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行业知识正文

站桩,打坐和站桩有什么区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7 07:51:54 来源:惊鸿信息网 浏览次数:374
关于站桩,打坐和站桩有什么区别?内容

目录

1、打坐和站桩有什么区别?
2、初学者如何才能正确的站桩
3、练站桩注意事项!!!
4、什么是站桩?
5、怎样站桩
6、气虚血虚站桩能治好吗
7、站桩问题
8、站桩的好处与害处
9、站桩一天20分钟有效吗?

 

1、打坐和站桩有什么区别?


1、侧重点:

站桩是用练力的方法来求健康,打坐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心,训练心可以使用任何姿势,如走路、躺着、坐着等等。

2、作用:

站桩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形式,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能够拥有一个正确的基础姿势,师练武之人掌握武术当中的一种基础劲——整劲。

打坐是佛法修行的一种姿势,它的作用就是为了让修行的僧人能够更好的去参禅礼佛。

扩展资料

站桩的变异形式有,如:扎马(是在我国南方武术中的称呼),三体式(是北方在形意拳中的称呼)等。站桩的流派很多,有中医桩法、峨眉桩法、武当桩法、少林桩法等。其形式分为躺桩、坐桩和站桩。

站桩是中国武术所特有的一项训练,是中国武术区别于西方搏击术的一大特色,综观西方搏击术,其基本上都是着重于肌肉力量的增加和外部形体的训练,训练方式不外乎负重练习以求得体格的强化,以供搏击所用,即所谓“外强”;

而中国武术则更着重于“内调”,即内部机理的调整和用力习惯的养成,讲究以固有体态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所以西方拳手大都体形彪悍,爆发力强,而中国的内家好手往往体格瘦弱,但一击之下,攻击力却极强,这就是中外两种体系搏击术研究的主题和方向差异所形成的,而站桩就是在这种训练理念下所形成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训练模式。

大部分拳学体系,都把站桩作为一项基础性训练,就如大成拳,70%的时间都放在站桩上,在站桩的基础上再进行试力、走步、发力,有些则把站桩作为一项深化性训练,是先学会动,即各种轨迹运动,再进行站桩。



2、 初学者如何才能正确的站桩


站桩是一种养生的方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站桩的时候,人体保持静止,并不像大家常说的健身运动。这正是因为“运”和“动”是相反的,四肢动则人体内脏不运,四肢不动则人体内脏运转。所以,站桩是调理内脏的有效方法。如何进行站桩?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哪?

  1
  找一个安静,避风,温度适宜的场所,面向南站立,双脚分开与肩膀同宽。如果不能确认,可以让别人帮你看看双脚之间的宽度是否与肩同宽。
  2
  双膝微微弯曲,但膝盖弯曲程度不要超过脚尖,否则长期可能造成膝盖损伤。双手自然伸开抬起,放于胸前,距离胸一定距离,掌心向里,双手间隔一定距离。
  3
  牙齿轻扣,双目前视,不要闭眼,因为闭眼容易上火。下巴微微向里收,头向上顶,面含微笑。重心放在脚后跟稍前,其实这样头向上顶的感觉最强。
  4
  全身放松,不需要加任何的意念,臀部肩膀不要用力,自然呼吸即可,最好能坚持 28 分钟,但刚开始不必强求。
  

  注意事项
  站桩前后半小时不宜饮食和大小便,不要接触凉水。
  出现排气,打嗝,打喷嚏为正常。
  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收式,因为那些东西太高端。
  如果出现身体轻微抖动属于正常,多次站桩后可出现减轻。
 

3、练站桩注意事项!!!


