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美食正文

黄袍加身的做法及知识大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07 09:11:51 来源:惊鸿信息网 浏览次数:303
关于黄袍加身 黄袍加身 做法的做法及知识大全介绍

目录

1、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要说赵匡胤是黄袍加身?黄袍加身:有
2、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要说赵匡胤是黄袍加身?<br/>黄
3、黄袍加身登七五
4、黄袍加身的历史人物-黄袍加身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5、黄袍加身有何由来?
6、黄袍加身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7、曾国藩为什么没有黄袍加身?曾国藩为什么没有黄袍加身?
8、赵匡胤靠什么黄袍加身?

 

1、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要说赵匡胤是黄袍加身?黄袍加身:有


  赵匡胤祖籍涿州,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涿县。公元927年,出生在河南洛阳夹马营。还有一个说法,认为夹马营应该叫甲马营才对。按照后一种说法,则很有可能是军队的一个后勤基地,和他的武将世家出身有些相符。据说,他出生时身带异香,三日不散。因此,乳名叫“香孩儿”(1)。
   年轻时的赵匡胤曾经相当困窘,原因是他父亲本来是后唐庄宗皇帝李存勖的战将,后来屡遭变故,家道中落,家境变得十分艰难。 公元947年,赵匡胤21岁。史书说他“容貌雄伟,器度豁如”。学习骑射武功,常常出类拔萃。有一次,他飞身跃上一匹没上笼头的烈马。
  马狂奔,逸上城墙斜道,将他在门框顶上迎头撞将下来,观者皆以为那脑袋必定已经撞得粉碎。片刻,此人徐徐起立,腾身跳上马背,复驰骋如电。人皆异之(2)。就在那一年,他离开越来越窘迫的家,开始风风火火闯荡九州。随后两年的江湖闯荡,令他饱尝人间冷暖,遍历世态炎凉,吃了不少苦头。
  当时,他父亲过去的一些好朋友已经相当有权势,赵匡胤去投奔时,时常遭遇白眼冷遇。其中最好的一位算是凤阳节度使王彦超,给了他十贯钱,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不到两千元人民币,把他打发了。致使我们未来的赵家天子极为困窘。最惨的时候,曾经靠在街边设赌局来维持生计(3)。
  因此,我们千万不可小瞧今天在马路边上,时常可以看到的那些用扑克牌与象棋残局引人上钩的此类人士。 公元949年下半年,赵匡胤流浪到了汉水边上的重镇襄阳,没有钱住店,栖身在一座寺庙里。寺庙的住持年近百岁,饱经沧桑,阅人无数,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他一看赵匡胤,风尘满面,难掩英挺之气;破衣一身,全无寒酸之态。就知道这个年轻人必非池中之物。于是,老和尚与他谈古论今,点拨他说:汉水以南社会稳定,水至清则无鱼;北方却兵荒马乱征战不休,乱世出英雄。少年英雄奈何南下,却不北上建功立业?赵匡胤一听,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他也不客气,拿了老和尚赠送的一大笔重金厚礼,骑上寺庙里惟一的一匹毛驴,拜别老和尚,雄赳赳地就奔北方来了(4)。 公元950年,赵匡胤来到河北邺都,投军在后汉枢密使郭威手下,当了一名普通士兵。赵匡胤这厮魁梧雄健,有一身上好的骑射武功,读过不少书,偏偏打仗还不怕死。
  当兵第二年,郭威发动武装政变,三下五除二把后汉收拾成了后周,作了后周太祖。赵匡胤作战不含糊,也因军功被提拔成了禁军东西班行首,大约相当于警卫队队长的样子。 公元954年,后周太祖郭威病死,他没有儿子,由养子柴荣继位,史称周世宗。这位周世宗柴荣在历史上口碑不错,赵匡胤当兵后一直跟着他干,此时成为他的亲信,被调到中央禁军中任职。
   同年,北汉趁后周太祖刚死,发兵攻打后周。赵匡胤随柴荣出兵迎敌。两军在高平,即今天山西晋城东北部发生激战。这场战役对赵匡胤影响巨大。当时,北汉军队占据上风,后周的两员大将见势不好,临阵脱逃。导致整个部队阵脚大乱,极为危急。赵匡胤临危不乱,高喊主危臣死,拼死尽忠的时候到啦,带领所部骑兵直冲敌阵。
