。

古炮:

八达岭长城古炮陈展于八达岭关城内登城入口处的马道旁,共有五尊铁炮,为当时的先进武器之一。其中最大一尊炮筒长2.85米,口径105毫米,射程达千米以上,威力甚大。炮身上刻有"敕赐神威大将军"字样,为明代崇祯十一年(1638年)制造。

该炮是1958年从八达岭东十余里的张堡地方运来的。另外四尊牛腿小炮,为1957年整修长城时的出土文物,同时还发掘出数百枚炮弹,均为明朝制品。据《武备志》记载:“古代以机发石,其机之木架,形如虎蹲。后来使用火炮,炮身短而粗大,以发开花弹者,名虎蹲炮,俗称田鸡炮”,由此可见当时武器情况之一般。


 

7、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对长城有了更深的了解。


八达岭长城

中国长城的一段。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南部。八达岭地处居庸关关沟北口 ,地势高峻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八达岭长城修筑得格外坚固。其关城有东西两座关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两门均为砖石结构 ,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京张公路从城门中通过,为通向北京的咽喉。从北门锁钥城楼左右两侧,长城沿山脊延伸,依山而筑。城墙高低不一,平均高度约7.5米,墙的下宽约6.5米,顶上宽约5.8米。可容五马并骑,或士兵十人并行。城墙下为条石台基,上部为巨砖墙壳,内部填以黄土和碎石。墙顶地面铺砌方砖,顶部内侧为宇墙,外侧为垛墙 ,垛墙上有垛口(望口)和射洞,用以镃望和射击敌人。
城墙上每隔 30~40 米或100~200米,于险要处筑一堡垒式堡台。堡台建筑于山脊的高处、城墙的转角处或险要之地。堡台有高有低。高的叫作敌楼,上层有垛口可以镃望射击,下层有券洞、射口可以住宿、射击 、屯储火药和粮食。低的为墙台,高度与城墙差不多,但突出于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原来上面还有房屋建筑用于士兵休息,现仅存地基。
在八达岭城墙向外眺望,远处还有零散的烟墩,上筑垛口 ,是守卫八达岭长城的警戒设施 。出北门锁钥关门不远,有明隆庆五年(1571)筑成的一座砖城,名岔道城,是八达岭前哨指挥处所在,可驻军 800 余人,并可储备大量的军械于此。八达岭长城在明代盛极一时,到清代后就失去其防御的历史作用,不再修葺。经多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而日渐荒芜。1949年以后曾多次整修八达岭关城、关门及南北各4个敌台。1978年又重建了居庸关外镇的城楼。八达岭居庸关,翠岭重叠,花木葱茏,早有居庸叠翠之称,古代燕京八景之一,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8、北京长城有哪些风景。


望京石
位于八达岭关城东门外,“居庸外镇”关门前大道南侧。为一块高1米、长15米的天然花岗石,上刻“望京石”三个字。

天险留题
位于东关门内侧,今熊乐园右上方山崖上。在一块凿平的崖壁上,刻有“天险”二字,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延庆州知州童恩所题,保阳刘振宗镌刻。

弹琴峡
位于五贵(鬼)头山下,为关沟胜景之一。

八达岭原为隘口,后建关城。明隆庆三年(1569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并在各口两侧的山上建起边城、梢墙、挡马墙等,后来逐渐增建为长城,并修筑敌楼、墩台。起自川草花顶,经石佛寺口、青龙桥东口、青龙桥西口、王瓜峪口、八达岭口、化木梁口、于家冲口、黑豆谷口至石峡峪,全长约12千米。八达岭长城、关城、城墙、要塞及关沟中部的居庸关构成明代北京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岔道城
据《延庆州志》记载:“岔道有二路,一至怀来卫,榆林、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今宣化)为西路,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海治为北路。”故得名“岔道”。根据考古报告,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岔道城开始修筑,历经三十余年终于建成,整个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间略鼓,两端略缩依山势而建,北部城建在半山之上。整个城东西510米,南北宽185米,为船形。全城总占地面积约8.3万平方米,城墙高8.5米,由石条城砖、石灰、泥土筑成。城上设有马道,外侧宇墙设垛口、望孔、射口,南城墙有烽火台2座。城墙的建造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是内夯土,外用石块加白灰砌筑,晚期又在原城墙外用条石和砖砌筑。