常用的站桩练法是:两脚开步同肩宽,两膝微曲,两臂曲抱于胸前或腹前,双手距离约十厘米十指相对。
然后就是调整身形:头放正下颌略内收、两耳放平、双肩同高、两髋同高……
然后调整精神:两眼视正前方略低一点,两耳听正后方略高一点。百会虚虚向上领起……
然后放松周身:从头顶开始检查,逐一放松周身,直至双膝、双脚踝,而双脚稳稳地踩在地上。
反复检查、调整并体会节节放松、节节对正的感觉,此时,应已达到命门后撑、跨根内缩,臀犹如钟锤悬挂……
体会“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立身中正、心静体松……”的感觉,体会气沉丹田的感觉,体会身备五弓的感觉等等。
此时的放松,不是松散、软塌塌,而是周身是一个整体,处于一种“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状态。
不仅有静的桩功,也有动的桩功。
站桩不仅是练基本功,也是一种有效的健身手段
站桩(浑圆桩)
两脚与肩同宽,默立,调心调息调身,放松身体,平稳呼吸,心态平和。
稍微屈膝似蹲似坐,双手上拉抱球,两手与肩同宽,,五指撑开,手心向内,略向内旋腕
内抱外撑,脚似扎根。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上吊百会,下坠会阴。
肩膀要放松,不要耸起来。肘大概低肩膀三指宽,也可以与肩同高对拔。
目视前方,以一念代万念。起来的杂念,随它去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站桩得舒服,不僵硬,但是动作要领要对,不能东倒西歪。保持头正、颈直,对称。
形意拳称其为浑圆桩,意拳(大成拳)称其为平步撑抱桩

具体要领:
三条线要一条一条地体认,逐步累加,不要妄图一下子同时具备。

发力位置
下盘是根基,三线对争应首先由下盘入手体认。下盘的对争要领是:开臀提胯,敛阴吊裆,前蹬后踩,裆胯圆张,起不敢起,坐不敢坐,进不敢进,退不敢退。具体地说,就是前脚微微用力往后蹬,后脚同样稍用力往前蹬,两股力方向相反,相互顶住,感觉象要把脚下大地从中间撕开,前膝微前顶略有上提之意(所谓前脚跟稍抬起即是由前膝稍上提自然带起的),后胯后挣,形成膝胯互争之意,后膝略有下跪之意,后大腿稍向内裹,注意前后对争并非两腿各自独立的前蹬后踩,而要将这两股劲以胯、裆为枢纽汇集,使两腿形成内在的贯通,此时必然形成裆胯圆张,敛阴吊裆的状态,感觉如同一个有弹性的气球将裆胯撑圆一样。那么,下盘的整体状态是什么样的呢?打个比方,好比一张弓,弓的两端落在地上,两个脚就好似弓的两端,两腿就如同弓身,处处保持崩劲撑起,形成一个无棱角的内在贯通整体状态。下盘的对争体认得很清晰的时候,即可加上躯干(脊椎)的对争。

脊椎对争
脊椎对争的总体要求是:坐臀提身,领颈拔背、节节拉长、通脊贯顶。感觉如同“隔墙视彼物,牛拉重车行”,伸长脖子拉长腰。
脊椎对争首先应找出沉坠之力,即尾椎沉坠,所谓“屁股一抬,重新再来”,沉坠之力一失,往往发力时上体与下盘脱节、断劲、上下难以贯通,易被对方拔根。尾椎沉坠,具体的感觉是在下盘对争的基础上,身体微微压下,又被稍稍顶起,既有沉坠之势又不失弹性。另外一个重要之处就是命门顶起。正常人的腰椎有一个向内的生理曲线,用手一摸便知,站桩状态中,就要将这个生理曲线拉直、填平。具体方法就是在尾椎内扣下坐同时,命门穴有意识向后顶起,可以这么体验一下:整个后背贴在墙上,然后将后腰凹陷处也向后顶起,贴在墙上,就是这么一个感觉。记住,然后在站桩时把这个感觉找出来。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命门顶起能够将后腰弯曲处自然填平即可,不要刻意、过分地向后顶,否则会造成驼背、折腹,这就是错误的桩态。
以上两点做到的同时,还有一点就是小腹要微微向下“掖”住,即腹部不可向上提起,胸部不可挺起,小腹微用绷力,感觉非常充实。这个感觉,与趴俯卧桩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可以在练俯卧桩时去体会。
几个要领做到了,就可以找找向上的争力,要领是:下颌微收,脖子微微梗起,感觉后脖子贴在了衣领上,头顶微微向上顶起,注意找出这个感觉就可以了,头颈不可过分用力,用力过度就失之于“僵”了。整体上的感觉就好象是站在墙这边伸长脖子探着腰看墙那边,与尾椎的沉坠之势自然形成了对争。
在做到尾椎内扣下坐,命门顶起,小腹下掖,头颈上领这些要领后,整个身体的对争状态就形成了,整条脊椎连同两侧的大筋被上下拉伸,如同一条被拉起的弹簧,充满弹性,在这种情况下,躯干的不空状态即造就了,这时可以试着敲敲小腹、两肋,感觉很充实,很有弹性,自然地具备了一定的抗击能力。