  北汉军队经受不住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一败而不可收拾。后周军居然扭转败局取得大胜。 战后,赵匡胤被周世宗柴荣破格提拔为殿前都虞侯,大约相当于皇家直属部队的第三把手,职责有些类似我们今天部队里的参谋长,一下子成了高级将领。这还不算,柴荣还委托他整顿军队,组建殿前司诸军。
  据说,赵匡胤平日为人质朴豪爽,重朋友讲义气慷慨大方,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有钱大家花,因此结交了一大批朋友。有一种说法,认为梁山泊好汉最喜欢说的那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特别受赵匡胤欣赏并身体力行。不管怎样,现在,利用主持军队整顿的机会,他将许多可以交心的部下安排到掌实权的重要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
  又与十位中、高级将领结拜为著名的义社十兄弟,从而形成了在后周军队中极大的潜在势力。 此后,从公元956年到958年,周世宗柴荣对南唐发动过三次进攻,赵匡胤身先士卒,敢打敢拼,而且有勇有谋,表现极佳。公元958年,在攻打南唐的寿春时,赵匡胤乘坐一个皮筏子突入护城河指挥登城,要不是一个叫张琼的亲兵舍身护主,那如雨的矢石可能早就把他射成刺猬或者砸成肉酱了。
   经过这些战役,赵匡胤攻城略地大难不死,很快就被提拔成了忠武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已经成了军队系统中最重要的几个将领之一。在此期间,赵匡胤本人也开始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他不光江湖义气豪迈依旧,还结交了一批文人雅士,并把一些这样的人收为心腹,如赵普、王仁赡等。
  后来,此二人分别成了大宋帝国的宰相副宰相。而且,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他还捧起书本,开始读书。这使周世宗柴荣很奇怪,问他:你不好好舞枪弄棒,怎么居然读起书来? 须知,此时的文人地位相当卑微,正是武夫们横行天下的时代。没有什么人把读书人放在眼里。
   当上皇帝以后,赵匡胤曾经万分感慨地说:天命这玩意儿,求之不得,拒之也不成。世宗是多么英明的一个人,见到方脸大耳的人就要干掉。可是我整天就在他身边,却安然无事。这就是天命呀。事实上,赵匡胤取得周世宗柴荣的信任相当不容易,除了万死不辞、忠心耿耿的冲锋陷阵之外,他对人情世故烂熟于心的洞察力和随机应变的弹性能力,显然作用不小。
   有一次,柴荣召赵匡胤喝酒。醉眼蒙?中,柴荣盯着相貌堂堂的赵匡胤打量了半晌,突然说道:你这小子方面大耳,好一派帝王气象。说不定今后也有九五之尊呢。赵匡胤一听之下,吓得汗流浃背,酒也吓醒了。他端起酒碗猛喝几大口,然后,看着皇帝柴荣的眼睛说道:臣不仅方面大耳,而且体壮如牛。
  这些都是属于陛下的,臣随时准备把这一切奉献给陛下。别说耳朵脸面,臣的心肝也很肥厚,皇上要是需要,任何时候只管命人来取就是,臣绝不会皱一下眉头。一般说来,很少有人能够在这种表白面前毫不动容;而赵匡胤还没完,他相当动感情地继续演讲:皇上所言,令臣如万箭穿心。
  臣方面大耳,乃父母所赐;皇上身登大宝,却是天命所归。臣不能违父母之命,只能生成这个样子;就像陛下不能违背天命而拒绝皇位一样。请陛下指点迷津,臣该如何是好?据说,周世宗柴荣乃大笑,曰:酒后戏言耳,何必当真?(5) 就赵匡胤而言,他不可能把这样的谈话看成是酒后戏言,他必须当真。
  甚至,即便说,他以前还没有这样想过的话,这种谈话之后,也很有可能会撩拨起他的念头,使他真的开始往这个方面想。毕竟那句名言几乎是人人皆知: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乎?尽管周世宗柴荣但凡活在世上,他就不能也不敢做这件事。但他是不是不敢想,就很难说了。
  实际情况是,他可能不但在想,而且还在悄悄地做。 公元959年春天,周世宗柴荣在进军契丹的路上,莫名其妙地拣到一块木头牌子,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的字样。点检是个职务名称,大约相当于皇家直属部队司令员的样子。这个职位掌握的军队人数虽然不是最多,但是在几路大军中,装备最好,也最精锐;而且就在皇帝身边,地位极其重要。