古炮
陈展于八达岭关城内登城入口处的马道旁,共有五尊铁炮,为当时的先进武器之一。其中最大一尊炮筒长2.85米,口径105毫米,射程达千米以上,威力甚大。炮身上刻有"敕赐神威大将军"字样,为明代崇祯十一年(1638年)制造。该炮是1958年从八达岭东十余里的张堡地方运来的。另外四尊牛腿小炮,为1957年整修长城时的出土文物,同时还发掘出数百枚炮弹,均为明朝制品。据《武备志》记载:“古代以机发石,其机之木架,形如虎蹲。后来使用火炮,炮身短而粗大,以发开花弹者,名虎蹲炮,俗称田鸡炮”,由此可见当时武器情况之强盛。

关城
八达岭关城东门外有一座庙,名望京寺,内有石岩凿成的大悲佛像;西门外立有牌坊,横额书“驱胡万里”。弘治十八年(1505年)经略边务大理寺少卿吴一贯修建关城时,庙及牌坊皆拆毁。关城设东、西关门,西城墙下部用10余层花岗岩条石垒砌,上部砌大城砖。墙宽20余米、厚17米、高7.8米;顶部为长方形城台,长19.8米、宽14.15米,面积280.17平方米,四面筑宇墙垛口。城台两侧30~40米处,各建敌楼1座,以墙连通,与关城构成犄角之势。西城墙两侧连接有南、北两道城墙,两墙均建于山脊之上,东低西高,成U字形,在东门相遇。城墙厚3.3米、周长2070米、高7.6米。东西门相距63.9米,城内面积约5000平方米。嘉靖十八年(1539年)立东门,门额书“居庸外镇”;万历十年立西门,门额书“北门锁钥”,均保存完好。[
 