上肢对争
在下盘对争、脊椎对争均求得后,这时可以加上上肢的对争。
上肢对争的要领总要求是:扯肩拢肘,拔臂探手,骨挣肉坠,通臂贯梢。 具体地讲,就是在基本功架之上,双臂曲抱,如同抱一棵大树,抱不住硬抱,注意这句话,“抱不住硬抱”,双臂是向前抱,而不是向里合抱,同时双臂内侧以至胸腹,是被撑圆了而不是有棱有角的。在这种状态下,可以检验一下大臂和腋下,腋下可以摸到一条大筋被绷起,握一下大臂,大臂的肌肉是被很有弹性地纵向拉大,而不是象健美那样鼓起个大大的块。
就是双臂曲抱时,食指一定要极力挑起,虎口张圆,这是个关键。只有食指挑起,腋下大筋直通指端,劲力才能贯通梢节,其余几指微微弯曲略有抓扣之意即可。
当三线对争能够连续保持20分钟而无所苦时,可认为达标,可进行三线贯通的练习。

三线就位
人体结构上肢连通为一条线,下肢连通为一条线,脊椎连通为一条线,三条线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千差百异的人体大形。三线就位就是基本功架的练习,具体要领为:两脚前后成纵步,左右间隔一条线,前后约一脚半至两脚的距离,以双脚能随时较为自如地提起为宜,前脚尖指向正前方,踝、膝、胯这三弯约为120度,前脚跟微抬起,后脚全脚掌落地,脚尖外撇约60度左右,后腿半蹲膝弯约120度,身体自然正直,不偏不斜,重心前四后六或前三后七。双手提起,抱于身前,手心相对,指尖斜口指向前方。手的高度大约在肩与眉这段空间内,自行调整。双手之间距离与肩大致相同。两肘低于手,斜口指向下方,前臂肘弯约在120度左右,后臂肘弯约在100度左右。按以上标准站好,练习即可。
从未接触过站桩的人初次练习,不到5分钟就会觉得双臂尤其是两肩酸胀,难以继续,再往下站就会觉得两腿颤抖,身上冒汗,间架不稳,此时应尽可能克服这些问题,尽量保证间架不走形。练习时间可以渐渐增加,初次站5分钟,下次争取10—15分钟,随着练功进展递增。三线就位练到什么程度为达标?如果能站上20分钟,间架不走形,呼吸自然,双臂轻灵自如,手掌发热,肌肉能较好地放松,即可认为达标,此时可进行下一步练习。
三线就位同时也是一种医学桩功,如果能轻松站上20—30分钟,会觉得全身凝然如一,气血流畅,神清气爽,可以当作一种养生功法来练习,对一些慢性病有一定疗效。

三线对争
三线对争是三线就位的强化,如果说三线就位摆好了三张弓,那么三线对争就是给弓拉紧弦。三线对争是桩功的核心所在,具备三线对争状态,也就形成了整体不空的状态,武术界一些流行说法如“六面争力”、“浑圆力”、“抟气状态”,也即大抵类似于此,真理往往是简单的,越是贴近本质的东西,也往往是非常近似的,虽然在理论和语言的表达上不同。