  一般情况下,这个职位只能由皇帝最为心腹的人物担任。如今,看到这么一块东西,不由得柴荣心里不七上八下。回军的路上,柴荣突然生病。于是,他立即下令将目前的点检撤职,换上他信得过的赵匡胤。就这样,赵匡胤变成了全国最重要的一支部队的一把手。 就好像真有天命似的,当年三月,当朝宰相王朴脑溢血突发死去。
  这是除了周世宗柴荣之外,赵匡胤最为畏惧的一个人。当上皇帝后,有一天赵匡胤到昔日的功臣阁去,看到了王朴的画像,他在画像前面肃立良久,然后整理衣冠,毕恭毕敬地向画像鞠躬。礼毕,他感慨万端地指着自己身上的龙袍对周围的人说:这位先生如果还活着的话,我是穿不上这件龙袍的。
  (6) 当年六月,赵匡胤敬畏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人周世宗柴荣病逝。年仅七岁的皇子柴宗训继位。一时间,人心惶惶。史书说:时人咸谓天下无主。就是说,当时的人们一下子慌了,没了主心骨,觉得自己和偌大个中国突然没有主子了。 随后半年,军队的中枢机关和中央禁军的各级将领陆续换成了赵匡胤的弟兄们。
   半年后,公元960年大年初一,后周君臣正在庆贺新年,突然接到辽国与北汉联军入侵的紧急战报。小皇帝和宰相范质,王溥等当即命令赵匡胤率军前往御敌。立刻,京城里谣言四起,到处哄传: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当年,太祖郭威就是借口边防有警而发动兵变,建立了后周政权的。
  如今的情形与当年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是,赵匡胤自己装作愤愤不平的样子,唠唠叨叨地说:人们怎么能这么说我?我该怎么办? 据说,他那和他长得很像的妹妹从厨房里冲出来,挥舞着擀面杖大吼一声:大丈夫临大事要当机立断,别婆婆妈妈地说这些废话!他妈妈杜太后,这位历史上有名的老太太也相当镇静,我儿素有大志,该当如此。
   第二天,大军出发,走到距离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驻扎下来。据说,当天夜里,赵匡胤一反常态喝得酩酊大醉,躲在自己的军帐中一夜没有露面,任凭弟弟赵光义和心腹谋士赵普与全军将领开了一晚上的会。 史书记载,大军离开开封景爱门来到陈桥驿后,就有一个号称会看天象的军校指着天上,愣说有两个太阳在天上打架,说是一日克一日,乃天命。
  这话立即传遍了全军。当晚,就有一帮中高级将领聚到赵普那儿议论纷纷。最后,话题终于落到要拥立赵匡胤当皇帝上。赵普听到这儿,假装正经地拍案而起,指着大家说:赵匡胤对皇帝忠心耿耿,肯定饶不了你们这帮家伙。 大家一听都愣住了。过了半晌,他们纷纷拔出刀剑说:在军中谈论这个话题本来就是灭族的罪名。
  咱们今天说定了,有进无退,由不得赵匡胤不干。赵普一看,大家的意见相当统一,没有问题了,于是就开始商量布置各种事项,分头行动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各军将领带着部下来到赵匡胤的门外,呼喊声惊天动地,赵光义和赵普两人走进赵匡胤的住处,将他搀扶出来,也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一件黄袍,披到赵匡胤身上,大家一齐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谁知,赵匡胤却沉下脸,一本正经地对大家说:你们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我很感激。不过,没有规矩成不了方圆,你们如果接受我的条件,我可以做这个天子;不然,我不愿意当这个皇帝。 大家一听,赶紧跪下说:请您尽管吩咐,我们唯命是从。 赵匡胤说:小皇帝和太后今后还是主子,我们得好好对待他们,不能让人家觉得我们欺负孤儿寡母;朝中的公卿大臣是我过去携手并肩的同事,你们不能凌辱他们;如今的帝王一进城就烧杀抢掠,你们不能这么做。
  等到事情定下来,我自然会重赏大家;凡是烧杀抢掠的一概杀无赦! 几万大军听了,一起磕头表示服从。于是,整军返回京城开封。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 。