9、北京八达岭长城的历史


八达岭长城
<br>
<br>中国长城的一段。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南部。八达岭地处居庸关关沟北口 ,地势高峻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八达岭长城修筑得格外坚固。其关城有东西两座关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两门均为砖石结构 ,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京张公路从城门中通过,为通向北京的咽喉。从北门锁钥城楼左右两侧,长城沿山脊延伸,依山而筑。城墙高低不一,平均高度约7.5米,墙的下宽约6.5米,顶上宽约5.8米。可容五马并骑,或士兵十人并行。城墙下为条石台基,上部为巨砖墙壳,内部填以黄土和碎石。墙顶地面铺砌方砖,顶部内侧为宇墙,外侧为垛墙 ,垛墙上有垛口(望口)和射洞,用以镃望和射击敌人。
<br>城墙上每隔 30~40 米或100~200米,于险要处筑一堡垒式堡台。堡台建筑于山脊的高处、城墙的转角处或险要之地。堡台有高有低。高的叫作敌楼,上层有垛口可以镃望射击,下层有券洞、射口可以住宿、射击 、屯储火药和粮食。低的为墙台,高度与城墙差不多,但突出于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原来上面还有房屋建筑用于士兵休息,现仅存地基。
<br>在八达岭城墙向外眺望,远处还有零散的烟墩,上筑垛口 ,是守卫八达岭长城的警戒设施 。出北门锁钥关门不远,有明隆庆五年(1571)筑成的一座砖城,名岔道城,是八达岭前哨指挥处所在,可驻军 800 余人,并可储备大量的军械于此。八达岭长城在明代盛极一时,到清代后就失去其防御的历史作用,不再修葺。经多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而日渐荒芜。1949年以后曾多次整修八达岭关城、关门及南北各4个敌台。1978年又重建了居庸关外镇的城楼。八达岭居庸关,翠岭重叠,花木葱茏,早有居庸叠翠之称,古代燕京八景之一,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br>
<br>
<br>八达岭长城在古代就享有“天下九塞”之一的美称。明末学者顾炎武曾两度登临,并赋诗盛赞“雄托朔地当年大,不断秦城自古长”。对于八达岭这一名称的由来,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兼而有之,考证起来非常有趣,同时也足见八达岭长城载誉天下的盛名。
<br>当地传说元代曾有一位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巡幸到此,看到关山险峻,崇峦叠翠,于是龙颜大悦,给此处赐名曰“巴达岭”,后人讹传为“八达岭”。这个解释未必真实,因为不但找不出史料依据,而且也查不出元代有过一位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实际上,在八达岭所在的延庆县,确曾降生过一位元代皇帝,不过,他的名子叫爱育黎拔力八达,含有“八达”二字,也许“巴达黎黎”是一种误传。但联想到元朝时皇帝们每年要从北京到上京来往一次,而处于必经之路的八达岭,被这位皇帝乘兴赐名,还是有一定可能的。
<br>还有人传说明末李自成率军征战到此,由于关城易守难攻,大军受阻,累日不进,不由心急如焚。这时探马来报,前方还有七道险关。李听罢长叹一声,心想这第八道关都过不去,看来强攻是不行了,于是改途而去。后来这里被称“八道岭”,继而成为“八达岭”。
<br>在明代,八达岭曾一度成为防守满族军队的前哨阵地。因为在古代汉人把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称作“鞑靼”,所以有人认为八达岭是“把鞑岭”(意为把守鞑靼之岭)的谐音和误传。但这一观点似乎也缺乏有力的依据。
<br>看来,最可信的还是《长安客话》中的: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名“八达岭”了。
<br>
<br>
<br>“十口金镢露着袢,十口金锅露着沿,百样草药到处见。”这是流传在八达岭上的歌谣。怎么回事呢?有一段故事传说。
<br>秦始皇修长城时候,征集了全国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还好说,特别是南方人来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饱,劳动又重,死的人就多了。阎王小鬼把死在长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庙里注销户口。城隍爷打开户口簿,挨个一查,说;“这些人都不到死的岁数,不能注销。”小鬼回禀阎王,阎王来找城隍说理,说他们已经死了,填了长城馅,为什么不给注销户口?城隍说:“他们寿数未尽,根本就不该把魂拘来。”俩人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没办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听了俩人争执的理由,官司一时不好断,就让他俩先回去,然后让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调查。太白金星变化成一个老头,来到长城上一了解,确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万。死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吃不饱,二是活太重。同时还了解到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族侵略。太白金星回天禀告了玉皇大帝,玉帝为了拯救民工,加速长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爷和药王爷下凡。老君爷造了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这两样可是宝贝。那十口金锅煮上饭,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们再也不饿着肚子干活了。那十把金镢更是厉害,不管多大的石头,用金镢一比划,一块四棱见线的大石条就出来了,民工们再也不用费力开凿石条了。药王爷为了治民工们的病,就在长城内外撒下了许多药籽,长出了许多草药,什么柴胡啦、知母啦、苍术啦,不下几十种,民工们有了病,一吃就好。有了这几样宝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万里长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老君爷没收回去,一直就在八达岭埋着,光听说露着沿,露着袢,就是谁也找不到。药材可是到处都有。
<br>回头再说阎王爷和城隍爷的官司。修长城的民工,阳寿未尽,本来就不该死,不应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断的是城隍有理,阎王无理,阎王的官司打输了。所以后来,人们给城隍修了庙,叫城隍庙,给玉帝修了庙,叫玉皇庙,也给老君修了老君庙,给药王修了药王庙,唯独没人给阎王修庙。不知旁处有没有,反正围绕着长城八达岭一带没有阎王庙。

关键词: 岔道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