三线贯通
三线贯通就是在三线对争的基础上导入轨迹运动,也就是在不空状态下运动的拳学模式,通过这部分训练,可以使形值在运动状态下更加稳定;轨迹复合更加合理;层次传导更加准确;使人体力量得到空前的发挥,建立拳学运动所需要的用力习惯。这在其它一些拳种又称作试力、横劲,这是拳学运动最重要最基本的形式。
三线贯通功法总的要求是:以腰为点,对角连线,实处张弓,虚处拉弦;以脊为轴,一呼百应,对位拧缠,自律卷纵。简单一点说,就是在不空状态下进行各种轨迹运动。
三线贯通主要有三种模式:1、推拉式——前后贯通。2、提按式——上下贯通。3、拧缠式——交叉贯通。下面以推拉式为例对具体练习方法进行阐述。
按照三线对争的桩架站好,然后开始练习。前面的三线对争是由下盘开始逐步往上递增修证的,三线贯通的练习,可以从手上开始进行体验。在桩架的基础上,双手慢慢向前推出,感觉象是掐住一个很重的东西推出去,然后再缓缓地拉回来,注意幅度不要太大,运动距离大约在10厘米左右,肘关节角度的变化大约在100—130度之间变化,同时运动的过程中双臂环抱的圆撑之力不可丢,推出时形同一个纵向的椭圆,直力加强,横力减弱;拉回时,形同一个横向的椭圆,横力增大,直力变弱,两种力均不可失。这一个动作,从外观上看,似是直线推拉运动,但事实上是一个前立云的手法轨迹,这一点,习练者应自己体认到,推出时是前立云的上半部分,拉回时是下半部分。
这一步做熟练后,即可加上身体运动,身体与手的运动是个对争的关系,手前推时,身体后挣,往后往上走;手拉回时,身向前向下走,可以看出身法是个前立摇的轨迹。此时要重点体认身上的感觉,手前推时,感觉推的东西很重很吃力,身体在推的反作用力下必然往后走,同样,回拉时,身体又被拉得往前走,在这种状态下往复运动,此即桩功中所说的“手将身子耍起”之意。
下一步就要加上腿的运动,腿主要是曲伸,与手法运动相呼应,手推时腿伸张,重心微后移,身架拔高;手拉时腿弯曲,重心微前置,身架降低,整个大形如波浪起伏。
到这一步功架即已完整,整体动作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涨”、“缩”,即对争桩的功架大形的涨缩,任何时候对争桩的不空状态不可丢。
练三线贯通时,眼光不可散乱,气势要足,目光似乎看穿到天际极远的地方,即做出“虎视”的要求。功架掌握后,精神意识要放长、放远,手上虽然微微一动,但意识上要感觉似乎推到极远处,同样微微一拉,要感觉到似乎拉得极近,这是对神经系统一个极好的锻炼。
三线贯通练到什么程度算达标?随着练习进展的不同会有不同层次的体会,一般而言,如果能做到轨迹复合圆润,整体浑然一体而动,“手上一动,身上也就有了”,是逐渐入门了。
 

4、什么是站桩?


站桩是中国武术普遍采用的筑基手段。站桩不仅仅是扎马步,我知道的还有弓步桩、虚步桩;站桩也不光是为了练腿力。

我只略知一点太极拳的站桩:
太极拳习练时要求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立身中正、心静体松……只有这样,在技击中才能敏锐的觉察到对方的破绽,作出迅速的反应,后发先至,出奇制胜。站桩事达到这种境界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常用的站桩练法是:两脚开步同肩宽,两膝微曲,两臂曲抱于胸前或腹前,双手距离约十厘米十指相对。
然后就是调整身形:头放正下颌略内收、两耳放平、双肩同高、两髋同高……
然后调整精神:两眼视正前方略低一点,两耳听正后方略高一点。百会虚虚向上领起……
然后放松周身:从头顶开始检查,逐一放松周身,直至双膝、双脚踝,而双脚稳稳地踩在地上。
反复检查、调整并体会节节放松、节节对正的感觉,此时,应已达到命门后撑、跨根内缩,臀犹如钟锤悬挂……
体会“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立身中正、心静体松……”的感觉,体会气沉单田的感觉,体会身备五弓的感觉等等。
此时的放松,不是松散、软塌塌,而是周身是一个整体,处于一种“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状态。

不仅有静的桩功,也有动的桩功。
站桩不仅是练基本功,也是一种有效的健身手段。

外家拳的站桩可能主要是马步桩。要领我不清楚。
 

5、怎样站桩


你问的太宽泛了
  1、深蹲还是浅蹲看你练的是哪种桩功了。比如四平马步就是低桩,浑圆桩就是高桩。
  2、站桩不用调呼吸,平时怎么呼吸还怎么呼吸。桩功讲究的是以形引气,强调的是姿势的正确与否。
  3、手臂的位置也和练的桩功有关。还以上述两种桩功为例四平马步是两手前推,浑圆桩是两手抱球
  具体姿势要求在功法里有说明的,根据你练的功法来做。