2、 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要说赵匡胤是黄袍加身?<br/>黄


  赵匡胤祖籍涿州,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涿县。公元927年,出生在河南洛阳夹马营。还有一个说法,认为夹马营应该叫甲马营才对。按照后一种说法,则很有可能是军队的一个后勤基地,和他的武将世家出身有些相符。据说,他出生时身带异香,三日不散。因此,乳名叫“香孩儿”(1)。
  

年轻时的赵匡胤曾经相当困窘,原因是他父亲本来是后唐庄宗皇帝李存勖的战将,后来屡遭变故,家道中落,家境变得十分艰难。
公元947年,赵匡胤21岁。史书说他“容貌雄伟,器度豁如”。
  学习骑射武功,常常出类拔萃。有一次,他飞身跃上一匹没上笼头的烈马。马狂奔,逸上城墙斜道,将他在门框顶上迎头撞将下来,观者皆以为那脑袋必定已经撞得粉碎。片刻,此人徐徐起立,腾身跳上马背,复驰骋如电。人皆异之(2)。就在那一年,他离开越来越窘迫的家,开始风风火火闯荡九州。
  随后两年的江湖闯荡,令他饱尝人间冷暖,遍历世态炎凉,吃了不少苦头。当时,他父亲过去的一些好朋友已经相当有权势,赵匡胤去投奔时,时常遭遇白眼冷遇。其中最好的一位算是凤阳节度使王彦超,给了他十贯钱,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不到两千元人民币,把他打发了。致使我们未来的赵家天子极为困窘。
  最惨的时候,曾经靠在街边设赌局来维持生计(3)。因此,我们千万不可小瞧今天在马路边上,时常可以看到的那些用扑克牌与象棋残局引人上钩的此类人士。

公元949年下半年,赵匡胤流浪到了汉水边上的重镇襄阳,没有钱住店,栖身在一座寺庙里。
  寺庙的住持年近百岁,饱经沧桑,阅人无数,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一看赵匡胤,风尘满面,难掩英挺之气;破衣一身,全无寒酸之态。就知道这个年轻人必非池中之物。于是,老和尚与他谈古论今,点拨他说:汉水以南社会稳定,水至清则无鱼;北方却兵荒马乱征战不休,乱世出英雄。
  少年英雄奈何南下,却不北上建功立业?赵匡胤一听,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他也不客气,拿了老和尚赠送的一大笔重金厚礼,骑上寺庙里惟一的一匹毛驴,拜别老和尚,雄赳赳地就奔北方来了(4)。

公元950年,赵匡胤来到河北邺都,投军在后汉枢密使郭威手下,当了一名普通士兵。
  赵匡胤这厮魁梧雄健,有一身上好的骑射武功,读过不少书,偏偏打仗还不怕死。当兵第二年,郭威发动武装政变,三下五除二把后汉收拾成了后周,作了后周太祖。赵匡胤作战不含糊,也因军功被提拔成了禁军东西班行首,大约相当于警卫队队长的样子。

公元954年,后周太祖郭威病死,他没有儿子,由养子柴荣继位,史称周世宗。
  这位周世宗柴荣在历史上口碑不错,赵匡胤当兵后一直跟着他干,此时成为他的亲信,被调到中央禁军中任职。

同年,北汉趁后周太祖刚死,发兵攻打后周。赵匡胤随柴荣出兵迎敌。两军在高平,即今天山西晋城东北部发生激战。
  这场战役对赵匡胤影响巨大。当时,北汉军队占据上风,后周的两员大将见势不好,临阵脱逃。导致整个部队阵脚大乱,极为危急。赵匡胤临危不乱,高喊主危臣死,拼死尽忠的时候到啦,带领所部骑兵直冲敌阵。北汉军队经受不住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一败而不可收拾。后周军居然扭转败局取得大胜。
  

战后,赵匡胤被周世宗柴荣破格提拔为殿前都虞侯,大约相当于皇家直属部队的第三把手,职责有些类似我们今天部队里的参谋长,一下子成了高级将领。这还不算,柴荣还委托他整顿军队,组建殿前司诸军。
  据说,赵匡胤平日为人质朴豪爽,重朋友讲义气慷慨大方,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有钱大家花,因此结交了一大批朋友。有一种说法,认为梁山泊好汉最喜欢说的那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特别受赵匡胤欣赏并身体力行。不管怎样,现在,利用主持军队整顿的机会,他将许多可以交心的部下安排到掌实权的重要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
  又与十位中、高级将领结拜为著名的义社十兄弟,从而形成了在后周军队中极大的潜在势力。

