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花草树木正文

拟南芥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13 09:34:04 来源:惊鸿信息网 浏览次数:464
关于拟南芥 拟南芥 种植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

目录

1、拟南芥种植什么时候灌溉呢?
2、拟南芥种植的最佳条件是什么?
3、拟南芥种植的最佳条件是什么呢?
4、拟南芥种植的最佳条件是什么呢?
5、拟南芥种植的最佳条件是什么?
6、拟南芥种植的最佳条件是什么呢?
7、拟南芥的种植与养殖方法是什么?
8、请问拟南芥之得名?拟南芥是一种模式植物,别名很多,但为何叫拟南芥
9、请问拟南芥之得名?拟南芥是一种模式植物,别名很多,但为何叫拟南芥

 

1、拟南芥种植什么时候灌溉呢?


1.2.3水分在种子发芽后的头几周里,理想的供水是来自毛细管由下至上的渗水,只有当土壤呈现干旱时适时灌溉

2、 拟南芥种植的最佳条件是什么?


当种子形成时,生长室温度宜设定在25℃,而温室温度宜在23℃,夜温可比日温低2~4℃为宜
 

3、拟南芥种植的最佳条件是什么呢?


当水分供应充足时,植物甚至能在高达34℃时生长,但会减少受精
 

4、拟南芥种植的最佳条件是什么呢?


不同拟南芥生态型其发育进程快慢、开花时间早晚、何时成熟等除了取决于遗传性以外,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5、拟南芥种植的最佳条件是什么?


虽然湿度的增加(如50%~60%)会大大减少土表干旱的影响以及发芽着的幼苗脱水危害,但一般说来拟南芥植株,包括幼苗都能忍受低湿度,处在莲座状阶段的植株可在不同湿度下生长,当长角果进入成熟阶段时,较低湿度(如50%)是有利的
 

6、拟南芥种植的最佳条件是什么呢?


不同拟南芥生态型其发育进程快慢、开花时间早晚、何时成熟等除了取决于遗传性以外,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7、拟南芥的种植与养殖方法是什么?


在冬季温室中可补充早晚的光照,以满足光周期需要,一般给以16h光照,8h暗期为宜
 

8、请问拟南芥之得名?拟南芥是一种模式植物,别名很多,但为何叫拟南芥


  拟南芥小史   远在战国时期,我国哲学家庄子(公元前约369~前286)在《庄子?逍遥游》中曾将“芥舟”喻作小舟;唐代经文学家陆德明(公元约550~650)在《经典释文》中说:“芥,小草也”。可见“芥”原本就是一种既“小”又很不起眼的“草”;我国古人常将身边的一些卑微、低贱之事物“视若草芥”;拟南芥早先也就是这类草芥中的一种。
  它的英文名字是thale cress;生物学拉丁学名为Arabidopsis thaliana (L。) Heynl。;中文名称有阿拉伯芥、阿拉伯草、鼠耳芥、拟南芥等;但是,人们最喜欢用的却是这个精灵古怪的名字——拟南芥。   拟南芥既不能吃,又不好看;对人类来说,毫无经济价值。
  它几乎遍布全世界,但又几乎没有人对这一植物留下什么印象。为此,亿万年中,它们倒也安稳地、悠然自得地、一代又一代地过着自己短暂而简朴的日子。当人类社会进入到18世纪的1777年时,英国植物学家、园艺家柯蒂斯(William Curtis,1746~1799)还把拟南芥形容成一种“一无是处”的植物。
  甚至在100多年前,拟南芥仍是一种无声无息、名不见经传的小杂草。   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生物学和经典遗传学的发展,由于拟南芥便宜、容易繁殖生长和生命周期短,科学家们开始注意到了它的研究价值。1907年,F。 Laibach报道拟南芥只有5对染色体。
  到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密苏里大学G.P.Redei 博士的极力鼓吹下,才有更多的人拿它来作遗传学的实验材料。因为在那个年代,遗传学还处在细胞水平,完全没有能力去分离基因,加上当时玉米被认为是最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很少有人去认真理会这种小野草。
  随后的70年代,突变细胞遗传学兴起,这下拟南芥“生逢其时”,可以充分发挥它容易突变的专长了。科学家们通过化学的和物理等诱变手段,创造出了数以百计的拟南芥突变体,揭示了在多细胞真核生物中存在着调控基因的奥秘,为以后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到了80年代,在科学家眼中,拟南芥变得比大树还要珍贵了。
  因为,它与所有的高等显花植物的发育、代谢、遗传、信号转导、环境适应性等方面都具有开花植物的全部特征。这时,拟南芥地位陡升,已经像大肠杆菌、小鼠、果蝇一样,成了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模式生物;遗传毒理学家利用拟南芥的基因突变方法筛检环境诱变剂。更让柯蒂斯意想不到的是,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下,20世纪的90年代,基因组项目的研究,更造就了拟南芥“上得枝头变凤凰”,称雄居上的光辉历程。
     2000年12月14日,国际拟南芥组织宣布拟南芥是人类首次破译出完整基因组全序列的高等植物。到这时,拟南芥已成为全世界受到最精确研究的植物,有关拟南芥的任何发现都能应用于其它植物研究,到2004年6月,就举行了15次“国际拟南芥研究会”。
  无疑,拟南芥将在今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以及许多有关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正如20世纪是果蝇的世纪一样,21世纪迎来的将是拟南芥的时代。 。
 