  不论什么桩功在初期只要做到头顶、身正、下坐就好了。头顶就是头上象顶了一样东西不让它掉下来这种感觉,微微有点低头象打招呼那样;身正就是头部的百会穴和下面的会阴穴练成一条直线,并垂直于地面;下坐就是象在臀部下面放了一个凳子一样有坐在上面的感觉。可以找个高一点的凳子坐着体会一下。

  可以去看吕继唐著的《静功养生的理和法》对练功的姿势说得很详细,虽然不是专门针对站桩的但气功类的所有功法要求都一样。这个是最后的标准姿势要求,开始练的时候有这个意思就可以了不要求准确。这个姿势是随着练功时间增加逐步到位的,就好比练字一样。这个是字帖上的字,一开始肯定做不到和字帖一样然后慢慢越来越接近最后完全一样。

  我建议练高桩,低桩对个人的体力要求比较高而且那个辛苦不是什么人都受得了,虽说效果是一级棒而且见效快。
  推荐高位马步站桩功:站与肩宽,脚呈八字(内八字),臀微后坐,腿微下蹲,双掌指尖相对置于腹前呈抱球状;轻闭双目,自然呼吸。时间30——60分钟以上。
  内气发动时,循经络流注形成经络磁场相互感应出现外动,这是在调治疾患、协调脏腑功能、平秘阴阳,就不要死站,而应顺其自然———;直至气机停运,随机自然收功。
 

6、气虚血虚站桩能治好吗


桩功来自道家思想,道家讲究的是自然、返本归真。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站桩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法。站桩后会对肠胃疾病有很好的帮助作用,还有重要一点,就是站桩后你的大便会有变化,在整个站桩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气虚 血虚的人身体会越来越壮,
长期坚持站桩练习就会发现,整个站桩过程中,人虽然没有剧烈运动,但却能感觉身体内的肌肉和血液都在加速运动,人体会出现短暂的疲劳感,每次站桩完毕,又会感到神清气爽,精神焕发。

站桩主要是锻炼身心,五脏六腑,让心态平和,令周身气血顺畅,内外一体,如此气血冲和,疾病不生”,经络顺畅,达到养生防病、强身健体、培植元气、增强力量、内健外强的效果。经常坚持站桩,气虚 血虚可从根本治愈,希望你每天坚持下去
 

7、站桩问题


浑圆桩源于中华传统武术门派里的意拳(大成拳),为其筑基养生桩法,以松静自然为主。诚望习者“守平常、莫好奇”,认真训练。站桩是形、意、气、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运动。形(姿势)和意(意念浑圆桩活动)又是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为作用,不可偏废,其训练以形为体,以意为用,以静为和。
站桩需遵守四容五要的原则,四容即:头直、目正、神庄、气(声)静;五要即:恭、慎、意、切、和。恭者神不散,慎如深渊临,假借无穷意,精满浑元身,虚无求实切,忽失中和均。   
初习浑圆桩,首先应将整体间架安排正确,在虚灵挺拔的原则下进行由局部到整体的放松训练,尤其是双肩和胸部的放松更需时时注意。其要求是:头直目正,气静息平,身端体正,松肩横肘,腋下全虚,屈肘环抱,胸腹放松,腰背正直,膈肌放松,胸虚背圆,双膝顶出,臀部如坐高椅,足趾抓地,足心涵空。整体要求是:松静自然,虚灵挺拔,曲折玲珑,浑圆一体。   
浑圆桩动作简单易炼,诚如王芗斋老先生所言:“养生桩,极容易,深追究,头万绪。”仅站好姿势不动,一不调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环。即不调整呼吸,不留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为保健养生治疗某些慢性疾病,增长体质,使工作肌产生被动性的站桩练功,简单易行,人人都可学会,效果良好,无副作用。站桩时间不做硬性规定,可随身体状况灵活的安排。站桩疲乏难奈时,功感大失,说明体内消耗大于补充,应改为坐、卧式,疲劳消失后再站。总之,要灵活、渐进地延长练功时间,不要超出身体的负担。   
站桩不要追求功感,要意念淡守,既不要忘记,也不要强想,“勿忘勿助”。体内起变化时自然会出现功感。