此后,从公元956年到958年,周世宗柴荣对南唐发动过三次进攻,赵匡胤身先士卒,敢打敢拼,而且有勇有谋,表现极佳。
  公元958年,在攻打南唐的寿春时,赵匡胤乘坐一个皮筏子突入护城河指挥登城,要不是一个叫张琼的亲兵舍身护主,那如雨的矢石可能早就把他射成刺猬或者砸成肉酱了。

经过这些战役,赵匡胤攻城略地大难不死,很快就被提拔成了忠武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已经成了军队系统中最重要的几个将领之一。
  在此期间,赵匡胤本人也开始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他不光江湖义气豪迈依旧,还结交了一批文人雅士,并把一些这样的人收为心腹,如赵普、王仁赡等。后来,此二人分别成了大宋帝国的宰相副宰相。而且,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他还捧起书本,开始读书。这使周世宗柴荣很奇怪,问他:你不好好舞枪弄棒,怎么居然读起书来?

须知,此时的文人地位相当卑微,正是武夫们横行天下的时代。
  没有什么人把读书人放在眼里。

当上皇帝以后,赵匡胤曾经万分感慨地说:天命这玩意儿,求之不得,拒之也不成。世宗是多么英明的一个人,见到方脸大耳的人就要干掉。可是我整天就在他身边,却安然无事。
  这就是天命呀。事实上,赵匡胤取得周世宗柴荣的信任相当不容易,除了万死不辞、忠心耿耿的冲锋陷阵之外,他对人情世故烂熟于心的洞察力和随机应变的弹性能力,显然作用不小。

有一次,柴荣召赵匡胤喝酒。
  醉眼蒙眬中,柴荣盯着相貌堂堂的赵匡胤打量了半晌,突然说道:你这小子方面大耳,好一派帝王气象。说不定今后也有九五之尊呢。赵匡胤一听之下,吓得汗流浃背,酒也吓醒了。他端起酒碗猛喝几大口,然后,看着皇帝柴荣的眼睛说道:臣不仅方面大耳,而且体壮如牛。
  这些都是属于陛下的,臣随时准备把这一切奉献给陛下。别说耳朵脸面,臣的心肝也很肥厚,皇上要是需要,任何时候只管命人来取就是,臣绝不会皱一下眉头。一般说来,很少有人能够在这种表白面前毫不动容;而赵匡胤还没完,他相当动感情地继续演讲:皇上所言,令臣如万箭穿心。
  臣方面大耳,乃父母所赐;皇上身登大宝,却是天命所归。臣不能违父母之命,只能生成这个样子;就像陛下不能违背天命而拒绝皇位一样。请陛下指点迷津,臣该如何是好?据说,周世宗柴荣乃大笑,曰:酒后戏言耳,何必当真?(5)

就赵匡胤而言,他不可能把这样的谈话看成是酒后戏言,他必须当真。
  甚至,即便说,他以前还没有这样想过的话,这种谈话之后,也很有可能会撩拨起他的念头,使他真的开始往这个方面想。毕竟那句名言几乎是人人皆知: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乎?尽管周世宗柴荣但凡活在世上,他就不能也不敢做这件事。但他是不是不敢想,就很难说了。
  实际情况是,他可能不但在想,而且还在悄悄地做。

公元959年春天,周世宗柴荣在进军契丹的路上,莫名其妙地拣到一块木头牌子,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的字样。点检是个职务名称,大约相当于皇家直属部队司令员的样子。
  这个职位掌握的军队人数虽然不是最多,但是在几路大军中,装备最好,也最精锐;而且就在皇帝身边,地位极其重要。一般情况下,这个职位只能由皇帝最为心腹的人物担任。如今,看到这么一块东西,不由得柴荣心里不七上八下。回军的路上,柴荣突然生病。于是,他立即下令将目前的点检撤职,换上他信得过的赵匡胤。
  就这样,赵匡胤变成了全国最重要的一支部队的一把手。

就好像真有天命似的,当年三月,当朝宰相王朴脑溢血突发死去。这是除了周世宗柴荣之外,赵匡胤最为畏惧的一个人。当上皇帝后,有一天赵匡胤到昔日的功臣阁去,看到了王朴的画像,他在画像前面肃立良久,然后整理衣冠,毕恭毕敬地向画像鞠躬。
  礼毕,他感慨万端地指着自己身上的龙袍对周围的人说:这位先生如果还活着的话,我是穿不上这件龙袍的。(6)

