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花草树木正文

大岩桐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3 10:29:24 来源:惊鸿信息网 浏览次数:301
关于大岩桐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

目录

1、大岩桐有哪些养殖方法?
2、岩桐需要什么种植土合适
3、怎样种植大岩桐
4、怎样繁殖大岩桐?
5、大岩桐形态特征如何?
6、大岩桐在秋季如何浇水?
7、怎样繁殖大岩桐?
8、如何给大岩桐施肥与浇水?
9、如何繁殖大岩桐?

 

1、大岩桐有哪些养殖方法?


   1、土壤:盆土可用腐叶土、园土、厩肥等量混合;或以3份泥炭士、1份珍珠岩、1份河沙和少量基肥混合;或以腐叶土、粗沙和蛭石混合配制而成。 2、浇水:大岩桐花、叶生有绒毛,一旦沾上水滴,极易腐烂,因此忌向花、叶上喷水。最好使用浸水法浇水。平时浇水要适量,过多极易造成块茎腐烂,叶片枯黄,甚至整株死亡。
  夏季高温阶段,每天浇水1~2次。空气干燥时要经常向植株周围喷水,增加环境的湿度。浇水要均匀,不可过干过湿,忽冷忽热。开花期间必须避免雨淋。冬季的盆土要干燥一点。 3、阳光:大岩桐为半阳性植物,平时要适当遮阴,避免强光直射。冬季幼苗期应阳光充足,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夏季必须放在通风、具有散射光的荫棚里精心养护。
  
  生长期光照不能太强,否则会抑制生长。开花时宜适当延长遮阳时间,利于延长花期。 4、温度:大岩桐适宜的生长适温是10~25℃。不同的季节又有不同的要求,1~10月间为18~25℃;10月到第2年的1月10~12℃。适宜的温度,可使叶片生长繁茂、碧绿,花朵大而鲜艳。

2、 岩桐需要什么种植土合适


————用珍珠岩+蛭石+翠筠靓土 大岩桐播种适宜温度保持18~22℃,播后10~21天发芽。 冬季室温需要16度以上,小苗才能生长。
 

3、怎样种植大岩桐


  大岩桐,又名落雪泥。株形矮小.高不盈尺。叶茂翠绿,叶片肥厚而大,密牛绒毛。钟形花冠,花大而艳美。花色丰富,花期持久,是著名的室内优良夏季盆栽赏花佳品。 栽植大岩桐不宜过深,一般待播种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定植在小盆内,栽植深度以块茎顶芽与土面齐平为宜,过深则块茎易腐烂或生长不良。
  栽后放室温较高(20℃左右)处。缓苗后开始追施稀薄液肥。 生长期间一般每7~10天施1次薄肥。生长前期重点是促叶生长,宜施含氮素较多的液肥;生长后期重点是催花,宜施含磷素较多的液肥。大岩桐为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具有肥大块茎。因此浇水必须注意均匀适量,不可过于或过湿,水温也不能忽冷忽热。
  盆土过于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发黄;盆土过湿,不仅容易引起徒长,花茎软垂,不开花或花蕾枯落,而且由于盆土长期积水易发生冠腐病。不论浇水或施肥切忌将肥水沾污叶片或花蕾,因其花叶上均有绒毛,一旦沾水,极易腐烂。生长季节应经常向地面上洒水,以提高空气湿度。
   若室内过于干燥叶片易发黄,影响观赏。大岩桐属半荫性花卉,春末以后阳光日渐强烈,中午需适当遮荫;夏季移放在室内稍见阳光的地方养护,注意适当通风,但不能使空气对流,维持室内较高的空气湿度,并注意降低温度,即可防止其休眠。若温度超过30~C以七,植株便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
   开花后光照宜稍强些,以利种子成熟及块茎发育。开花期温度逐渐降到15℃左右则可延长花期。花谢后对于不准备留种的及时剪除花梗,防止养分消耗,以利继续开花和块茎生长。 入冬后叶片枯萎进入休眠期,可将花盆放室内荫蔽干燥处任其休眠,或者把块茎从盆内磕出,埋在盛有f沙的盆内,严防潮湿而引起腐烂。
  冬季室温要保持在IO~C以上,越冬期间要停止施肥,控制浇水。块茎一般可连续栽培7~8年。对于老块茎应注意更新。 。
 

4、怎样繁殖大岩桐?


   大岩桐是苦苣苔科多年生球根花丼。大岩桐的种子在花后1个月 大多能成熟,采收晾干后装在纸袋中,置干燥处保存,其发芽能力可 保持1年左右。播种春秋季均可进行,但以秋播为好。3月春播,至 7月可以见花,但往往植株较小,花少。秋播宜在9月进行,此时温 度适宜,发芽率高,苗生长好,至翌年4〜5月开花,植株大而花多。
   大岩桐种子极为细小,应采用微粒种子播种法。家庭播种可在浅盆中 进行,排水要良好,盆底衬瓦片及一些小石子或粗沙,上面是培养 土。培养土以泥炭最好,园土次之,过细筛,使土粒细而均勻。将种 子撒于土面,由于种子细小往往撒不均勻,可用细沙拌种后再撒,稍 压平,让种子与培养土接触良好,然后从盆底浸水,最后用薄膜或玻 璃覆盖,放置半遮荫处。
  在20ºC时2〜3周内便可出苗,出齐后可去 掉覆盖物。当苗长至3〜4片叶时即可移栽,移栽后长出4〜6片叶可 定植。定植用花盆不宜过大,直径10厘米即可,栽种不宜过深,以 防烂根,需遮荫养护,薄肥勤施。 大岩桐休眠后的地下块茎埋于湿沙内,在25ºC左右时埋1 ~2周, 其芽眼能很快萌发新芽。
  把长芽的块茎切成几段,每段须带有1个 芽,切口涂草木灰,栽种后少浇水,以不干为度,以防止腐烂。 生长期取充实的叶,连同叶柄一起切下,稍晾干后插内,遮荫并 保温保湿,1个月能长根,而后逐渐形成块茎,然后移栽定植。 开花之后,将大块茎上长出的芽,保留1〜2个生长强壮的,其 余的待长至4〜6厘米时,从基部切下进行芽插。
  在高温高湿的条件 下能很快生根,1个月以后便可移栽定植。 。
 