浑圆桩 - 入门
起式
身体正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这一点很重要,自己不易体会,要让别人看你是否站得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不允许有内外八字,全脚踏地,二肩与脚掌心一线,做到这点,足心就会有发热或发麻的感觉。双手自然下垂,双眼目视前方。   
起式的目的,一是凝神,做好练功的思想准备;二是体会气血运行,从而进入站桩状态。
站桩
双手缓缓上提到胸前,双手外拉而抱圆 ,两腿自然平衡站立,既不外开,也不内扣,基本接近自然。姿势要点如下:   
脊柱正直,这是气机发动的关键,必须做到。头正,颏微内收。这是躯干的要点。   
两手指尖相距一拳之远,指尖相对,掌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手掌与胸距约30公分。双手放在肚脐以上肩部以下的部位,具体可视个人的情况而定。手略高于肘,肩部要松,这是内力导于稍节的通道。内抱外撑,站到一定程度,自可体会深切。还要做到肘横腕挺。这是上肢的要点。  
站桩时呼吸自然,练功中要注意全身肌肉放松,心态平和,只有这样站得才会轻松,站得长久。
注:土行孙桩式中双手位置比较高,这是功夫到一定程度后所为,难度比较大,初学者可以将双手位置放低点,只保持在肚脐以上即可。
收式
两手合抱于丹田,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静默二分钟,默想全身气机如百川归海一样流入丹田,丹田如同无底深渊,收藏无尽气机。然后提肛收腹,二手往下一按,气机收入丹田,就完成了收功。   
注:丹田位置在肚脐与命门对应的小腹部内。
练功意念
刚开始练功不必要求意念,功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体会。初学桩功全身酸痛、疲劳,容易造成肌肉紧张,姿势变形,所以在练功中时刻注意姿势,要常留意放松全身肌肉。刚开始练功时可以考虑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以缓解练功带来的枯燥和烦躁。随着以后练功的深入,应该慢慢放弃听音乐看电视,专心练功。
注意事项
1、不可以在电风扇下和空调房里练功,易感风寒。   
2、功后最少半小时内不可以接触水(比如喝水、洗澡等等),也不可以大小便。所以最好是在功前喝水,大小便!   
3、可以酒后站桩,不可以房事后站桩。炼功的人最好减少或者避免房事,功后想要有房事,间隔的时间越长越好,最好是4小时以后,否则容易短寿。   
4、初习者应避免刮风、下雨、雷鸣时站桩。   
5、有心脏病的人不可过度练习站桩,可尝试减少每次站桩的时间而增加站桩的次数来过渡,积少成多。   
6、感觉到胸闷、头晕、身体疼痛者,应适度减少站桩时间或停止站桩,并寻找原因。

马步站桩功

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纵行的干线 ;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的分支。它们遍布全身,内连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沟通内外,联系表里,构成了一个完整、独特的功能体系,使肌体内外上下统一协调,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因此有“通则不痛,不通则痛”之说。马步站桩功的机理,类似于“体外反搏”的原理,它通过调整和保持特定的“上虚下实”姿势,以增加心脏气血的回流量和上身各部的气血通量,有利于建立“侧支循环”和改善微循环,使周身的经路畅通,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人老先从腿上老”,祛除疾病,健身益寿的目的。
马步是大多数中国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基本的桩功训练,通过练习马步主要是为了调节“精、气、神”,完成对气血的调节、精神的修养的训练,锻炼对意念和意识的控制。在蹲马步的时候,常常要求要凝神静气,要呼吸自然,要蹲得深、平、稳,以练习喉、胸、肾等器官,并使腹部肌肉缩进,腿步肌肉紧张,以图达到全身性的综合训练。这种桩功,由于是长时间的静功,所以对于人体全身各器官是很好的锻炼,通过这样的锻炼能够有效的提升在剧烈运动时人体的反应能力。
马步桩的修炼
马步桩作为内外家都修炼的基本桩功,其练功方法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拳种,有以修身(练体能)为主和修心(以培养意念)为主的,大致可将其分为两类。一是通过不断增加练功时受力的强度,加大静支撑力力度来增强内脏的功能,以及肌肉的力量和承受力。二是站桩时侧重于意念和假想来增加功力。当然,这两者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只是在练功时侧重于哪一方面的问题,决不能将两者分开来进行练习。
当然,由于练习此桩所追求的目的不同,故而其姿势和意念的引导也是不一样的。
若以增强体能为主,如演练套路、硬气功、排打功、铁布衫以及增加自身力量的锻炼等,就要从不断增强静支撑力开始。不管马步还是丁马步,势子都要由高到低,受力由弱到强,时间由短到长,通过静支撑力的作用来达到内强外壮的目的。此练功方法多为以少林拳为代表的外家拳、硬气功等功法采用,往往能练就超常的体能和不可思议的功夫。多为大马步。
而以强身为出发点,增强体能,疏通经络,培育内力,开发智慧为目的的,内家拳,气功等,往往是小马步。
马步站桩功功法