当年六月,赵匡胤敬畏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人周世宗柴荣病逝。年仅七岁的皇子柴宗训继位。
  一时间,人心惶惶。史书说:时人咸谓天下无主。就是说,当时的人们一下子慌了,没了主心骨,觉得自己和偌大个中国突然没有主子了。

随后半年,军队的中枢机关和中央禁军的各级将领陆续换成了赵匡胤的弟兄们。
  

半年后,公元960年大年初一,后周君臣正在庆贺新年,突然接到辽国与北汉联军入侵的紧急战报。小皇帝和宰相范质,王溥等当即命令赵匡胤率军前往御敌。立刻,京城里谣言四起,到处哄传: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
  当年,太祖郭威就是借口边防有警而发动兵变,建立了后周政权的。如今的情形与当年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是,赵匡胤自己装作愤愤不平的样子,唠唠叨叨地说:人们怎么能这么说我?我该怎么办?

据说,他那和他长得很像的妹妹从厨房里冲出来,挥舞着擀面杖大吼一声:大丈夫临大事要当机立断,别婆婆妈妈地说这些废话!他妈妈杜太后,这位历史上有名的老太太也相当镇静,我儿素有大志,该当如此。
  

第二天,大军出发,走到距离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驻扎下来。据说,当天夜里,赵匡胤一反常态喝得酩酊大醉,躲在自己的军帐中一夜没有露面,任凭弟弟赵光义和心腹谋士赵普与全军将领开了一晚上的会。
  

史书记载,大军离开开封景爱门来到陈桥驿后,就有一个号称会看天象的军校指着天上,愣说有两个太阳在天上打架,说是一日克一日,乃天命。这话立即传遍了全军。当晚,就有一帮中高级将领聚到赵普那儿议论纷纷。
  最后,话题终于落到要拥立赵匡胤当皇帝上。赵普听到这儿,假装正经地拍案而起,指着大家说:赵匡胤对皇帝忠心耿耿,肯定饶不了你们这帮家伙。

大家一听都愣住了。过了半晌,他们纷纷拔出刀剑说:在军中谈论这个话题本来就是灭族的罪名。
  咱们今天说定了,有进无退,由不得赵匡胤不干。赵普一看,大家的意见相当统一,没有问题了,于是就开始商量布置各种事项,分头行动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各军将领带着部下来到赵匡胤的门外,呼喊声惊天动地,赵光义和赵普两人走进赵匡胤的住处,将他搀扶出来,也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一件黄袍,披到赵匡胤身上,大家一齐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谁知,赵匡胤却沉下脸,一本正经地对大家说:你们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我很感激。不过,没有规矩成不了方圆,你们如果接受我的条件,我可以做这个天子;不然,我不愿意当这个皇帝。

大家一听,赶紧跪下说:请您尽管吩咐,我们唯命是从。
  

赵匡胤说:小皇帝和太后今后还是主子,我们得好好对待他们,不能让人家觉得我们欺负孤儿寡母;朝中的公卿大臣是我过去携手并肩的同事,你们不能凌辱他们;如今的帝王一进城就烧杀抢掠,你们不能这么做。
  等到事情定下来,我自然会重赏大家;凡是烧杀抢掠的一概杀无赦!

几万大军听了,一起磕头表示服从。于是,整军返回京城开封。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
  
 

3、黄袍加身登七五


配套成龙
 

4、黄袍加身的历史人物-黄袍加身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出处 《宋史.太祖本纪一》“夜五鼓,军士集驿门……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 释义 黄袍古代帝王的袍服。“黄袍加身”,意思是被部属拥立为帝王。 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赵匡胤
 

5、黄袍加身有何由来?


公元960年,后周接到边境紧急战报:北汉国主和辽国联合出兵,进犯后周边境。周恭帝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前往应敌。赵匡胤立刻调兵遣将,和弟弟赵匡义、亲信谋士赵普一同带领大军从汗京出发。大军开出距京城20里的陈桥驿。在陈桥驿宿营时,一些将领聚集在一起议论说:“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他也不会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拥护赵点检做皇帝吧! ”大伙都赞成这个意见。很快,这种意见就传遍了全营,将士们一齐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赵匡胤起床后,见外边集聚着很多将士,还没来得及问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披在他的身上,随后就跪地高呼“万岁!”汴京城里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做内应,没费多大劲儿就控制了京城。将领们把大臣范质、王溥叫到赵匡胤的住处。赵匡胤一见他们的面,就装出为难的样子说:“世宗对我恩重如山,现在我被将士逼成这个样子,你们看怎么办才好?”
 