5、大岩桐形态特征如何?


苦苣苔科大岩桐属球根花卉,地下具扁球形块茎。株高12〜25cm,茎极短,全株密布绒毛。叶对生;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卵形;边缘有钝锯齿;叶背稍带红色。花梗比叶长,顶生和腋生,每梗1花;花色有白、粉、红、紫、堇青色等,也常见镶白边的品种。花期夏季。常见栽培主要有下述类型: ①厚叶型:出现最早。花冠5裂;裂片圆;早花;花大型,质厚。 ② 大花型(Gra_/Zora):花具6〜8枚裂片,比前型花大且多花性。叶稍小,叶数多,叶脉粗。 ③ 重瓣型(WuWeG—a):美国育出重瓣品种。此型花大,2〜3层乃至5层的波状花瓣重叠开放,十分壮丽豪华。 ④ 多花型(MutoyZom):以美国育出的多花性品种为著名。花根多,直立性;花筒稍短;具 8枚裂片;花梗也十分短。宜小型盆栽。
 

6、大岩桐在秋季如何浇水?


秋初保持土壤湿润,追施磷钾肥。秋末减少浇水,使盆土偏干并放置于自然环境中让其休眠。当年繁殖成活的蜡梅,秋末休眠后按自己所需高度打顶。第二年主枝侧生3-4芽时,根据所需株形可留可去,或收或放,一般3年成形。
 

7、怎样繁殖大岩桐?


  繁殖大岩桐:(1) 播种繁殖。大岩桐种子的发芽适宜温度为21-25°C 。 自然温度下,一般3 月中下旬至4 月中旬播种,如有发芽室及温 室温控设施,则可根据预定苗期或花期来确定播种时间。大岩桐 每克种子有25 000粒,十分细小,播种时对基质、温度和湿度 的要求甚髙。
  播后不用覆土,浇透水,播种后约15天 (温室条 件要3 周),细小的子叶从种皮中露出。 (2) 组织培养法。将嫩叶切成1 厘米见方块,茎段切成 0。 8-1厘米长的小段,接种于MS+2。 0 毫克/升 BA + 0。2 毫 克/升 NAA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25±3°C ,每天光照10-20 小时,光强1 500-2 000勒克斯6 4 5 天左右,叶片和莲段均可 长出丛生的本定芽。
  每 50天左右可继代增殖一次。当继代丛生 芽长到1。 5~2厘米时切下,转 入 2MS+0。 03-0。 05毫克/升 NAA的生根培养基上,15天开始生根,30天左右可移植。 (3)分球繁殖。每 年 11月 份 (最低气温低于10°C ) 植株 生长势减弱时,控制基质水分,待地上部分干枯后,去除地上 部分,将球根置于干燥处保存。
  到翌年3 月 ,将球根直接种 于花盆中,浇透水,在20℃ 温度下,一个月后球根将陆续萌 出新芽。萌芽后,留一个主芽;抹 去 侧 芽 ( 侧芽多会影响株 形)。
 

8、如何给大岩桐施肥与浇水?


  育苗阶段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肥水,肥料氮、磷、钾 ( N、 P、K ) 一般为20-10-20,浓度为50毫克/千克,定植后施肥浓度提高到75-100毫克/千克。为加强对钙(Ca) 的吸收,可 间隔浇施含氮100毫克/千克的M - 0 - 14水溶性肥料。
  大岩桐 根系属细弱型,在生长的前期要保持基质一定的干燥度。不能经 常太湿,以促进根系的健康发育。在根系欠发达时,如已到施肥 时间,但基质仍较湿,可推迟1-2 天施肥。 日常烧水要控制在上10点之前,大岩桐叶片密被绒毛, 能吸附较多水分,极易感染病菌和被中午太阳灼伤。
  
  从根系的生 长情况可以判断浇水是否得当:正常情况下,新根长出基质碰到 盆壁后会沿基质外围笔直向下生长,基质外围的上下部位都有类 似根系,细根网状盘绕,并且是白色的。如果基质外围底部根系 很多,上部较少,说明日常浇水偏少,根系朝底部有水的基质生 长;如果基质外围上部的根系很旺盛,底部稀少,说明日常浇水 偏多,底部因水分多而空气不足,抑制了根系的生长。
 

9、如何繁殖大岩桐?


繁殖大岩桐的具体方法如下:选休眠的2-3年老球茎,于10月至翌年3月埋于土中, 浇透水并保持室温22℃进行催芽。当芽长到0.5厘米左 右时,将球挖出来,用利刀将球茎切成2-4块,每块 带芽,切□涂草木灰防止腐烂。每块栽植一盆,即 形成一个新植株。

关键词: 注意事项 方法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