以下马步站桩的内容来自《少林内劲一指禅》教材,少林内劲一指禅80年代初曾经过国家体委专程考察,是一种优秀的锻炼方法。其中的马步站桩,要求不意守,不强求入静,是实实在在的练功,不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不用假想来忽悠自己。体委和教委曾联合向大专院校推广。
预备姿势:放松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内扣10°左右;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身体中正,目视前方。
起势:掌心相对,两臂向前缓缓抬至与肩平;翻掌向上,屈肘收手,经腰间带脉处向后、向外、再向前划弧;翻掌向下,两臂略收回,置于体前,同时屈膝下蹲成马步站桩式。
站桩要领:
1.两脚与肩同宽;
2.两脚尖内扣10°左右;
3.十趾抓地,但不要过分用力;
4.屈膝下蹲,但膝不超过脚尖;
5.收腹、提肛;
6.圆档、松腰、松胯;
7.含胸拔背;
8.虚领顶劲;
9.舌舐上腭;
10.目视前方;
11.鼻尖与肚脐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12.百会与会阴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13.虚腋;
14.沉肩坠肘;
15.前臂与地面平行;
16.两前臂互相平行;
17.中指根部与前臂成一直线;
18.手掌成瓦状;
19.手指成阶梯形,拇指与食指成鸭嘴形;
20.上虚下实,面带微笑,自然呼吸;
21.马步站桩时要做到“三个不要”和“一个强调”:不要入静;不要意守;不要将别的功法的概念加入本功法。强调动作姿势的准确;
22.要做到三个稳:起势稳;站桩稳;收功稳。
要求:每次站桩的时间不宜少于30分钟(初学者时间可以由短到长,循序渐进);架势可随着体力的增强而由高到低(在一定的范围内,架势越低,“体外反搏”的作用越强,“爆发力”越大)。
 

8、站桩的好处与害处


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就在站桩上了,马步是桩的一种,老的武术家每天都要站的,而且有很严格的要求,可以自己找个桩,我认为练十字劲不错,添一句,传统武术,马步不应该出拳

青少年对站桩的理解可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来讲清:
一、站桩在武术上的作用
1、可快速形成武术所需要的身体结构的训练手段之一。如三体式可以形成一个进可快速启动攻击,退可以速度移防、可以把脚上的劲送到手上,可以把躯干受到的冲击力经身体传送转移到脚下以减受伤害。
2、可以在形体不大动的情况下,训练意识及意识对身体的控制。站桩形体不是不动,是不大动,随时都在意识的控制下对身体进行合理性的微调。这在武术对抗和生活中的好处是明显可见的,象身体失衡的情况下快速调整重心、能更佳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增强身体协调性等。
3、增强下肢的支撑力,并且锻炼内部气息。
这里说的都是站桩在武术中的共性。
二、站桩在健身养生中的作用
1、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并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例如心血管类疾病对体育运动要求很高的,站桩是极佳的治疗手段之一。对头痛失眠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对肌肉和骨骼组织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增重、减肥。
 

9、站桩一天20分钟有效吗?


站桩是需要坚持,站一日的一日之功!
站桩贵在坚持!
只有日复一日,方能体会站桩之奥妙!
一天可以在20分钟,但是随着练功的深入和更加的体现效果!
最好慢慢的延长!30-40分钟为宜!
我说的是循序渐进,不是一蹴而就!
当然,这少不了,你自身的努力和坚持!

至于效果,一定要保证质量和数量!
注意放松,自然即可!
时间久了,自会感觉神清气爽,感觉到力量有所增加!
这些都是站桩带来的好处和自身练习的情况成正比的!

须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