6、黄袍加身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出处 《宋史.太祖本纪一》“夜五鼓,军士集驿门……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 释义 黄袍古代帝王的袍服。“黄袍加身”,意思是被部属拥立为帝王。 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赵匡胤
 

7、曾国藩为什么没有黄袍加身?曾国藩为什么没有黄袍加身?


就说那个左宗棠,他做师爷时便不甘居人之下;如今同我平起平坐,他肯对我俯首称臣再说李鸿章,我若平稳安泰他就是我的学生;我若不顺,李鸿章必然反戈一击
 

8、赵匡胤靠什么黄袍加身?


  郭威登基3年后病故,周世宗柴荣继位。赵匡胤随柴荣在历次战斗中,屡立功勋,逐渐升至忠义军节度使。公元959年,柴荣病逝前任命他的亲信大将赵匡胤为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掌握了精锐的中央部队——禁军的指挥大权。过了不久,柴荣驾崩,他的儿子柴宗训继位。
  公元960年初,北汉刘崇见柴宗训年纪幼小,便趁虚而入,勾结辽兵来犯。符太后接受宰相范质的建议,让赵匡胤率兵北征。北征的后周大军冒着漫天大雪行军至陈桥驿(今河南开封东北陈桥镇)时,又冷又饿,于是就地扎营休息。这时,有人提议拥立赵匡胤做皇帝,众将士群起响应。
  当晚,许多人冒雪去见赵匡义和赵普。听了众将来意后,赵匡义和赵普立即派人飞骑往京城见留守的大将军石守信和王审琦。石、王两人当即表态,如果大军有所动作,他俩愿做内应。赵普自柴宗训继位之后,就忧心忡忡,他看出:幼主难以控制朝廷,如不推选明主,就有亡国之乱。
  与其败在别人之手,不如拥立贤德英武的赵匡胤,还可免百姓离乱涂炭之苦。思谋日久,他便与赵匡义以及众将士商议拥立赵匡胤为帝。但每次在赵匡胤面前提起此事,都遭到他严厉斥责。此时军心如此,赵普就与众位将领谋划了一个计策,逼赵匡胤即位。次日早晨,赵匡义和赵普走入赵匡胤大帐,将他拉出大帐。
  此刻,早已等候在帐外的军士们不待赵匡胤开口说话,一下子围上去,将已准备好的一件龙袍披在他身上,向他行三拜九叩之大礼,赵匡胤一脸惊讶地说:“这怎么可以?这怎么可以呢!”众将立即下跪,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匡胤无可奈何地说:“事已至此,我就是脱下黄袍,也是死罪了。
  既然众将拥我为帝,请大家听从我的号令。”众将齐答:“愿听号令。”赵匡胤持剑说:“我下令,现在大军即刻回师京城。进城以后,不得对太后和皇上无礼,不得惊动朝臣,不得骚扰百姓,有违抗者斩!”然后,大家将赵匡胤拥上马背,要他回汴京,荣登皇帝宝座。赵匡胤一行3日后回到汴京,朝中文武百官闻听此事面面相觑,朝中并无可以与赵匡胤匹敌的大将,无力征讨,大家一时都没了主意。
  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从闻听赵匡胤要背叛周廷,自己当皇帝,不由得火冒三丈。从朝中急返自己的府第,要召集人马抵抗。消息传出,赵匡胤手下的将士一涌而入韩通从府第,将他和他的全家尽数杀死。朝中大臣得知此事,愈发不敢反对赵匡胤。于是让范质、王博等朝中大官为代表去见赵匡胤。
  赵匡胤一见2人,流着泪说:“先帝待我恩重如山,今日我被将士逼到这步田地,叫我怎么办才好呢!”范质、王博没想到赵匡胤会这样,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片刻后,还是范质反应快,忙跪地叩头道:“此乃天意,赵将军被拥立为帝,也是我朝百姓之福,就不必再推托了。
  ”言毕,口呼“万岁”。众官员见状,纷纷效仿。小皇帝柴宗训在符太后的安排下宣布禅位,赵匡胤做了皇帝,是为宋太祖,正式定国号为大宋,年号为建隆,定都于汴京(今开封)。

关键词: 做法 知识 大全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