9、请问拟南芥之得名?拟南芥是一种模式植物,别名很多,但为何叫拟南芥


  拟南芥小史   远在战国时期,我国哲学家庄子(公元前约369~前286)在《庄子?逍遥游》中曾将“芥舟”喻作小舟;唐代经文学家陆德明(公元约550~650)在《经典释文》中说:“芥,小草也”。可见“芥”原本就是一种既“小”又很不起眼的“草”;我国古人常将身边的一些卑微、低贱之事物“视若草芥”;拟南芥早先也就是这类草芥中的一种。
  它的英文名字是thale cress;生物学拉丁学名为Arabidopsis thaliana (L。) Heynl。;中文名称有阿拉伯芥、阿拉伯草、鼠耳芥、拟南芥等;但是,人们最喜欢用的却是这个精灵古怪的名字——拟南芥。   拟南芥既不能吃,又不好看;对人类来说,毫无经济价值。
  它几乎遍布全世界,但又几乎没有人对这一植物留下什么印象。为此,亿万年中,它们倒也安稳地、悠然自得地、一代又一代地过着自己短暂而简朴的日子。当人类社会进入到18世纪的1777年时,英国植物学家、园艺家柯蒂斯(William Curtis,1746~1799)还把拟南芥形容成一种“一无是处”的植物。
  甚至在100多年前,拟南芥仍是一种无声无息、名不见经传的小杂草。   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生物学和经典遗传学的发展,由于拟南芥便宜、容易繁殖生长和生命周期短,科学家们开始注意到了它的研究价值。1907年,F。 Laibach报道拟南芥只有5对染色体。
  到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密苏里大学G.P.Redei 博士的极力鼓吹下,才有更多的人拿它来作遗传学的实验材料。因为在那个年代,遗传学还处在细胞水平,完全没有能力去分离基因,加上当时玉米被认为是最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很少有人去认真理会这种小野草。
  随后的70年代,突变细胞遗传学兴起,这下拟南芥“生逢其时”,可以充分发挥它容易突变的专长了。科学家们通过化学的和物理等诱变手段,创造出了数以百计的拟南芥突变体,揭示了在多细胞真核生物中存在着调控基因的奥秘,为以后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到了80年代,在科学家眼中,拟南芥变得比大树还要珍贵了。
  因为,它与所有的高等显花植物的发育、代谢、遗传、信号转导、环境适应性等方面都具有开花植物的全部特征。这时,拟南芥地位陡升,已经像大肠杆菌、小鼠、果蝇一样,成了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模式生物;遗传毒理学家利用拟南芥的基因突变方法筛检环境诱变剂。更让柯蒂斯意想不到的是,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下,20世纪的90年代,基因组项目的研究,更造就了拟南芥“上得枝头变凤凰”,称雄居上的光辉历程。
     2000年12月14日,国际拟南芥组织宣布拟南芥是人类首次破译出完整基因组全序列的高等植物。到这时,拟南芥已成为全世界受到最精确研究的植物,有关拟南芥的任何发现都能应用于其它植物研究,到2004年6月,就举行了15次“国际拟南芥研究会”。
  无疑,拟南芥将在今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以及许多有关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正如20世纪是果蝇的世纪一样,21世纪迎来的将是拟南芥的时代。 。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